【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容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型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薄膜电容器由于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因此是一种性能优秀的电容器。它的主要特性如下:无极性,绝缘阻抗很高,频率特性优异(频率响应宽广),而且介质损失很小。基于以上的优点,所以薄膜电容器被大量使用在模拟电路上。尤其是在信号交连的部分,必须使用频率特性良好,介质损失极低的电容器,方能确保信号在传送时,不致有太大的失真情形发生。薄膜电容器可分为直流薄膜电容器和交流薄膜电容器两大类:直流薄膜电容器是指工作在以直流电源供电的电路中的薄膜电容器,可分为通用类、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类、脉冲类和精密类四类;交流薄膜电容器是指工作在以交流电源供电的电路中的薄膜电容器,按功能分电动机启动运行、功率因素补偿等。但是现有的薄膜电容器重复理性用较差,遇到引脚过短等问题就无法重复利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薄膜电容器[申请号:201320484488.0],包括一个定位塑壳,在所述定位塑壳内设有压扁芯子,所述压扁芯子两个端面分别设有喷金层,所述压扁芯子与定位塑壳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在所述喷金层上焊接有定位焊片,所述定位焊片的上端延伸至定位塑壳上方。上述方案虽然能能够提高使用寿命。然而,该方案依然存在引脚更换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便于更换引脚,结构可靠的改良型薄膜电容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改良型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的外壳,在外壳内设有电容芯体,在电容芯体两端均设有电极端,每个电极端上设有引脚,所述的外壳、电极端和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型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的外壳(1),在外壳(1)内设有电容芯体(2),在电容芯体(2)两端均设有电极端(3),每个电极端(3)上设有引脚(4),所述的外壳(1)、电极端(3)和引脚(4)同轴心设置,所述的引脚(4)与电极端(3)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金属管(5),所述的金属管(5)内端套设在电极端(3)上与其固连,外端穿设在外壳(1)上且与外壳(1)外端平齐,所述的电容芯体(2)、金属管(5)和外壳(1)之间具有绝缘填充层(6),所述的引脚(4)安装在金属管(5)内,在引脚(4)外围部上开设有径向设置的定位盲孔(41),在定位盲孔(41)内设有限位柱(7),所述的限位柱(7)内端抵靠在定位盲孔(41)内端上,外端依次穿设金属管(5)、绝缘填充层(6)、外壳(1),所述的外壳(1)上轴向设置有能够防止两根限位柱(7)脱离的限位板(8),所述的限位板(8)通过卡箍(9)固定在外壳(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的外壳(1),在外壳(1)内设有电容芯体(2),在电容芯体(2)两端均设有电极端(3),每个电极端(3)上设有引脚(4),所述的外壳(1)、电极端(3)和引脚(4)同轴心设置,所述的引脚(4)与电极端(3)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金属管(5),所述的金属管(5)内端套设在电极端(3)上与其固连,外端穿设在外壳(1)上且与外壳(1)外端平齐,所述的电容芯体(2)、金属管(5)和外壳(1)之间具有绝缘填充层(6),所述的引脚(4)安装在金属管(5)内,在引脚(4)外围部上开设有径向设置的定位盲孔(41),在定位盲孔(41)内设有限位柱(7),所述的限位柱(7)内端抵靠在定位盲孔(41)内端上,外端依次穿设金属管(5)、绝缘填充层(6)、外壳(1),所述的外壳(1)上轴向设置有能够防止两根限位柱(7)脱离的限位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念,陈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发五峰电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