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探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428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公开了一种测试探针结构,包括支撑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电压针、接触探针、软铜绞线、线耳和塑胶座,支撑架包括横板及垂直设置于横板的竖座,竖座具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电压针通过第一弹簧插设于第一安装通孔,接触探针通过第二弹簧插设于第二安装通孔,电压针和接触探针的一端具有锯齿结构,软铜绞线的一端焊接于接触探针的另一端,软铜绞线的一端焊接于线耳上,线耳固定于塑胶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采用内包式结构,避免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裸露;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套有线耳,且还提供了一种线耳的固定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线耳没有固定方式,容易碰到周围其他的裸线,从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A test prob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st probe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a first spring, a second spring, a voltage pin, a contact probe, a soft copper wire, a wire ear and a plastic seat. The support frame includes a transverse plate and a vertical seat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transverse plate. The vertical seat has a first installation through hole and a second installation hole, and the voltage needle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The spring is inserted in the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The contact probe is inserted through the second spring to install the through hole. The one end of the voltage needle and the contact probe has the sawtooth structure. The one end of the soft copper twisted wire is weld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tact probe. The one end of the soft copper wire is welded on the wire ear and the wire ears are fixed to the plastic seat. The first spring and the second spring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 an inner bag structure to avoid the exposure of the first spring and the second spring;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wire ear, and also provides a fixed way of the wire ear. The problem of safety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探针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池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测试探针结构。
技术介绍
圆柱型锂电池与铝壳锂电池一直是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主要品种,对于锂动力电池而言,在电芯出成品前都需要做化成、分容、OCV测试;其中,化成测试设备需要很多的探针用来连接电芯的极耳,现有的探针设备厂买回去后需要自已将线与探针用锡焊接起来,在这些环节中会产生一定的短路现象,且市场上现有探针结构都采用一支针配一个固定铜套,对于这种方式而言,其存在以下缺陷,具体的:1、探针间因装配公差问题产生的卡针、针滑动不顺畅造成的采样不准、过流不达标、从而造不达标的虚假容量电池;2、弹簧裸露,环境容易对弹簧腐蚀从而减小弹力,在探针排布紧密的时候容易造成短路;3、线耳没有固定方式,容易碰到周围其他的裸线,从而产生一系列安全隐患;4、这种锡焊线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导致设备生产的产量非常低。5、探针与针套同时都是金属,导至金属与金属摩擦,产生金属粉末,而金属粉末是锂电池的克星,在锂电生产车间是禁示有金属粉末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测试探针结构,该测试探针结构可以解决弹簧裸露、线耳没有固定方式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试探针结构,包括支撑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电压针、接触探针、软铜绞线、线耳和塑胶座,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板及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板的竖座,所述竖座具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电压针通过所述第一弹簧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接触探针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电压针和所述接触探针的一端具有锯齿结构,所述软铜绞线的一端焊接于所述接触探针的另一端,所述软铜绞线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线耳上,所述线耳固定于所述塑胶座。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测试探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横板两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螺丝。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测试探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压针的数量为两根,所述接触探针的数量为六根,六根所述接触探针周向布置于所述竖座的边缘,两根所述电压针布置于竖座的中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测试探针结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弹性卡圈,所述电压针和所述接触探针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卡圈卡插于所述卡槽。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测试探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塑胶座设置为方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支撑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电压针、接触探针、软铜绞线、线耳和塑胶座,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板及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板的竖座,所述竖座具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电压针通过所述第一弹簧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接触探针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电压针和所述接触探针的一端具有锯齿结构,所述软铜绞线的一端焊接于所述接触探针的另一端,所述软铜绞线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线耳上,所述线耳固定于所述塑胶座。本技术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采用内包式结构,避免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裸露;另外,本技术配套有线耳,且还提供了一种线耳的固定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线耳没有固定方式,容易碰到周围其他的裸线,从而产生一系列安全隐患的问题。另外,电压针、接触探针直接与塑胶座接触,从而减小摩擦,增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且有效的保护了生产环境。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4所示,一种测试探针结构,包括支撑架1、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3、电压针4、接触探针5、软铜绞线6、线耳7和塑胶座8,支撑架1包括横板11及垂直设置于横板11的竖座12,竖座12具有第一安装通孔121和第二安装通孔122,电压针4通过第一弹簧2插设于第一安装通孔121,接触探针5通过第二弹簧3插设于第二安装通孔122,电压针4和接触探针5的一端具有锯齿结构9,软铜绞线6的一端焊接于接触探针5的另一端,软铜绞线6的一端焊接于线耳7上,线耳7固定于塑胶座8,塑胶座8设置为方形结构,塑胶座8用于固定在使用者的机械单元上。优选地,横板11两侧设置有固定孔111,固定孔111内设置有固定螺丝112。优选地,电压针4的数量为两根,接触探针5的数量为六根,六根接触探针5周向布置于竖座12的边缘,两根电压针4布置于竖座12的中央。本技术还包括弹性卡圈(图未示),电压针4和接触探针5设置有卡槽41,弹性卡圈卡插于卡槽41。此结构的设置使得电压针4和接触探针5在测试的时候更牢固,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内包式的结构,避免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裸露,延长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环境容易对弹簧腐蚀从而减小弹力,在接触探针排布紧密的时候容易造成短路的问题;2)本技术配套有线耳,且还提供了一种线耳的固定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线耳没有固定方式,容易碰到周围其他的裸线,从而产生一系列安全隐患的问题;3)本技术相较于市面上已有的探针结构没有固定针套,防止了探针因装配工差、加工公差导致的卡针、不顺畅等问题,并减少了针的摩擦,使针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测试探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试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电压针、接触探针、软铜绞线、线耳和塑胶座,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板及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板的竖座,所述竖座具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电压针通过所述第一弹簧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接触探针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电压针和所述接触探针的一端具有锯齿结构,所述软铜绞线的一端焊接于所述接触探针的另一端,所述软铜绞线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线耳上,所述线耳固定于所述塑胶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电压针、接触探针、软铜绞线、线耳和塑胶座,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板及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板的竖座,所述竖座具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电压针通过所述第一弹簧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接触探针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电压针和所述接触探针的一端具有锯齿结构,所述软铜绞线的一端焊接于所述接触探针的另一端,所述软铜绞线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线耳上,所述线耳固定于所述塑胶座。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平杨利雄杨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盈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