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转子马达及其定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47888 阅读:3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3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转子马达及其定子组件,用以解决现有的外转子马达在轴管内设置轴承所衍生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包括一个下轴承座,具有一个轴管;一个铁芯,具有一个结合通道,该铁芯结合于该下轴承座;及一个上轴承座,具有一个固接部,该上轴承座抵接于该铁芯;其中该轴管及该固接部分别由该结合通道的两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使该下轴承座、铁芯及上轴承座互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转子马达及其定子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转子马达,尤其是一种轴管内不具有轴承的外转子马达及其定子组件。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现有的外转子马达9,该外转子马达9包括一个基座91、两个轴承92、一个定子93及一个转动件94。该基座91具有一个轴管911容设两个轴承92;该定子93结合于该轴管911的外周面,使两个轴承92及该定子93在该轴管911的径向上互相对位;该转动件94具有一个转轴941伸入该轴管911并与该轴承92可转动地结合。但是,由于两个轴承92必须同时相对于该轴管911及转动件94固定于默认位置,因此该现有的外转子马达9组装过程较为复杂。此外,在需要增加马达驱动扭力的情况下,由于两个轴承92容置于该轴管911内,且在轴管911的径向上与该定子93对位,因此容置两个轴承92的轴管911的管径显然无法进一步缩小,导致必须增加该外转子马达9的整体外径尺寸以增加该定子93的绕线匝数,才足以提供较大的出力。然而,在马达径向设置空间受限时(例如使用于航空模型的马达,其一般均有出力大且体积小的需求),上述情况将导致该外转子马达9无法适用,故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外转子马达及其定子组件,不仅更便于轴承设计组装,且可在不影响马达的整体径向尺寸的前提下,提供最大的绕线空间以提升马达驱动扭力。本技术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包括:一个下轴承座,具有一个轴管;一个铁芯,具有一个结合通道,该铁芯结合于该下轴承座;及一个上轴承座,具有一个固接部,该上轴承座抵接于该铁芯;该轴管及该固接部分别由该结合通道的两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使该下轴承座、铁芯及上轴承座互相连接。据此,本技术外转子马达可以更便于轴承组装。其中,该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一轴承及一个第二轴承,该第一轴承设于该下轴承座,该第二轴承设于该上轴承座。其中,该下轴承座具有一个第一开口端,该第一开口端形成于该轴管的一端,且该第一开口端位于该结合通道内。其中,该上轴承座的一端为一个第二开口端,该第二开口端位于该结合通道内。其中,该第一轴承及该第二轴承均位于该结合通道外;该结构通过不改变定子组件的最大径宽的方式扩大绕线空间以提升马达驱动扭力,且即使需要视需求改变轴承的尺寸,也不会因此影响定子组件的绕线匝数。同时,由于上轴承座抵接于铁芯,因此能够稳固地承载该第二轴承,避免该第二轴承相对该铁芯产生移动,进而确保该第二轴承的结合稳固性。其中,该结合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轴管由该第一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该第一轴承在该轴管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宽度,且该宽度大于该结合通道的第一端在该径向上的宽度;该结构具有提高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之间的结合稳定性等功效。其中,该结合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接部由该第二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该第二轴承在该轴管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宽度,且该宽度大于该结合通道的第二端在该径向上的宽度;该结构具有提高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之间的结合稳定性等功效。其中,该结合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轴管由该第一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该下轴承座具有一个第一轴承容室,该第一轴承容室位于该结合通道外,该第一轴承位于该第一轴承容室中,该第一轴承容室在该轴管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宽度,且该宽度大于该结合通道的第一端在该径向上的宽度。其中,该结合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接部由该第二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该上轴承座具有一个第二轴承容室,该第二轴承容室位于该结合通道外,该第二轴承位于该第二轴承容室中,该第二轴承容室在该轴管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宽度,且该宽度大于该结合通道的第二端在该径向上的宽度。其中,该铁芯形成该结合通道的内周壁,该结合通道的内周壁紧配结合于该轴管的外周壁及该固接部的外周壁;该结构具有固定该铁芯与该下轴承座及该上轴承座的相对位置等功效。其中,该铁芯形成该结合通道的内周壁及该轴管的外周壁之间还具有一个黏胶层。其中,该铁芯形成该结合通道的内周壁及该固接部的外周壁之间还具有一个黏胶层。其中,该固接部及该轴管于该轴管的轴向上间隔设置;该结构具有供该上轴承座可确实抵接于该铁芯等功效。其中,该上轴承座的一端为一个第二开口端,该第二开口端位于该结合通道内,该下轴承座的第一开口端沿垂直于该轴管的轴向的一个径向形成一个内顶面及一个外顶面,该第二开口端沿该径向形成一个内环面及一个外环面,其中该内环面朝向该内顶面,该外环面朝向该外顶面;该结构具有更稳固地结合该下轴承座、该铁芯及该上轴承座等功效。其中,该上轴承座的一端为一个第二开口端,该第二开口端位于该结合通道内,该下轴承座的第一开口端沿该轴管的外周方向形成交替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顶面及至少一个第二顶面,该第二开口端沿该外周方向形成交替设置的至少一个齿顶面及至少一个齿底面,其中该齿顶面朝向该第一顶面,该齿底面朝向该第二顶面;该结构具有更稳固地结合该下轴承座、该铁芯及该上轴承座等功效。其中,该结合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轴管由该第一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该下轴承座具有一个接合肩部,该接合肩部设置于该轴管的外周面,且该铁芯形成该第一端的一侧抵接该接合肩部;该结构具有供该铁芯稳固地设置于该下轴承座上等功效。其中,该上轴承座具有一个承载部,该承载部与该固接部连接、位于该结合通道外且抵接于该铁芯。其中,该上轴承座具有一个内导斜面,该内导斜面形成于该上轴承座的内表面,该内导斜面为一个环周面,且该环周面的内径由该承载部朝该固接部渐缩;该结构具有可更轻易地将转轴导入并穿过该结合通道等功效。其中,该结合通道内未设置任何轴承;该结构具有可在不改变定子组件的最大径宽的前提下,使定子组件组装容易,方便轴承外径尺寸的更换设计,并增大绕线空间以提升马达驱动扭力及使用寿命等功效。其中,该上轴承座的第二开口端具有一个外导斜面;该结构具有可更轻易地将上轴承座导入该结合通道等功效。其中,该铁芯具有一个绝缘套,该绝缘套在朝向该上轴承座的表面形成一个侧墙部,该侧墙部抵接该第二轴承。其中,该上轴承座具有呈环板状的一个承载部,该承载部与固接部连接、位于该结合通道外且抵接于该铁芯,该承载部及该侧墙部共同容置该第二轴承。本技术的外转子马达,包括:如上所述的定子组件;及一个转子组件,具有一个转轴、一个壳体及一个磁铁部,该转轴结合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该壳体结合于该转轴,该磁铁部结合该壳体且与该铁芯对位,其中该转轴具有一个穿伸段,该穿伸段穿过该结合通道及该第一轴承,且该穿伸段的最大外径小于该轴管及该固接部的最小内径。上述结构具有可有效避免该转轴的外周面与该轴管及该固接部的内周面互相摩擦而影响该转轴旋转等功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一种现有的外转子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转子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4: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外转子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5: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6: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外转子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7: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外转子马达的另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外转子马达及其定子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包括:一个下轴承座,具有一个轴管;一个铁芯,具有一个结合通道,该铁芯结合于该下轴承座;及一个上轴承座,具有一个固接部,该上轴承座抵接于该铁芯;其特征在于:该轴管及该固接部分别由该结合通道的两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使该下轴承座、铁芯及上轴承座互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29 TW 1051313361.一种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包括:一个下轴承座,具有一个轴管;一个铁芯,具有一个结合通道,该铁芯结合于该下轴承座;及一个上轴承座,具有一个固接部,该上轴承座抵接于该铁芯;其特征在于:该轴管及该固接部分别由该结合通道的两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使该下轴承座、铁芯及上轴承座互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第一轴承及一个第二轴承,该第一轴承设于该下轴承座,该第二轴承设于该上轴承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下轴承座具有一个第一开口端,该第一开口端形成于该轴管的一端,且该第一开口端位于该结合通道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上轴承座的一端为一个第二开口端,该第二开口端位于该结合通道内。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承及该第二轴承均位于该结合通道外。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轴管由该第一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该第一轴承在该轴管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宽度,且该宽度大于该结合通道的第一端在该径向上的宽度。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接部由该第二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该第二轴承在该轴管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宽度,且该宽度大于该结合通道的第二端在该径向上的宽度。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轴管由该第一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该下轴承座具有一个第一轴承容室,该第一轴承容室位于该结合通道外,该第一轴承位于该第一轴承容室中,该第一轴承容室在该轴管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宽度,且该宽度大于该结合通道的第一端在该径向上的宽度。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接部由该第二端伸入该结合通道内,该上轴承座具有一个第二轴承容室,该第二轴承容室位于该结合通道外,该第二轴承位于该第二轴承容室中,该第二轴承容室在该轴管的径向上具有一个宽度,且该宽度大于该结合通道的第二端在该径向上的宽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铁芯形成该结合通道的内周壁,该结合通道的内周壁紧配结合于该轴管的外周壁及该固接部的外周壁。11.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铁芯形成该结合通道的内周壁及该轴管的外周壁之间还具有一个黏胶层。1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尹佐国王启民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