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油装置及空调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19858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8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油装置及空调机组,属于空调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装置回油效率低的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回油装置,包括设置有回油口的回油组件、浮子、重锤和回油管,回油组件与浮子连接,重锤上端与浮子或回油组件连接、下端与回油管上端连接,回油口与回油管连通,回油管至少可以根据其在垂直方向的受力调节其在垂直方向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回油装置和空调机组,利用浮力与重力平衡原理,使回油口在垂直方向可以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确保回油可靠,提高回油效率,防止了压缩机缺油运行。

Oil return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il return device and an air conditioner unit,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design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oil return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device. Oil retur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which comprises an oil return port of the oil component, float, weight and oil return pipe, oil return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oat,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hammer float or return oil component connection, the low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return pipe, oil return port and oil return pipe connected to the oil return pipe can be les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stress adjustmen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length of the. The utility model oil return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using the buoyancy and gravity balance principle, the oil return por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can be accurately located in the lowest level of the oil rich layer height, ensure reliable oil retur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il, prevent the compressor running short of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油装置及空调机组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回油装置及设置有所述回油装置的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回油装置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冷藏等行业。但是,现有的一些回油装置的回油口位置固定,不能追随液面高度的变化,因错位造成不能回油,压缩机存在缺油运行隐患。虽然,一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垂直方向可以追随液面变化的活动回油口来克服上述缺陷,但这些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不足:1、浮力大小不能调节、活动回油口很难在垂直方向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2、活动回油口只能沿垂直方向有限追随液面高度变化,当气流运动造成液面波动或倾斜时,回油口不能在水平方向追随液面移动,难以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造成回油不畅甚至不能回油;3、浮子沿导杆滑动,存在卡滞现象;4、回油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浮力大小可以调节,回油口在垂直方向可以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的回油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回油口可以在垂直以及水平方向追随液面移动以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的回油装置;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回油可靠、回油效率高的压缩机。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油装置,包括设置有回油口的回油组件、浮子、重锤和回油管,所述回油组件与所述浮子连接,所述重锤上端与所述浮子或所述回油组件连接、下端与所述回油管上端连接,所述回油口与所述回油管连通,所述回油管至少可以根据其在垂直方向的受力调节其在垂直方向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管为柔性管。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管为螺旋状管、波纹管或伸缩套管。进一步地,所述回油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重锤外侧的环形配重块。进一步地,所述重锤外侧螺纹连接有薄型螺母以锁紧所述配重块。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组件、所述浮子和所述重锤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直线与水平面垂直。进一步地,所述浮子包括上下设置的中空圆柱体部和中空圆锥体部,所述圆柱体部与所述回油组件连接,所述圆锥体部与所述重锤上端连接,所述重锤上端的内壁面与所述圆锥体部的外壁面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重锤的上端与所述浮子的下端连接,所述重锤呈阶梯轴状、圆台状或圆柱状。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浮子外侧的中空回油环和多个沿周向均布的连接管,所述回油环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所述回油口,所述重锤内设置有与所述回油管连通的回油通道,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油环和所述重锤的回油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环与所述浮子的圆柱体部之间通过多个沿周向均布的辐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U形管段。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两端的近端处外侧分别套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连接管插入所述回油环、所述重锤的深度。另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设置有上述任一所述的回油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回油装置,包括有用于产生浮力的浮子、用于产生重力的重锤,利用重力与浮力平衡原理,使回油口在垂直方向可以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确保回油可靠,提高回油效率,防止了压缩机缺油运行,且便于制作成本低。本技术的回油装置,回油管为柔性管,使得回油组件、浮子与重锤可同时随液面在垂直以及水平方向移动,以适应气流影响下的液面波动、倾斜,以及制冷负荷变化时的液面升降影响,使回油口随时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确保回油可靠,回油效率提高约10%-15%。本技术的空调机组,由于采用了上述回油装置,其回油可靠,回油效率高,避免了压缩机缺油运行,工作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回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回油管的局剖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重锤的局剖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浮子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薄型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回油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辐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接管螺母的局剖图;图1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接头的局剖图;图1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二提供的压缩机的剖视图;图14是图1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浮子;2、重锤;3、回油管;4、回油环;5、连接管;6、辐板;7、配重块;8、薄型螺母;9、接管螺母;10、接头;11、低压循环储液桶;12、法兰盖;13、双接头;14、接管螺母;15、接头;01、圆柱体部、02、圆锥体部;21、内壁面;22、回油通道;23、接口;24、内螺纹;41、回油口;42、接口;51、限位件;91、六角螺母本体;92、圆台部;101、外螺纹;102、外螺纹;103、下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优选实施例一: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油装置,其主要但不局限应用于空调等制冷设备中。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回油装置,包括设置有回油口41的回油组件、浮子1、重锤2和回油管3,回油组件与浮子1连接,重锤2上端与浮子1或回油组件连接、下端与回油管3上端连接,回油口41与回油管3连通,回油管3的下端用于与低压循环储液桶上的出油口直接连通或通过其他部件间接连通,回油管3至少可以根据其在垂直方向的受力调节其在垂直方向的长度。本实施例的回油装置,包括有主要用于产生浮力的浮子1、主要用于产生重力的重锤2,利用重力与浮力平衡原理,使回油口41在垂直方向可以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确保回油可靠,提高回油效率,防止了压缩机缺油运行,且便于制作成本低。为了适应气流影响下的液面波动、倾斜,以及制冷负荷变化时的液面升降影响,回油管3为柔性管,使得回油组件、浮子1与重锤2可同时随液面在垂直以及水平方向移动,使回油口41随时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确保回油可靠,回油效率提高约10%-15%。请结合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回油管3优选但不局限为螺旋状管,以便于在有限的高度范围收纳更长的管线,利于回油装置在富油层液面自适应长距离漂移,同时防止回油管3过长堵塞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出液口。本实施例中的回油管3还可以为波纹管或伸缩套管等。为了避免回油口41相对液面倾斜,回油组件、浮子1和重锤2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直线与水平面垂直。重锤2的结构没有具体限制,可以用作产生重力,以与浮子1共同作用调节回油口41的位置避免回油口41高于或低于富油层液面即可。但优选地,请结合参阅图3,重锤2的上端与浮子1的下端连接,重锤2呈阶梯轴状或圆台状,且重锤2直径沿从上至下的方向呈减小趋势,以增强回油装置铅垂稳定性,避免回油口41相对于液面倾斜。本实施例重锤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例如还可以呈圆柱状、直径并非沿从上至下的方向一直呈减小趋势的阶梯轴状、圆台状或其他任意状的旋转体结构,可以增强回油装置铅垂稳定性均可。浮子1主要用于产生浮力,同时为整个回油装置的支撑骨架,其结构没有具体限制。但优选地,请结合参阅图4,浮子1包括上下设置的中空圆柱体部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回油装置及空调机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回油口(41)的回油组件、浮子(1)、重锤(2)和回油管(3),所述回油组件与所述浮子(1)连接,所述重锤(2)上端与所述浮子(1)或所述回油组件连接、下端与所述回油管(3)上端连接,所述回油口(41)与所述回油管(3)连通,所述回油管(3)至少可以根据其在垂直方向的受力调节其在垂直方向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回油口(41)的回油组件、浮子(1)、重锤(2)和回油管(3),所述回油组件与所述浮子(1)连接,所述重锤(2)上端与所述浮子(1)或所述回油组件连接、下端与所述回油管(3)上端连接,所述回油口(41)与所述回油管(3)连通,所述回油管(3)至少可以根据其在垂直方向的受力调节其在垂直方向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3)为柔性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为螺旋状管、波纹管或伸缩套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重锤(2)外侧的环形配重块(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2)外侧螺纹连接有薄型螺母(8)以锁紧所述配重块(7)。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组件、所述浮子(1)和所述重锤(2)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直线与水平面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1)包括上下设置的中空圆柱体部(01)和中空圆锥体部(02),所述圆柱体部(01)与所述回油组件连接,所述圆锥体部(02)与所述重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春齐方成谢斌斌周巍苗志强何汝龙安亚洲肖福佳马宁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