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7117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体和机臂,其中,所述机体和所述机臂活动连接,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机体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相互转换,且所述机臂在所述收纳位置被纳入所述机体轮廓内,通过活动连接所述无人机的所述机体和所述机臂,使得所述无人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机臂能够被收纳在所述机体的轮廓内,从而方便携带。

UAV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AV, the UAV machine comprises a machine body and arm, among them, the body and the machine arm is movably connected, the machine arm relative to the body to convert a deployed position and a stowed position, and the machine arm in the stowed position is included in the the body contour,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th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UAV and the machine arm, so that the UAV is in non working state, the machine arm can be stored in the body contour, which is convenient to ca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涉及机臂和机体可活动连接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小无人机的体积、方便携带,通常会采用活动机构将无人机的机臂和机体连接起来。如此,在无人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机臂能够被收纳,获得便携性。然而,现有的活动机构无法有效锁定机臂位置,机臂易松动,导致在飞行过程中机臂晃动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臂和机体可活动连接的无人机,该无人机的机臂和机体活动连接以在无人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机臂能够能被收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和机臂,其中,所述机体和所述机臂活动连接,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机体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相互转换,且所述机臂在所述收纳位置被纳入所述机体轮廓内。本技术提供另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所述机臂和所述机体之间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臂上的至少一机臂配合部和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至少一机体配合部,所述至少一机臂配合部和所述至少一机体配合部镶嵌配合以维持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机体的展开位置或收纳位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活动连接所述无人机的所述机体和所述机臂,使得所述无人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机臂能够被收纳在所述机体的轮廓内,从而方便携带;通过采用机臂配合部和机体配合部之间镶嵌配合的方式来维持机臂的收纳位置和展开位置,使得机臂在展开位置能够被牢固的固定,并改善了飞行过程中机臂晃动过大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不应被看作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机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机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仰视图;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机臂运动至展开位置后的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由弹性件使机臂配合部与机体配合部镶嵌配合的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机臂机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机臂运动至展开位置后的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又一种机臂机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机臂运动至展开位置后的状态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再一种机臂机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00-无人机,110-机臂,111-固定端,112-动力端,113-外表面,114-第一机臂配合部,115-滑槽,116-滑块,117-弹性垫片,118-抵接部,119-第二机臂配合部,120-机体,121-内壁,122-第一机体配合部,123-第二机体配合部,124-外壁,125-抵接面,126-限位面,127-凸轮轴,128-套筒,129-凸环,130-复位弹簧,131-机体配合面,132-机臂配合面,133-凸起,13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机100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机100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侧视图。无人机100具备四个机臂110和机体120。四个机臂110与机体120可转动或可伸缩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机臂110与机体120可转动的连接为例,进行说明。机臂110的两端分别构成固定端111和动力端112。在动力端112上设置图中未示出的螺旋桨和电机。下面对机臂机体连接结构作详细描述。固定端111与机体120可转动的连接。在图1中,机臂110靠近机体120,位于收纳位置。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机10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仰视图。机臂110绕固定端111与机体120的连接位置转动,从而远离机体120。机臂110处于展开位置。此时,动力端112上的螺旋桨和电机工作,即可带动无人机100飞行。参照图4,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图。机臂110的固定端111具备弧形的外表面113。机体120具备与外表面113相适应的内壁121。机体120上设置有一个机体配合部,在内壁121上开设一个凹槽,以构成机体配合部,即第一机体配合部122。机臂110上设置有一个机臂配合部,在外表面113上设置一个凸起,以构成机臂配合部,即第一机臂配合部114。第一机臂配合部114随机臂110的转动而运动。第一机体配合部122位于第一机臂配合部114的运动轨迹上。第一机臂配合部114能够以镶嵌的方式进入第一机体配合部122,并与第一机体配合部122紧密的结合。此时机臂110处于收纳位置,第一机臂配合部114不与内壁121接触。参照图5,图5为图4中机臂110运动至展开位置后的状态图。机臂110绕固定端111与机体120的连接位置向远离机体120的方向转动,第一机臂配合部114进入第一机体配合部122,并与第一机体配合部122镶嵌配合。如此,机臂110的展开位置被第一机臂配合部114与第一机体配合部122之间的镶嵌配合有效维持。螺旋桨和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难以对机臂110的位置造成影响,从而有效的改善了飞行过程中机臂110晃动过大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机体配合部采用设置在内壁121上的凸起,机臂配合部采用设置在外表面113上的凹槽,也是可行的。在其他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外表面113上再设置一个凸起,构成抵接部118。在机体120上,其内壁121和外壁124之间的表面构成抵接面125。在机臂110处于展开位置时,抵接部118抵接在抵接面125上,如此,使机臂110的展开位置能够被更加牢固的维持。为了使第一机臂配合部114能够以镶嵌的方式进入第一机体配合部122,外表面113和内壁121之间的间距将小于第一机臂配合部114凸出于外表面113的长度。为了使第一机臂配合部114能够顺利通过外表面113和内壁121之间而进入第一机体配合部122,将第一机臂配合部11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这样,在机臂110向远离机体120的方向转动时,第一机臂配合部114产生变形从而进入外表面113和内壁121之间。在到达第一机体配合部122的位置后,第一机臂配合部114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复到正常状态,从而进入第一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和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和所述机臂活动连接,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机体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相互转换,且所述机臂在所述收纳位置被纳入所述机体轮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和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和所述机臂活动连接,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机体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相互转换,且所述机臂在所述收纳位置被纳入所述机体轮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和所述机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臂上的至少一机臂配合部和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至少一机体配合部,所述至少一机臂配合部和所述至少一机体配合部镶嵌配合以维持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机体的展开位置或收纳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的与所述机体连接的端部具有弧形外表面,所述机体具有与所述机臂的弧形外表面配合的弧形内壁,所述至少一机臂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机臂端部的弧形外表面上,所述至少一机体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弧形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机臂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弧形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并且所述至少一机体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弧形内壁上且与所述至少一机臂配合部镶嵌配合的凹槽或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的所述弧形外表面与所述机体的所述弧形内壁的间距小于所述凸起凸出于所述弧形外表面或所述弧形内壁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机臂配合部或至少一机体配合部由弹性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塑料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机臂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外表面上的滑槽、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弹性件以及设置所述弹性件上用作所述凸起的滑块。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机臂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臂弧形外表面上的滑槽、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用作所述凸起的磁性金属制成的滑块,在所述机臂的展开位置,所述滑块在所述机体内设置的磁铁的吸附下进入所述至少一机体配合部。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机体配合部位于所述至少一机臂配合部的运动轨迹上。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外表面上的抵接部,且在所述机臂处于展开位置,所述抵接部抵靠所述机体。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机臂配合部包括第一机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亚明陈亮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