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4812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由箱体、安装槽、充电端口、散热孔、电池芯、正极耳、负极耳、冰垫吸热层、充电铜片、继电器、继电器控制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组成,箱体内部设置有安装槽,电池芯左右两侧表面设置有冰垫吸热层,充电铜片下方位置安装有继电器,继电器下方位置安装有继电器控制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下方位置安装有电压检测模块;添加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模块的电压,继电器可在电池模块电压超出限定值时断开充电电路,避免电池因为过冲而报废,延长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在电池芯左右两侧表面设置的冰垫吸热层可吸收电池芯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散热孔的设置进一步的降低电池模块内部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属于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一次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可能不断恶化的严峻挑战。为降低能源成本并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展了电动车和储能技术的研究,其思路就是采用大功容量的电池作为动力系统和能量储存系统。因此选择合适的电池也成为了发展电动车技术储能技术的关键之一。目前,在电动车和储能系统中使用的电池中,主要是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多的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在电动车和储能系统中需要高电压高容量的电池组,因此需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串电性连接,然后才能使用。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都是产生热量,当电池串电性连接以后,由于电池之间间隙小、箱体通风量不够,造成单体之间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异。而锂离子电池受温度影响较大,当电池的使用温度不同时,就会造成整箱电池中的不一致,从而影响整组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留下安全隐患。现在电动自行车已经逐步走入每家每户,成为一种主要的代步工具,但是电动自行车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池问题,在电动自行车使用一天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充电,但是大多数使用者,都会忘记在充电完成后拔下充电器,一冲就是一夜这样容易造成电池过冲,不仅会影响电池使用寿命,而且会造成危险,尤其是在夏季由于电池过冲内部的热量过大,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电动自行车的自燃,危害使用者的安全,所以需要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通过添加电压检测模块和冰垫吸热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由箱体、安装槽、充电端口、散热孔、电池芯、正极耳、负极耳、冰垫吸热层、充电铜片、继电器、继电器控制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组成,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左右两侧位置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箱体前端面右侧位置设置有充电端口,所述电池芯设置为矩形,所述电池芯上端面设置有正极耳以及负极耳,所述电池芯左右两侧表面设置有冰垫吸热层,所述充电铜片位于箱体前端面内部位置,所述充电铜片与充电端口连接,所述充电铜片下方位置安装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通过螺钉与箱体固定,所述继电器与充电铜片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与电池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下方位置安装有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通过螺钉与箱体固定,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与继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下方位置安装有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继电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电池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冰垫吸热层通过胶带与电池芯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尺寸大于电池芯。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底部刻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充电铜片通过螺栓与充电端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添加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模块的电压,继电器可在电池模块电压超出限定值时断开充电电路,避免电池因为过冲而报废,延长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在电池芯左右两侧表面设置的冰垫吸热层可吸收电池芯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散热孔的设置进一步的降低电池模块内部的温度,保护电池模块,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的电池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的安装槽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的箱体内部前端面示意图;图中:1-箱体、2-安装槽、3-充电端口、4-散热孔、5-电池芯、6-正极耳、7-负极耳、8-冰垫吸热层、9-充电铜片、10-继电器、11-继电器控制模块、12-电压检测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由箱体1、安装槽2、充电端口3、散热孔4、电池芯5、正极耳6、负极耳7、冰垫吸热层8、充电铜片9、继电器10、继电器控制模块11以及电压检测模块12组成,箱体1内部设置有安装槽2,安装槽2左右两侧位置设置有散热孔4,箱体1前端面右侧位置设置有充电端口3,电池芯5设置为矩形,电池芯5上端面设置有正极耳6以及负极耳7,电池芯5左右两侧表面设置有冰垫吸热层8,充电铜片9位于箱体1前端面内部位置,充电铜片9与充电端口3连接,充电铜片9下方位置安装有继电器10,继电器10可在电池模块电压超出限定值时断开充电电路,避免电池因为过冲而报废,延长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继电器10通过螺钉与箱体1固定,继电器10与充电铜片9电性连接,继电器9与电池芯5电性连接,继电器10下方位置安装有继电器控制模块11,继电器控制模块11通过螺钉与箱体1固定,继电器控制模块11与继电器10电性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11下方位置安装有电压检测模块12,电压检测模12用于检测电池模块的电压,电压检测模块12与继电器控制模块11电性连接,电压检测模块12与电池芯5电性连接。冰垫吸热层8通过胶带与电池芯5固定,安装槽2尺寸大于电池芯5,安装槽2底部刻有防滑纹,充电铜片9通过螺栓与充电端口3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前需要检查电池芯5是否完好,充电铜片9是否与充电端口3连接完好,如果检查一切正常就可使用了,在使用时将电池芯5安装在安装槽2中,根据使用需要通过电池芯5上端面的正极耳6和负极耳7进行串联或者电性连接;在充电时,电压检测模块12实时检测电池模块的电压,在过冲发生时,电压检测模块12会将电池模块电压超出限定值的信号传达给继电器控制模块11,继电器控制模块11接受信号后控制继电器10断开充电电路,避免过冲造成电池损伤,损害电池使用寿命;电池模块使用时,电池芯5左右两侧表面冰垫吸热层8里中的冰垫会由固态转为液态吸收热量,同时散热孔4进一步的增强了散热效果,限制电池模块温度的升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由箱体(1)、安装槽(2)、充电端口(3)、散热孔(4)、电池芯(5)、正极耳(6)、负极耳(7)、冰垫吸热层(8)、充电铜片(9)、继电器(10)、继电器控制模块(11)以及电压检测模块(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左右两侧位置设置有散热孔(4),所述箱体(1)前端面右侧位置设置有充电端口(3),所述电池芯(5)设置为矩形,所述电池芯(5)上端面设置有正极耳(6)以及负极耳(7),所述电池芯(5)左右两侧表面设置有冰垫吸热层(8),所述充电铜片(9)位于箱体(1)前端面内部位置,所述充电铜片(9)与充电端口(3)连接,所述充电铜片(9)下方位置安装有继电器(10),所述继电器(10)通过螺钉与箱体(1)固定,所述继电器(10)与充电铜片(9)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10)与电池芯(5)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10)下方位置安装有继电器控制模块(11),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1)通过螺钉与箱体(1)固定,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1)与继电器(10)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1)下方位置安装有电压检测模块(12),所述电压检测模块(12)与继电器控制模块(11)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12)与电池芯(5)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由箱体(1)、安装槽(2)、充电端口(3)、散热孔(4)、电池芯(5)、正极耳(6)、负极耳(7)、冰垫吸热层(8)、充电铜片(9)、继电器(10)、继电器控制模块(11)以及电压检测模块(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左右两侧位置设置有散热孔(4),所述箱体(1)前端面右侧位置设置有充电端口(3),所述电池芯(5)设置为矩形,所述电池芯(5)上端面设置有正极耳(6)以及负极耳(7),所述电池芯(5)左右两侧表面设置有冰垫吸热层(8),所述充电铜片(9)位于箱体(1)前端面内部位置,所述充电铜片(9)与充电端口(3)连接,所述充电铜片(9)下方位置安装有继电器(10),所述继电器(10)通过螺钉与箱体(1)固定,所述继电器(10)与充电铜片(9)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10)与电池芯(5)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本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