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永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1041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包括车体以及一端端部与车体铰接的升降车顶,在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升降车顶另一端升降的升降结构。发明专利技术人利用车体上端面的已有框架,在该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升降车顶升降的升降结构,通过灵活调节,在实现升降车顶升降的同时,减小对车内空间占用,优化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部空间布局,创造了更加舒适的乘坐环境。其中,所谓的升降结构为单连杆或是多连杆结构,使得车体上端、升降车顶以及升降结构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或是类似于三角形的结构,以保证升降车顶在升降时或是升降后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升降车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行业中对于升降车顶的报道相对较少,设计几乎处于空白,常用升降车顶均为固定,不可调节高度。大众公司生产名为Trooper的房车可升降车顶,但该装置升降车顶与车身的连接是刚性结构不能伸展压缩,大幅侵占了车内部的空间,升降车顶升起高度极为有限。目前,涉及升降车顶的文献及专利技术都很少,申请号为201020642560.4的技术专利介绍了一种带升降车顶的短轴房车,这种房车的升降车顶可以掀开,升降车顶周围设有篷布,但只能一边掀开,仅能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申请号为201320870423.X的技术专利,介绍了一种密封罩为风琴式结构的可升降车顶,但这种设计升降结构复杂且会较大占用汽车内部空间;风琴式封罩材料选择单一,与车体整体不够协调,且封罩压缩后也会挤占车内空间,并会使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活动升降车顶与固定车(体)顶之间的稳定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方便升降车顶升降的同时,减小对汽车内部空间的占用。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包括车体以及一端端部与车体铰接的升降车顶,在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升降车顶另一端升降的升降结构。现有技术中,汽车车顶的升降往往在汽车内部固定安装液压缸或是气缸等设备来实现气动或是液压升降,而实现气动或是液压升降的驱动设备体积过大,会直接占用较多的车内空间;针对该类问题,专利技术人利用车体上端面的已有框架,在该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升降车顶升降的升降结构,通过人工灵活调节,在实现升降车顶升降的同时,减小对车内空间占用,优化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部空间布局,创造了更加舒适的乘坐环境。其中,所谓的升降结构为单连杆或是多连杆结构,使得车体上端、升降车顶以及升降结构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或是类似于三角形的结构,以保证升降车顶在升降时或是升降后的稳定性。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杆,在所述车体上端开有两个移动槽,支撑杆一端与升降车顶铰接,支撑杆另一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为双滚轮且滑动设置在移动槽内,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的转动轴中部通过万向头连接,在车体上开有螺孔,拉杆另一端沿移动槽的轴向贯穿螺孔后向外延伸,在拉杆中部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螺孔配合。在车体上端面上,两个相对较长的边上开设移动槽,工作时,移动拉杆直至拉杆中部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配合,第一滚轮随拉杆一起移动,此时开始转动拉杆,当支撑杆有水平状态变换为竖直状态时,停止转动拉杆,升降车顶旋转至合适位置,利用外螺纹与螺孔之间的配合使得支撑杆与升降车顶的位置被固定,此时升降车顶侧边、车体的长边以及支撑杆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以保证升降车顶在上升后被稳定支撑。在所述车体上还开有与两个移动槽连通的第一滑槽,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滚轮的转动轴连接。在车体上端面上,位于车体尾部处的短边上设有第一滑槽,在升降车顶与车体贴合时,联动杆位于第一滑槽内,且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滚轮的传动轴连接,在升降车顶升降时,联动杆随第一滚轮一起运动,当升降车顶上升至合适工位时,升降车顶两侧的三角结构通过联动杆相互连接,使得升降车顶的支撑更加稳固。在所述支撑杆上开有用于容纳拉杆局部的矩形槽。作为优选,在支撑杆上开有矩形槽,在升降车顶与车体上端面贴合时,拉杆的局部被收纳至支撑杆内,而支撑杆此时被收纳在移动槽内,使得车体上端面与升降车顶的贴合度更高,同时减小升降结构对车体空间的占用。在移动槽内设有橡胶垫,且所述橡胶垫靠近所述升降车顶的铰接端。作为优选,在移动槽内安装橡胶垫,且所述橡胶垫靠近升降车顶的铰接端,在升降车顶下降时,拉杆在移动槽内回缩,其中部的外螺纹与螺孔脱离,此时支撑杆由竖直状态逐渐变换为水平状态,但是支撑杆的两端与升降车顶以及移动槽之间均为非固定的,此时在移动槽内设置橡胶垫,使得升降车顶的下降趋势能够得到一定缓冲,进而减缓升降车顶尾端对车体尾端的碰撞冲击,防止两者之间相互受损。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车体尾部的升降单元,在车体上开有两个分别对应升降车顶两侧的第二滑槽,升降单元包括两个上端铰接的顶杆,两个顶杆上端与升降车顶下壁铰接,两个顶杆下端分别设有第二滚轮,且第二滚轮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在两个顶杆下段内侧均设有水平放置的连杆,两个连杆外壁上均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且套筒分别与两个连杆螺纹配合,且在第二滑槽中部设有针对套筒的通孔。两个第二滑槽设在车体尾端的短边上,且分别对应升降车顶的两侧,使用时,使用者手部穿过通孔后转动套筒,使得两个连杆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在套筒的带动下逐渐靠拢,进而带动两个顶杆向第二滑槽的中部移动,升降车顶的尾段也随之向上移动,而顶杆下端的第二滚轮将顶杆与第二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而大大降低顶杆对车体的磨损;通过两个顶杆以及连杆与套筒的复合结构构成的三角形结构,使得升降车顶的尾段两侧被稳定支撑。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车体尾部的调节单元,在车体上开有第三滑槽,且两个调节单元分别位于第三滑槽的两端,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由四个支杆相互铰接而成的四边形支架,所述支架的一条对角线所对应的两个端点中,一个端点与升降车顶铰接,另一个端点上设有第三滚轮,第三滚轮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中,所述支架的另一条对角线所对应的两个端点中,从左至后依次数第一个端点与套圈铰接,第二端点与丝母铰接,丝杆分别贯穿套圈和丝母,且丝杆与丝母螺纹配合,且在所述第三滑槽的端部设有供丝杆上下移动的开口。在车体尾段所在的短边上设有第三滑槽,两个四边形结构分布在第三滑槽的两端,使用前,四个支杆均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反向转动丝杆,使得丝母与丝杆配合,而套筒滑动设置在丝杆时,此时四个支杆逐渐形成四边形结构,而升降车顶则在丝杆、以及多个支杆的支撑作用下实现上升,正向转动丝杆后,丝母与丝杆重新配合,四个支杆由之前各自不同的倾斜状态重新回复至水平平衡状态,升降车顶也重新与车体上端面贴合。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车体尾部的升降机构,在车体上开有第四滑槽,两个升降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四滑槽的两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五滚轮和第六滚轮,在升降车顶下壁上开有调节槽,第五滚轮滑动设置在调节槽内,第六滚轮滑动设置在第四滑槽内,第二调节杆上端与升降车顶下壁铰接,第二调节杆下端设有第四滚轮,且第四滚轮滑动设置在第四滑槽内,还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在一个所述升降机构中,第六滚轮的转轴通过万向球头与第一推杆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所述升降机构中,第四滚轮的转轴通过万向球头与第二推杆一端连接,在车体的两侧分别开有通孔,第一推杆另一端以及第二推杆另一端分别贯穿两个通孔后向外延伸,且第一推杆、以及第二推杆与通孔螺纹配合,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均为收缩杆。使用前,升降车顶与车体上端面贴合,而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均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使用时将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向第四滑槽中部推动,使得位于左侧的升降机构中,第一调节杆的下端向第四滑槽的中部移动,即第六滚轮向第四滑槽的中部移动;同时位于右侧的升降机构中,第五滚轮向第四滑槽的中部移动,此时,升降车顶分别在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的举升下向上移动,并且第一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包括车体(1)以及一端端部与车体(1)铰接的升降车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1)上设有用于升降车顶(2)另一端升降的升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包括车体(1)以及一端端部与车体(1)铰接的升降车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1)上设有用于升降车顶(2)另一端升降的升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杆(5),在所述车体(1)上端开有两个移动槽(3),支撑杆(5)一端与升降车顶(2)铰接,支撑杆(5)另一安装有第一滚轮(6),所述第一滚轮(6)为双滚轮且滑动设置在移动槽(3)内,拉杆(7)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6)的转动轴中部通过万向头连接,在车体(1)上开有螺孔,拉杆(7)另一端沿移动槽(3)的轴向贯穿螺孔后向外延伸,在拉杆(7)中部设有外螺纹(8),且外螺纹(8)与螺孔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1)上还开有与两个移动槽(3)连通的第一滑槽(11),联动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滚轮(6)的转动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5)上开有用于容纳拉杆(7)局部的矩形槽(9)。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槽(3)内设有橡胶垫(4),且所述橡胶垫(4)靠近所述升降车顶(2)的铰接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车体(1)尾部的升降单元,在车体(1)上开有两个分别对应升降车顶(2)两侧的第二滑槽(12),升降单元包括两个上端铰接的顶杆(13),两个顶杆(13)上端与升降车顶(2)下壁铰接,两个顶杆(13)下端分别设有第二滚轮(16),且第二滚轮(16)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2)内,在两个顶杆(13)下段内侧均设有水平放置的连杆(14),两个连杆(14)外壁上均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且套筒(15)分别与两个连杆(14)螺纹配合,且在第二滑槽(12)中部设有针对套筒(15)的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车体(1)尾部的调节单元,在车体(1)上开有第三滑槽(21),且两个调节单元分别位于第三滑槽(21)的两端,所述调节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永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