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0598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伸机,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一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一牵引小车,所述机架的前中部一侧还设置有一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连接有一驱动其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的第一驱动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架的一侧设置一夹持机构,当牵引小车将工件拉伸至设定位置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夹持机构移动靠近并夹紧工件,此时牵引小车的钳口再松开对工件的夹紧,由于夹持机构的夹持作用,保证牵引小车的钳口松开的过程中,工件不会倾斜摆动,因此工件不会卡接于牵引小车的钳口中,以便于后续工人取下工件,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又可尽量避免工人被烫伤,保证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伸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拉伸机在进行拉伸时,一般是通过牵引小车里的钳口夹紧工件后往前移动并带工件进行拉伸,当拉伸工件脱离拉伸模时,钳口会松开工件,然后工人可以将工件从拉伸机上落下,工件通过自身重力滑落到料架上;随后进入下一循环拉伸。由于现有的拉伸机拉伸的绝大部分的工件的长度对比较长,当牵引小车的钳口松开工件时,工件远离钳口的一端会先往拉伸机的一侧掉下,使得夹紧于钳口的一端倾斜摆动而卡接于钳口的内部,因此工人需要人工从钳口艰难地取下工件,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工件在拉伸完毕之后温度比较高,若工人在用力将工件从钳口上卸下来的,存在着给烫伤的危险,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又便于工人将工件从其上取下的拉伸机。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伸机,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一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一用于牵引工件进行拉伸的牵引小车,所述机架的前中部一侧还设置有一能够移动靠近并夹紧工件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连接有一驱动其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的第一驱动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持机构通过一水平滑动装置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所述水平滑动装置包括一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活动设置有与所述滑轨平行且可相对该固定架水平移动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机构固定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还套设有使其复位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固定架抵接,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则与滑杆的末端相抵接。在本技术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开口朝向工件的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一夹臂内侧活动设置有一活动夹紧件,所述活动夹紧件连接有一驱动其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U形架的另一夹臂的第二驱动装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一气缸或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一电机和一丝杆机构,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丝杆机构的丝杆相连接,螺纹连接于丝杆上的螺母则与活动夹紧件固定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夹钳,所述夹钳的尾部连接有驱动其前端张开或闭合的气缸或液压缸。再进一步,所述机架的一侧还至少设置有一能够旋转至工件与滑轨之间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侧壁上活动设置有一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转动的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有一驱动其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同时所述摆臂还连接有驱动其在水平方向内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电机、气缸或液压缸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摆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机架的一侧设置一夹持机构,当牵引小车将工件拉伸至设定位置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夹持机构移动靠近并夹紧工件,此时牵引小车的钳口再松开对工件的夹紧,由于夹持机构的夹持作用,保证牵引小车的钳口松开的过程中,工件不会倾斜摆动,因此工件不会卡接于牵引小车的钳口中,以便于后续工人取下工件,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又可尽量避免工人被烫伤,保证生产安全;同时机架的一侧还设置有能够旋转至工件与滑轨之间的摆臂,通过摆臂上的第三驱动装置带动挡板向上摆起,进而挡板可以阻挡工件以防止工件从摆臂上掉落,此时夹紧工件的夹持机构可以松开工件并复位远离工件,然后第三驱动装置再次驱动挡板向下摆动,此时工人可以轻易地推动工件沿着摆臂往机架的一侧滚动并掉落至回收架上,简单方便快捷,可以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零件图;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零件图;图5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摆臂、挡板和第三驱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 5,一种拉伸机,包括一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上部设置有一滑轨11,所述滑轨11上滑动设置有一用于牵引工件进行拉伸的牵引小车12,所述机架10的前中部一侧还设置有一能够移动靠近并夹紧工件60的夹持机构20,所述夹持机构20连接有一驱动其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的第一驱动装置30。在这里,作为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20包括一开口朝向工件60的U形架21,所述U形架21的一夹臂内侧活动设置有一活动夹紧件22,所述活动夹紧件22连接有一驱动其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U形架21的另一夹臂的第二驱动装置220,在这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0相应于所述活动夹紧件22邻近的夹臂上,当夹持机构20移动靠近所述工件60的过程中,工件60会穿过所述U形架21的开口并进入到U形架21的两个夹臂之间,此时第二驱动装置220驱动活动夹紧件22向下移动并挤压工件60,通过活动夹紧件22和所述U形架21的一夹臂相互作用可以夹紧工件60,当第二驱动装置220带动活动夹紧件22向上移动时,即可松开对工件60的夹紧,简单方便快捷,在这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U形架21远离所述活动夹紧件22的另一夹臂内侧上还设置有一用于支撑工件60的垫块23,在这里,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拉伸机的结构更加简单,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0为一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轴活动穿过所述U形架21的一夹臂并所述活动夹紧件22相连接。当然,上述的第二驱动装置220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0包括一电机和一丝杆机构,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丝杆机构的丝杆相连接,螺纹连接于丝杆上的螺母则与活动夹紧件22固定相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丝杆正向或反向转动,同样可以驱动螺母带动活动夹紧件22向上或向下移动。在这里,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20包括一夹钳,所述夹钳的尾部连接有驱动其前端张开或闭合的气缸或液压缸,通过气缸或液压缸驱动夹钳的前端张开或闭,可以起到夹紧工件60或松开工件60的作用。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机架10的一侧设置一夹持机构20,当牵引小车12将工件60拉伸至设定位置时,第一驱动装置30驱动夹持机构20移动靠近并夹紧工件60,此时牵引小车12的钳口再松开对工件60的夹紧,由于夹持机构20的夹持作用,保证牵引小车12的钳口松开的过程中,工件60不会倾斜摆动,因此工件60不会卡接于牵引小车12的钳口中,以便于后续工人取下工件,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又可尽量避免工人被烫伤,保证生产安全。为了防止夹持机构20夹紧工件60时,工件60会带动夹持机构20向前移动而损坏夹持机构20,在这里,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20通过一水平滑动装置40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上,所述水平滑动装置40包括一与第一驱动装置30相连接的固定架41,所述固定架41上活动设置有与所述滑轨11平行且可相对该固定架41水平移动的滑杆42,所述滑杆4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机构20固定相连接,由于所述夹持机构20通过一滑杆42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上,当工件60带动夹紧在其上的夹持机构20一起向前移动时,夹持机构20可通过滑杆42相对固定架41向前移动一段距离,避免夹持机构20被扯坏,进而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拉伸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伸机,包括一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上部设置有一滑轨(11),所述滑轨(11)上滑动设置有一用于牵引工件进行拉伸的牵引小车(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的前中部一侧还设置有一能够移动靠近并夹紧工件的夹持机构(20),所述夹持机构(20)连接有一驱动其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的第一驱动装置(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伸机,包括一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上部设置有一滑轨(11),所述滑轨(11)上滑动设置有一用于牵引工件进行拉伸的牵引小车(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的前中部一侧还设置有一能够移动靠近并夹紧工件的夹持机构(20),所述夹持机构(20)连接有一驱动其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的第一驱动装置(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通过一水平滑动装置(40)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上,所述水平滑动装置(40)包括一与第一驱动装置(30)相连接的固定架(41),所述固定架(41)上活动设置有与所述滑轨(11)平行且可相对该固定架(41)水平移动的滑杆(42),所述滑杆(4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机构(20)固定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2)的另一端还套设有使其复位的压缩弹簧(43),所述压缩弹簧(43)一端与固定架(41)抵接,而压缩弹簧(43)的另一端则与滑杆(42)的末端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拉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包括一开口朝向工件的U形架(21),所述U形架(21)的一夹臂内侧活动设置有一活动夹紧件(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南练张玉峰梁边海
申请(专利权)人:特能传热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