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透镜以及包含照相透镜的照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538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相透镜以及包含照相透镜的照相设备,其中照相透镜在从物体到图像平面的顺序中包含:第一透镜,其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第二透镜,其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以及第六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照相透镜满足以下条件:90°<FOV<160°0.5<D1/D6<1.0其中FOV是所述照相透镜的视场,D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孔径,且D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孔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小型化、重量减轻且具有良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本申请案主张2015年1月3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案第10-2015-0015569号的权益,所述申请案的揭示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一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涉及照相透镜(photographic lens),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经设计以适合于移动电话相机的具有高光学性能的紧凑照相透镜。
技术介绍
最近,包含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等固态成像装置的相机的使用已快速增加。固态成像装置的像素集成密度增加,从而改善相机的分辨率。与此同时,通过改善相机中包含的照相透镜的性能,已开发出体积小且重量轻的相机。使用固态成像装置的照相设备适合于小型化,且因此最近已应用于例如智能电话等移动设备。一般来说,使用许多透镜来保证光学性能。然而,许多透镜的使用不利地影响相机的小型化、重量减轻以及价格竞争力。当使用少量透镜时,相机的小型化和价格竞争力改善,但像差校正(aberration correction)可能不足够。此外,随着消费者对相机的使用技能近来已连续地增加,已经需要一种实现适合于多种目的以及小型化的光学性能的设计。因此,需要经设计以实现小型化、重量减轻以及成本减少且同时获得所要性能的照相透镜。
技术实现思路
一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包含有利于小型化/重量减轻且具有良好性能的照相透镜。另外的方面将部分在以下的描述中得到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对所呈现的实施例的实践习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一种照相透镜在从物体到图像平面的顺序中包含:第一透镜,其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第二透镜,其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以及第六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其中变焦透镜满足以下条件:90°<FOV<160°0.5<D1/D6<1.0其中FOV是所述照相透镜的视场,D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孔径,且D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孔径。所述照相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0.0<|F1/F2|<10.0其中F1和F2分别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所述照相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1.5<Ind2<1.7其中Ind2是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所述照相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125°<FOV<160°其中FOV是所述照相透镜的视场。所述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照相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0<|F1/F2|<1.5其中F1和F2分别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所述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照相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3.5<|F1/F2|<8.5其中F1和F2分别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一种照相透镜在从物体到图像平面的顺序中包含:第一透镜,其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第二透镜,其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且经成形以使得出射表面凸向所述图像平面凸;第四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且经成形以使得入射表面凹向所述物体凹;第五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且经成形以使得出射表面凸向所述图像平面凸;以及第六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以及具有出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的非球面形状。所述照相透镜满足以下条件:125°<FOV<160°其中FOV是所述照相透镜的视场。所述照相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0.5<D1/D6<1.0其中D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孔径且D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孔径。所述照相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0.0<|F1/F2|<10.0其中F1和F2分别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所述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照相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0<|F1/F2|<1.5其中F1和F2分别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所述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照相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3.5<|F1/F2|<8.5其中F1和F2分别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全部所述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可为非球面塑料透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照相设备包括前述的照相透镜以及设置为能够将由所述照相透镜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照相透镜有利于小型化、重量减轻且具有良好性能。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以下描述,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更加容易了解,在所述附图中:图1是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光学布置的横截面图。图2(a)、图2(b)、图2(c)说明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纵向球面像差、像散场曲线以及失真。图3是说明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光学布置的横截面图;图4(a)、图4(b)、图4(c)说明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纵向球面像差、像散场曲线以及失真。图5是说明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光学布置的横截面图。图6(a)、图6(b)、图6(c)说明根据图5的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纵向球面像差、像散场曲线以及失真。图7是说明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光学布置的横截面图。图8(a)、图8(b)、图8(c)说明根据图7的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纵向球面像差、像散场曲线以及失真。图9是说明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光学布置的横截面图。图10(a)、图10(b)、图10(c)说明根据图9的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纵向球面像差、像散场曲线以及失真。图11是说明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光学布置的横截面图。图12(a)、图12(b)、图12(c)说明根据图11的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纵向球面像差、像散场曲线以及失真。图13是说明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光学布置的横截面图。图14(a)、图14(b)、图14(c)说明根据图13的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纵向球面像差、像散场曲线以及失真。图15是说明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光学布置的横截面图。图16(a)、图16(b)、图16(c)说明根据图15的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纵向球面像差、像散场曲线以及失真。图17是说明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光学布置的横截面图。图18(a)、图18(b)、图18(c)说明根据图17的实施例的照相透镜的纵向球面像差、像散场曲线以及失真。图19和20分别说明当根据比较实例的照相透镜已应用于移动电话相机时在自拍照模式(self camera mode)中的照相以及当根据实施例的照相透镜已应用于移动电话相机时在自拍照模式中的照相。具体实施方式现将更完全参考随附图式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附图中的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同元件,且附图中的组件的大小可能为了阐释的清楚和方便而夸大。图1说明根据一实施例的照相透镜1000的光学布置。参考图1,照相透镜1000包含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10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二透镜20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30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四透镜40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镜501,以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六透镜601,它们在从物体OBJ到图像平面IMG的方向中循序地布置。构成照相透镜1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相透镜,其特征在于在从物体到图像平面的顺序中包括:第一透镜,其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第二透镜,其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以及第六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其中变焦透镜满足以下条件:90°<FOV<160°0.5<D1/D6<1.0其中FOV是所述照相透镜的视场,D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孔径,且D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30 KR 10-2015-00155691.一种照相透镜,其特征在于在从物体到图像平面的顺序中包括:第一透镜,其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第二透镜,其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以及第六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其中变焦透镜满足以下条件:90°<FOV<160°0.5<D1/D6<1.0其中FOV是所述照相透镜的视场,D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孔径,且D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孔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透镜,其中所述照相透镜满足以下条件:0.0<|F1/F2|<10.0其中F1和F2分别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透镜,其中所述照相透镜满足以下条件:1.5<Ind2<1.7其中Ind2是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透镜,其中所述照相透镜满足以下条件:125°<FOV<160°其中FOV是所述照相透镜的视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透镜,其中所述照相透镜满足以下条件:0<|F1/F2|<1.5其中F1和F2分别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透镜,其中所述照相透镜满足以下条件:3.5<|F1/F2|<8.5其中F1和F2分别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9.一种照相透镜,其特征在于在从物体到图像平面的顺序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钟珍姜灿求
申请(专利权)人:KOLE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