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透镜面板和三维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2390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透镜面板和三维显示装置。该液晶透镜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分离的子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板状,每一所述子电极的外围均包覆有介电层,相邻所述子电极的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不相等,且经每一所述介电层调节后的所述子电极的电场强度与对应的所述子电极的电压成正比。该液晶透镜面板,采用不相等的介电常数的介电层辅助电极驱动液晶,使得电场能实现抛物线式的相位延迟曲线,且电路驱动简单,使产品获得良好的三维效果,可以使观看效果更均匀;而且结构简单,容易量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液晶透镜面板和三维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三维显示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主流的三维显示技术包括眼镜式三维显示技术和裸眼式三维显示技术。眼镜式三维显示技术效果较好,发展较成熟,但需要人们佩戴附加的设备如眼镜、头盔等,因此应用受到了限制;裸眼式三维显示技术的显示效果目前尚不如眼镜式三维显示技术的显示效果,但无需附加设备就能让人体验到立体感,因此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在裸眼式三维显示技术中,液晶透镜式裸眼三维显示技术通过电控的方式可以轻易地实现2D/3D的可转换显示,同时还具有驱动可调等优点。在驱动方面,用于驱动液晶的电场分布决定着三维显示的品质。经模拟测试发现,使液晶透镜(LC lens)具有抛物线式的相位延迟曲线能获得较佳的3D显示品质。目前的液晶透镜面板中,如图1所示,使用两个像素电极驱动液晶透镜的方式虽然能实现三维显示,难以获得抛物线式的相位延迟曲线,三维显示效果欠佳;如图2所示,使用多电压像素电极驱动液晶透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抛物线式的相位延迟曲线,但是为了实现电压分配导致电路驱动复杂,在量产中很难实现驱动,不能与现有量产化的驱动电路板匹配。因此,设计一种能获得理想的抛物线式的相位延迟曲线,而且结构简单、驱动方法也简单的三维显示装置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液晶透镜面板和三维显示装置,该液晶透镜面板的电场能实现抛物线式的相位延迟曲线,使产品获得良好的三维效果,可以使观看效果更均匀。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液晶透镜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分离的子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板状,每一所述子电极的外围均包覆有介电层,相邻所述子电极的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不相等,且经每一所述介电层调节后的所述子电极的电场强度与对应的所述子电极的电压成正比。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中心线,所述子电极外围的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对称性相等。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中心线,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的大小与其所包覆的所述子电极距所述第一电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优选的是,所述介电层采用将酞菁铜齐聚物接枝到丙烯酸树脂分子主链上的方式形成,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的大小与酞菁铜齐聚物的含量成正比。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中心线的两侧的、具有相同介电常数的所述介电层采用同一构图工艺形成。优选的是,所述液晶透镜面板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内侧或外侧,以及,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内侧或外侧。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电极中多个所述子电极为平行设置的条状结构,条状结构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液晶层的初始取向方向相同。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中心线两侧的所述子电极的数量相等。优选的是,所述子电极的宽度相等,相邻所述子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所述子电极包覆的所述介电层相接。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透镜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液晶透镜面板,采用不相等的介电常数的介电层(OverCoater)辅助电极驱动液晶,使得电场能实现抛物线式的相位延迟曲线,且电路驱动简单,使产品获得良好的三维效果,可以使观看效果更均匀;而且结构简单,容易量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液晶透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液晶透镜面板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液晶透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液晶透镜面板未通电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液晶透镜面板通电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3中液晶透镜面板的相位延迟曲线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液晶透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第一基板;2 —第二基板;3—第一电极;31—子电极;4 一第二电极;5 —液晶层;51—液晶分子;6—介电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液晶透镜面板和三维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透镜面板,该液晶透镜面板能获得理想的抛物线式的相位延迟曲线,而且结构简单、驱动方便。如图3所不,该液晶透镜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之间设置有液晶层5,第一电极3包括多个分离的子电极31,第二电极4为板状,每一子电极31的外围均包覆有介电层6,相邻子电极31的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permittivity)不相等,且介电层6子电极31子电极31每一介电层的介电常数与对应的子电极的电压成正比,也即,子电极电压越大,则对应子电极上的介电层的介电常数越大。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介电常数即介质对电荷束缚能力或对电场削弱能力的量化,介电常数越大,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强,对电场的削弱能力越强。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电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面板通过在子电极31的外围设置介电层6,对电场强度进行修正,从而获得较好的抛物线式的相位延迟曲线。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面板中,第一电极3中多个子电极31为平行设置的条状结构,条状结构的排布方向与液晶层5的初始取向方向相同(如图3中的箭头方向),可以增加液晶透镜面板的透过率。条状电极的宽度范围为0.5?ΙΟμπι,相邻的条状电极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5 ?50μπι。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面板中,相对于第一电极中心线,位于中心线两侧的子电极31的数量相等,以保证液晶透镜面板的相位延迟曲线的对称性。同时,相对于第一电极中心线,子电极31外围的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对称性相等。也即,在图3中,紧挨着第一电极中心线左右两侧的第一组子电极31上的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是相等的,紧挨着第一子电极31的左右两侧的第二组子电极31上的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是相等的,以此类推,直至处于左右两侧边缘的第Ν组子电极31上的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也是相等的。此时,第一电极3与第二电极4之间形成的电场,将为以第一电极中心线为顶点,并沿第一电极中心线对称分布的电场。优选的是,相对于第一电极中心线,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的大小与其所包覆的子电极31距第一电极3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也即,距离第一电极中心线最近的子电极31外围的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最大,然后沿第一电极中心线向两侧的子电极31外围的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依次减小。本实施例中液晶透镜面板的电场通过模拟得出,模拟结果是否满足要求的标准以得到的延迟曲线是否为抛物线为准。例如,模拟结果显示,图3中的ε?介电层6对应的子电极31的电压为VI,ε2介电层6对应的子电极31的电压为V2,e3介电层6对应的子电极31的电压为V3,e4介电层6对应的子电极31的电压为V4,若V1<V2<V3<V4,则ε1〈ε2〈ε3〈ε4,从而使得第一电极3与第二电极4之间的垂直方向上形成的电场,为以第一电极中心线为顶点,并沿第一电极中心线对称分布的抛物线式电场。其中,介电层6采用丙烯酸树脂材料形成,将酞菁铜齐聚物(CuPc)接枝到丙烯酸树脂分子主链上,通过控制接CuPc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晶透镜面板和三维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透镜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分离的子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板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电极的外围均包覆有介电层,相邻所述子电极的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不相等,且每一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与对应的所述子电极的电压成正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姣明吴坤王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