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形量精轧管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7451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变形量精轧管生产装置。它包括对称设置的上辊和下辊,上辊的工作面形成光滑的上环形槽,下辊的工作面形成光滑的下环形槽,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在转动时共同形成一个对钢管进行轧制的加工通道,所述加工通道的径向截面始终为圆,所述加工通道在其加工方向上形成喂入段、轧制段和均整段三个加工区间,且这三个加工区间之间圆滑过渡;所述轧制段为内径在加工方向上逐渐缩小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辊轮的辊槽从恒定不变的结构改成了轧制段逐渐缩小的结构,这一改变使得原本需要经过两道或者更多道的轧制工序简化为一道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精轧机,尤其涉及一种大变形量精轧管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精轧管通常都采用三辊精轧机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较为麻烦,比如要轧制一个Φ =9.53mm的钢管,需要使用Φ =21.3mm的钢管为原料管,经过首道轧制,成型为Φ=12.7mm的中间管,然后对中间管进行轧制,使之变成Φ =9.53mm的成品管。不仅工序多且繁杂,而且非常耗时,时间是两辊轧机的5-6倍。如申请号为200520072640.X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单传动轴三辊Y型可调式轧机,包括主动轴、被动轴、一对左锥齿轮、一对右锥齿轮、120°三个轧辊、右偏心轴承套、左偏心轴承套、五根调整蜗杆、圆柱滚子轴承,装在同一根主动轴上的轧辊与左锥齿轮通过装在主动轴上的圆柱滚子轴承支撑在左偏心轴承套的内孔中,该左轴向调整环侧端面通过挡圈和圆柱滚子推力轴承与左锥齿轮的大端端面相接触,左轴向调整环外圆是螺纹并有两条相距180°的轴向键槽,两个定位销装在箱体的两侧面,它们的端头深入该键槽中卡住左轴向调整环;装在同一根被动轴上的轧辊、右锥齿轮以及右轴向调整环支撑在右偏心轴承套的内孔中,该右轴向调整环的侧端面通过挡圈与圆柱滚子推力轴承和右锥齿轮的大端端面相接触;五根调整蜗杆出轴端都装有圆柱齿轮,其一端装在箱体中,另一端支撑在同步齿轮箱中,其中一根出轴端上装设一驱动五个圆柱齿轮同步同方向旋转的手轮。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120°的三个轧辊可以在生产线上不停机地随意进行径向同步压下或提升调整,并且两对锥齿轮始终保持最佳啮合状态不变。这种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的单传动轴可调式三辊Y型札机,同样具备传动结构复杂、庞大、笨重、造价高的三根传动输入轴可调式三辊Y型札机相同的性能,即三个轧辊在生产线上可同步径向压下调整的性能。但是该种机型仍无法满足大变形量快速轧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大变形量精轧管生产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大变形量精轧管生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上辊和下辊,上辊的工作面形成光滑的上环形槽,下辊的工作面形成光滑的下环形槽,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在转动时共同形成一个对钢管进行轧制的加工通道,所述加工通道的径向截面始终为圆,所述加工通道在其加工方向上形成喂入段、乳制段和均整段三个加工区间,且这三个加工区间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喂入段与匀整段均为内径恒定的结构且喂入段的内径大于匀整段的内径;所述轧制段为内径在加工方向上逐渐缩小的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轧制段的变化率为I。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芯棒,所述芯棒包括大头、锥形棒和小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芯棒的长度不小于一个完整的所述加工通道的长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锥形棒的长度 > 所述轧制段的长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大头的长度<所述喂入段的长度,所述小头的长度<所述匀整段的长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芯棒为固定结构,工作时不发生线位移;所述上辊和下辊转动固定在辊架上,工作时所述辊架相对于所述芯棒进行往复运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辊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受控地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同时还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机架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辊架包括上辊架和下辊架,所述上辊架通过第一齿轮齿条机构连接于机架的一侧,所述下辊架通过第二齿轮齿条机构连接于机架的另一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用于固定钢管的卡盘和使所述卡盘发生转动的转动轴;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使得钢管在被轧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转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传统的辊轮的辊槽从恒定不变的结构改成了轧制段逐渐缩小的结构,这一改变使得原本需要经过两道或者更多道的轧制工序简化为一道轧制;2、本技术通过来回移动的辊架对相对固定的位于芯棒的管子进行轧制,在芯棒、模具(加工通道)和转动机构共同的配合作用下,使得本技术具有一次轧制产生大量的减径减壁的效果,且轧制时间短、均匀度高,技术效果明显;取得现有技术中采用三辊精轧机多道轧制的效果,甚至更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虚拟加工通道与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棍,2-下棍,3-加工通道,4-芯棒;3-1-喂入段,3-2-轧制段,3-3-均整段;4_1_大头,4_2_锥形棒,4_3_小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技术的说明书之后所做出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3所示,大变形量精轧管生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上辊I和下辊2,上辊I的工作面形成光滑的上环形槽,下辊I的工作面形成光滑的下环形槽,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在转动时共同形成一个对钢管进行轧制的加工通道3,所述加工通道3的径向截面始终为圆,所述加工通道3在其加工方向上形成喂入段3-1、轧制段3-2和均整段3-3三个加工区间,且这三个加工区间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喂入段3-1与匀整段3-3均为内径恒定的结构且喂入段3-1的内径大于匀整段3-3的内径;所述轧制段3-2为内径在加工方向上逐渐缩小的结构。所述轧制段3-2的变化率为I。还包括芯棒4,所述芯棒4包括大头4-1、锥形棒4-2和小头4-3。所述芯棒4的长度不小于一个完整的所述加工通道3的长度。所述锥形棒4-2的长度>所述轧制段3-2的长度。所述大头4-1的长度<所述喂入段3-1的长度,所述小头4-3的长度<所述匀整段3-3的长度。所述芯棒4为固定结构,工作时不发生线位移;所述上辊I和下辊I转动固定在辊架上,工作时所述辊架相对于所述芯棒4进行往复运动。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辊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受控地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同时还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机架连接。所述辊架包括上辊架和下辊架,所述上辊架通过第一齿轮齿条机构连接于机架的一侧,所述下辊架通过第二齿轮齿条机构连接于机架的另一侦U。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用于固定钢管的卡盘和使所述卡盘发生转动的转动轴;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使得钢管在被轧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转动。工作时,在辊架移动到后极限位置附近时,管料送进一个送进量ml同时管料和芯棒一起旋转一个回转角度A。辊架向前移动轧模在管料上滚过,处在辊架两个极限位置间的管料在轧模外径上的孔型和芯棒构成的环形间隙中变形。当辊架移动到前极限位置附近时,管料送进一个送进量m2同时管料和芯棒一起旋转一个回转角度A。然后辊架反向移动到后极限位置,重复上述过程。【主权项】1.大变形量精轧管生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上辊(I)和下辊(2),上辊(I)的工作面形成光滑的上环形槽,下辊(I)的工作面形成光滑的下环形槽,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在转动时共同形成一个对钢管进行轧制的加工通道(3),所述加工通道(3)的径向截面始终为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通道(3)在其加工方向上形成喂入段(3-1)、轧制段(3-2)和均整段(3-3)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大变形量精轧管生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上辊(1)和下辊(2),上辊(1)的工作面形成光滑的上环形槽,下辊(1)的工作面形成光滑的下环形槽,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在转动时共同形成一个对钢管进行轧制的加工通道(3),所述加工通道(3)的径向截面始终为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通道(3)在其加工方向上形成喂入段(3‑1)、轧制段(3‑2)和均整段(3‑3)三个加工区间,且这三个加工区间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喂入段(3‑1)与匀整段(3‑3)均为内径恒定的结构且喂入段(3‑1)的内径大于匀整段(3‑3)的内径;所述轧制段(3‑2)为内径在加工方向上逐渐缩小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天东莫凌华汤永和王祖川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至诚精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