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及其单元和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5502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03:17
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单元,其中,低电平维持模块包括第一维持单元和第二维持单元,分别用于在获得有效电平时将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或控制端维持在低电平。在第一维持单元和第二维持单元之间连接有阈值电压感应模块,阈值电压感应模块根据感应到第一维持单元的阈值漂移电压控制其信号输出端向第二维持使能端提供有效电平。从而能够提高低电平维持模块所能忍受的阈值电压漂移,继而可以延长电路的工作寿命。还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和一种电压调节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及其单元和一种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压调节电路、移位寄存器及其单元和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集成显示驱动电路逐渐成为平板显示技术的研究热点。所谓集成显示驱动电路是指将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以薄膜晶体管(TFT)的形式与像素TFT一起制作于显示面板上,从而减少外围驱动芯片的数量及其压封程序、降低成本,此外,还能使得显示器外围更加纤薄,使显示器模组更加紧凑,机械和电学可靠性得以增强。在显示器的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单元是栅极驱动电路非常重要的单元模块。在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设计中,通常需要一些低电平维持电路,来保证与行扫描线相连的信号输出端不会处于浮空状态,并且消除由于时钟馈通和电容耦合导致的低电平噪声。可是,在低电平维持电路中,那些用于低电平维持的晶体管通常会由于受到较长时间的电压应力而发生阈值电压漂移,这些晶体管严重的退化会导致电路在长时间工作后失效。尤其是对于基于非晶硅TFT技术设计的移位寄存器单元而言,低电平维持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将更加严重,往往成为影响电路寿命的关键。为了得到高可靠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现有的一些设计中,通常采用降低电压应力的大小、脉冲电压偏置、减小电压的占空比等方式来减小低电平维持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延长电路的工作寿命。但是,在大、中尺寸面板显示应用中,驱动电路需要在更长时间下处于工作模式,客观上对电路的寿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的延长电路的工作时间,提高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寿命,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压调节电路、移位寄存器及其单元和一种显示装置,以实现根据前一个维持单元中阈值电压的漂移情况,将后一个维持单元开启,从而延长电路的工作时间。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驱动模块,用于通过其控制端的开关状态切换,将第一时钟信号传送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从而输出扫描信号;输入模块,用于控制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切换开关状态;低电平维持模块,包括:第一维持单元用于在第一维持使能端获得有效电平时将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或控制端维持在低电平;第二维持单元,用于在第二维持使能端获得有效电平时将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或控制端维持在低电平;移位寄存器单元还包括:阈值电压感应模块,其感应端连接至第一维持使能端,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第二维持使能端;阈值电压感应模块用于根据其感应端感应到的阈值漂移电压控制其信号输出端向第二维持使能端提供有效电平。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由多个像素构成的二维像素阵列,以及与阵列中每个像素相连的第一方向的多条数据线和第二方向的多条栅极扫描线;数据驱动电路,为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栅极驱动电路,为栅极扫描线提供栅极驱动信号;其中,栅极驱动电路采用上述移位寄存器构成。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压调节电路,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电路的阈值电压信息调节输出给第二设备电路的供电电压,电压调节电路包括:耦合电容和感应晶体管;感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为电压调节电路的感应端,用于感应第一设备电路中待感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感应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低电平端;感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为电压调节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用于向第二设备提供供电电压;耦合电容的第一端用于输入时钟信号,耦合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感应晶体管的第一极;感应晶体管根据感应到的阈值漂移电压调整其导通程度,以调整输出给第二设备电路的供电电压。依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通过阈值电压感应模块感应第一维持使能端的阈值电压漂移,并依据感应的阈值电压调整输出给第二维持使能端的供电电压,从而能够提高低电平维持模块所能忍受的阈值电压漂移,继而可以延长电路的工作寿命。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压调节电路,感应晶体管根据感应到第一设备电路的阈值漂移电压调整其导通程度,以调整输出给第二设备电路的供电电压,从而改善了第一设备电路和第二设备电路之间的协同工作模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一种工作时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第二维持使能端P2的信号波形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一种工作时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移位寄存器的一种工作时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压调节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对一些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中的开关管为晶体管。本申请中的晶体管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当晶体管为双极型晶体管时,其控制极是指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第一极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对应的第二极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或集电极;当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时,其控制极是指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极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对应的第二极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显示器中的晶体管通常为一种场效应晶体管:薄膜晶体管(TFT)。下面以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为例对本申请做详细的说明,在其它实施例中晶体管也可以是双极型晶体管。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电路结构图。该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驱动模块20、输入模块10、低电平维持模块30和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其中,驱动模块20,用于通过其控制端Q的开关状态切换,将第一时钟信号VA传送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OUT,从而输出扫描信号。在一种实施例中,控制端Q的开关状态可以通过高低电平来表征,例如高电平时,控制端Q为开启状态,低电平时,控制端Q为关闭状态;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晶体管的类型置换开关状态。在具体实施例中,驱动模块20可以包括: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一电容C1。其中,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形成驱动模块20的控制端Q,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形成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一时钟信号VA。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它现有的或者将来出现的驱动方式。输入模块10,用于控制驱动模块20的控制端Q切换开关状态。在具体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0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其中,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连接至其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一脉冲信号VI1;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连接至驱动模块20的控制端Q;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极和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用于输入第二脉冲信号VI2;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连接至驱动模块20的控制端Q,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低电平端;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连接至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低电平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它现有的或者将来出现的输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脉冲输入信号VI1的有效电平到来时间比第一时钟信号VA有效电平到来时间超前半个时钟周期,第二脉冲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位寄存器及其单元和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驱动模块(20),用于通过其控制端(Q)的开关状态切换,将第一时钟信号(VA)传送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从而输出扫描信号;输入模块(10),用于控制驱动模块(20)的控制端(Q)切换开关状态;低电平维持模块(30),包括:第一维持单元(31)用于在第一维持使能端(P1)获得有效电平时将驱动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和/或控制端(Q)维持在低电平;第二维持单元(32),用于在第二维持使能端(P2)获得有效电平时将驱动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和/或控制端(Q)维持在低电平;其特征在于,移位寄存器单元还包括: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其感应端连接至第一维持使能端(P1),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第二维持使能端(P2);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用于根据其感应输入端感应到的阈值漂移电压控制其信号输出端向第二维持使能端(P2)提供有效电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驱动模块(20),用于通过其控制端(Q)的开关状态切换,将第一时钟信号(VA)传送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从而输出扫描信号;输入模块(10),用于控制驱动模块(20)的控制端(Q)切换开关状态;低电平维持模块(30),包括:第一维持单元(31)用于在第一维持使能端(P1)获得有效电平时将驱动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和/或控制端(Q)维持在低电平;第二维持单元(32),用于在第二维持使能端(P2)获得有效电平时将驱动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和/或控制端(Q)维持在低电平;其特征在于,移位寄存器单元还包括: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其感应端连接至第一维持使能端(P1),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第二维持使能端(P2);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用于根据其感应端感应到的阈值漂移电压控制其信号输出端向第二维持使能端(P2)提供有效电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电平维持模块(30)包括多个级联的维持单元,各维持单元用于在其维持使能端获得有效电平时将驱动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和/或控制端(Q)维持在低电平;各维持单元之间包括串联的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的感应端连接至上一级维持单元的维持使能端,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下一级维持单元的维持使能端;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用于根据其感应端感应到的阈值漂移电压控制其信号输出端向下一级维持单元的维持使能端提供有效电平。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包括:第十二晶体管(T12)和第二电容(C2);第十二晶体管(T12)的控制极为所述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的感应端,第十二晶体管(T12)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低电平端(VSS),第十二晶体管(T12)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形成所述阈值电压感应模块(40)的信号输出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用于输入第一时钟信号(VA)。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维持单元(31)包括: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第八晶体管(T8);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用于连接至高电平端,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连接至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低电平端(VSS);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连接至驱动模块(20)的控制端(Q);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连接至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为第一维持使能端(P1);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低电平端(VSS);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连接至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第八晶体管(T8)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低电平端(VSS)。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维持单元(31)包括:第三电容(C3)、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第八晶体管(T8);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第一时钟信号(VA),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至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低电平端(VSS);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连接至驱动模块(20)的控制端(Q);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东胡治晋廖聪维李文杰李君梅曹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