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动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4427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22:52
一种随动传感器装置属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转动传感器经铰支座与基板活动连接,移动传感器经固定支座与基板固接,设备电源与基板固接;转动传感器与移动传感器互成直角,转动传感器为前后方向排列,移动传感器为左右方向排列;设备电源通过导线与转动传感器的激励线圈Ⅰ左右两端相连;感应线圈Ⅰ和感应线圈Ⅱ的左端连接模/数转换器Ⅱ输入端,模/数转换器Ⅱ与工控机的输入端连接;设备电源与移动传感器的激励线圈Ⅱ左右两端相连;感应线圈Ⅳ和感应线圈Ⅲ左端连接模/数转换器Ⅰ输入端,模/数转换器Ⅰ通过通讯线与工控机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对转动信号、移动速度、移动位移的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采集,设计和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动传感器装置
本技术属传感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随动传感器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传感器多采用差动变压器的原理,采用改变中间磁芯位置的方式,实现对位移信号的测量,依照此类方式实现对位移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的测量。之后根据光学与电学基本原理,出现了光栅、容栅类传感器和电感类传感器。此类传感器成本较低,应用较为广泛,但采用此类传感器应用的领域较窄,无法实现高频信号的采集。 之后出现了较为先进的数码位移传感器,此类传感器采用先进的磁迹绝对位置编码技术,客服了传递累积误差,既具有光栅、容栅类传感器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又具有电感类传感器环境适应性强的优点,且完美的克服了传统位移传感器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但是无论哪一类传感器,在其实施方案中可以发现,针对高频信号的采集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此外,除位移传感器外,对其设备的设计与制作成本要求相对过高,其制作成本也随之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动传感器装置,具体讨论了一种可针对随动系统高、低频信号采集的传感器装置。采用带有磁性液体形式的磁芯形式,利用磁性液体的流动性、惯性作用和重力作用,不仅可实现对低频信号的采集,同时可实现对高频信号的采集。 本技术由转动传感器A、移动传感器B、基板1、铰支座2、固定支座3、模/数转换器I 4、模/数转换器II 5、工控机6和设备电源7组成,其中转动传感器A通过铰支座2与基板I活动连接,移动传感器B通过固定支座3与基板I固接,设备电源7固接于基板I上;转动传感器A与移动传感器B相互成直角排列,其中转动传感器A为前后方向排列,移动传感器B为左右方向排列;设备电源7通过导线与转动传感器A的激励线圈I 10的左右两端相连;转动传感器A的感应线圈I 14和感应线圈II 15的左端连接模/数转换器II 5的输入端,模/数转换器II 5通过通讯线与工控机6的输入端连接;设备电源7通过导线与移动传感器B的激励线圈II 18的左右两端相连;移动传感器B的感应线圈IV 23和感应线圈III 22的左端连接模/数转换器I 4的输入端,模/数转换器I 4通过通讯线与工控机6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转动传感器A由外壳I 8、胶木塞I 9、激励线圈I 10、玻璃管I 11、磁性液体I 12、胶木塞II 13、感应线圈I 14和感应线圈II 15组成,其中胶木塞I 9和胶木塞II 13的一个端面分别与玻璃管I 11的左、右端固接,胶木塞I 9的另一端面与外壳I 8的左端内腔壁面固接,胶木塞II 13的另一端面与外壳I 8的右端内腔壁面固接,玻璃管I 11内放置有磁性液体I 12,磁性液体I 12占玻璃管I 11容积的一半;玻璃管I 11上先均匀密绕激励线圈I 10,再在左右两端分别密绕相等匝数的感应线圈II 15和感应线圈I 14,设备电源7的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激励线圈I 10左右两端,感应线圈II 15左端通过导线连接模/数转换器II 5,感应线圈II 15右端通过导线连接感应线圈I 14右端,感应线圈I 14左端通过导线连接模/数转换器II 5,模/数转换器II 5通过通讯线连接工控机6的输入端。 所述的移动传感器B由外壳II 16、胶木塞III17、激励线圈II 18、玻璃管II 19、磁性液体II 20、胶木塞IV 21、感应线圈III 22和感应线圈IV 23组成,其中胶木塞III 17的一个端面与玻璃管II 19的左端固接,胶木塞IV 21的一个端面与玻璃管II 19的右端固接;胶木塞III 17的另一端面与外壳II 16的左端内腔壁面固接,胶木塞IV 21的另一端面与外壳II 16的右端内腔壁面固接,玻璃管II 19内放置有磁性液体II 20,磁性液体II 19占玻璃管II 19容积的一半;玻璃管II 19上先均匀密绕激励线圈II 18,再在左右两端分别密绕相等匝数的感应线圈IV 23和感应线圈III22,设备电源7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激励线圈II 18左端,设备电源7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激励线圈II 18右端;感应线圈IV 23左端通过导线连接模/数转换器I 4,感应线圈IV 23右端通过导线连接感应线圈III22右端,感应线圈III22左端通过导线连接模/数转换器I 4,模/数转换器I 4通过通讯线连接工控机6的输入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随动传感器装置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同时采用惯性力和重力的作用,兼顾磁性液体的流动性,实现了对转动信号、移动速度、移动位移的低频信号采集;同时根据磁性液体的流动性,实现了对高频信号的采集,如振动的采集。此外,简化控制过程,降低设计成本,除工控机等设备外,主要采用玻璃管,漆包线和磁性液体,成本低,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随动传感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移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转动传感器B.移动传感器1.基板2.铰支座3.固定支座 4.模/数转换器I 5.模/数转换器II 6.工控机7.设备电源8.外壳I 9.胶木塞I 10.激励线圈I 11.玻璃管I 12.磁性液体I 13.胶木塞II 14.感应线圈I 15.感应线圈II16.外壳II 17.胶木塞III 18.激励线圈II 19.玻璃管II 20.磁性液体II 21.胶木塞IV22.感应线圈III 23.感应线圈IV。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图3所示,一种随动传感器装置,由转动传感器A、移动传感器B、基板1、铰支座2、固定支座3、模/数转换器I 4、模/数转换器II 5、工控机6和设备电源7组成,其中转动传感器A通过铰支座2与基板I活动连接,移动传感器B通过固定支座3与基板I固接,设备电源7固接于基板I上;转动传感器A与移动传感器B相互成直角排列,其中转动传感器A为前后方向排列,移动传感器B为左右方向排列;设备电源7通过导线与转动传感器A的激励线圈I 10的左右两端相连;转动传感器A的感应线圈I 14和感应线圈II15的左端连接模/数转换器II 5的输入端,模/数转换器II 5通过通讯线与工控机6的输入端连接;设备电源7通过导线与移动传感器B的激励线圈II 18的左右两端相连;移动传感器B的感应线圈IV 23和感应线圈III 22的左端连接模/数转换器I 4的输入端,模/数转换器I 4通过通讯线与工控机6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转动传感器A由外壳I 8、胶木塞I 9、激励线圈I 10、玻璃管I 11、磁性液体I 12、胶木塞II 13、感应线圈I 14和感应线圈II 15组成,其中胶木塞I 9和胶木塞II 13的一个端面分别与玻璃管I 11的左、右端固接,胶木塞I 9的另一端面与外壳I 8的左端内腔壁面固接,胶木塞II 13的另一端面与外壳I 8的右端内腔壁面固接,玻璃管I 11内放置有磁性液体I 12,磁性液体I 12占玻璃管I 11容积的一半;玻璃管I 11上先均匀密绕激励线圈I 10,再在左右两端分别密绕相等匝数的感应线圈II 15和感应线圈I 14,设备电源7的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激励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动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转动传感器、移动传感器、基板、铰支座、固定支座、模/数转换器Ⅰ、模/数转换器Ⅱ、工控机和设备电源组成,其中转动传感器通过铰支座与基板活动连接,移动传感器通过固定支座与基板固接,设备电源固接于基板上;转动传感器与移动传感器相互成直角排列,其中转动传感器为前后方向排列,移动传感器为左右方向排列;设备电源通过导线与转动传感器的激励线圈Ⅰ的左右两端相连;转动传感器的感应线圈Ⅰ和感应线圈Ⅱ的左端连接模/数转换器Ⅱ的输入端,模/数转换器Ⅱ通过通讯线与工控机的输入端连接;设备电源通过导线与移动传感器的激励线圈Ⅱ的左右两端相连;移动传感器的感应线圈Ⅳ和感应线圈Ⅲ的左端连接模/数转换器Ⅰ的输入端,模/数转换器Ⅰ通过通讯线与工控机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动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转动传感器、移动传感器、基板、铰支座、固定支座、模/数转换器1、模/数转换器I1、工控机和设备电源组成,其中转动传感器通过铰支座与基板活动连接,移动传感器通过固定支座与基板固接,设备电源固接于基板上;转动传感器与移动传感器相互成直角排列,其中转动传感器为前后方向排列,移动传感器为左右方向排列;设备电源通过导线与转动传感器的激励线圈I的左右两端相连;转动传感器的感应线圈I和感应线圈II的左端连接模/数转换器II的输入端,模/数转换器II通过通讯线与工控机的输入端连接;设备电源通过导线与移动传感器的激励线圈II的左右两端相连;移动传感器的感应线圈IV和感应线圈III的左端连接模/数转换器I的输入端,模/数转换器I通过通讯线与工控机的输入端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传感器由外壳1、胶木塞1、激励线圈1、玻璃管1、磁性液体1、胶木塞I1、感应线圈I和感应线圈II组成,其中胶木塞I和胶木塞II的一个端面分别与玻璃管I的左、右端固接,胶木塞I的另一端面与外壳I的左端内腔壁面固接,胶木塞II的另一端面与外壳I的右端内腔壁面固接,玻璃管I内放置有磁性液体I,磁性液体I占玻璃管I容积的一半;玻璃管I上先均匀密绕激励线圈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佳琪杨雨昌潘叶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