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连通性保持的拉格朗日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10371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具有连通性保持的拉格朗日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解决了在只能获取领航者位置信息的条件时拉格朗日系统在连通性保持的约束条件下的跟踪控制问题。步骤一、确立智能体的数学模型;步骤二、基于步骤一确定的数学模型设计信息弱化下兼具连通性保持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律设计;步骤三、自适应跟踪控制律的仿真实验验证:预设实验仿真的固定参数以及选取实验的内容,其次引入步骤二设计的控制律,并调节控制律中的自适应控制变量,得到多个控制律实现系统收敛的时间,将多个变量值以及对应的收敛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便可以得到一组相对最优的变量值,即完成所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解决了在只能获取领航者位置信息的条件时拉格朗日系统在连通性保持的约束条件下的跟踪控制问题。步骤一、确立智能体的数学模型;步骤二、基于步骤一确定的数学模型设计信息弱化下兼具连通性保持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律设计;步骤三、自适应跟踪控制律的仿真实验验证:预设实验仿真的固定参数以及选取实验的内容,其次引入步骤二设计的控制律,并调节控制律中的自适应控制变量,得到多个控制律实现系统收敛的时间,将多个变量值以及对应的收敛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便可以得到一组相对最优的变量值,即完成所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息弱化条件下,属于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运动协调控制与应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逐渐成为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其中各智能体仅利用局部信息进行交互,并结合通信等手段发挥分布式资源的优势实现整体规划、解决局部冲突,从而达到整体预期目标。多智能体系统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其在工业和军事等应用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同时拉格朗日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研究是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欧拉拉格朗日方程能够用于描述机械臂以及航天器等大量实际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针对拉格朗日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工程适用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多智能体系统中,所有智能体利用自身配置的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器来感知环境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而整个多智能体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个移动传感器网络和执行器网络;同时,整个多智能群体在协同操作过程中通过自身所配备的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使得整个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一个通信互联网络。由于拉格朗日系统为实际情况下的真实系统,同时现实情况中往往环境较为复杂,突发情况较多,容易出现诸如传感器故障、少数智能体之间通讯丢失等情况,为了提高多智能体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保持整个多智能体系统连通的前提下减少多智能体的连通程度即减少每个智能体所能连通的智能体个数以及减少智能体协同控制所需要的信息量以达到减少智能体所配备的传感器数量,这样可以在保证多智能体网络连通性的前提下,以尽可能低的连通度以及尽可能少的通讯信息使整个多智能体系统实现一致性,以此提高多智能体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弱化信息的同时,保持多智能体网络的网络连通性也至关重要。多智能体网络的通信连通性保持作为多智能体网络拓扑控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绝大多数应用于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算法例如一致性控制,群体交汇与聚集,队形保持与变换,协作区域探索与覆盖等实现收敛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单个智能体受到功能设计和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其自身所配置的传感器传播和感应信息能力范围十分有限,使得在多智能体系统的网络拓扑随时间演化的过程受智能体的空间位置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尤其对于一些突发情况,如多障碍物环境或者通讯收到干扰等,网络连通性可能会被破坏,此时多智能体系统便无法实现一致性以及稳定性。 注意到在实际环境中突发情况较多,针对信号丢失以及传感器故障等问题,弱化信息可以使多智能体系统在通讯拓扑中有少量网络连接丢失以及智能体的部分信息缺失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稳定性以及一致性。同时,由于通信网络拓扑的连通性依赖于智能体的空间位置分布,因此可以考虑通过从虚拟智能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角度构造势能函数,使智能体间产生吸引/排斥作用力控制智能体间的间距来控制网络的连通。在保证网络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始终满足通信连通性这一约束前提下针对弱化信息问题设计自适应分布式运动协调算法实现对拉格朗日系统进行控制,对于大规模实际工程群体系统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信息弱化下兼具连通性保持针对拉格朗日系统的跟踪控制在国内外均处于探索研究阶段,针对弱化信息下的跟踪控制处理,目前很多成果都是基于集中式或半分布式控制的角度或者通过构造观测器对未知信息进行估计等进行解决,针对的系统也主要为较为理想二阶积分器系统,同时研究中通常人为割裂通信连通性保持和分布式控制之间的联系,大部分研究都是在事先假设连通性保持的前提下进行的,缺乏将连通性作为约束条件与具体的跟踪控制任务的目标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在只能获取领航者位置信息的条件时拉格朗日系统在连通性保持的约束条件下的跟踪控制问题,将自适应控制与人工势场法相结合,可以使系统在演化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立智能体的数学模型:考虑具有N个智能体的群组在η维欧式空间中移动,智能体的数学模型为拉格朗日系统模型,即典型的非线性系统模型,拉格朗日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描述如下: M+= 丁/ 其中必= [<,<,.£##是智能体i的位置向量,7力%的一阶导数,也即是智能体i的速度向量,qu = Q1-Qj为智能体i与智能体j的相对位置向量,τ i e R2是作用于智能体i的控制输入;分别为惯量矩阵以及科里奥利力的离心矩阵;gi e R2为智能体i的重力向量; 步骤二、基于步骤一确定的数学模型设计信息弱化下兼具连通性保持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律设计,该控制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连通性保持部分;第二部分为自适应控制律部分;其中自适应控制律部分弓I入两个自适应变量,其中一个自适应变量为所有伴随者之间的速度一致性增益,也即速度耦合强度,另一个为所有伴随者与领航者之间的位置一致性增益,也即位置导航反馈,其中所述的速度耦合强度的变化速率为使用当前伴随者与其他所有伴随者的速度误差的二次型乘以控制增益,位置导航反馈的变化速率为当前伴随者与领航者之间的位置误差的二次型乘以控制增益;第三部分为控制律余项,用于消除大量与数学模型相关的冗余项; 步骤三、自适应跟踪控制律的仿真实验验证:预设实验仿真的固定参数以及选取实验的内容,固定参数分为3个部分:A、步骤一得到的智能体的数学模型参数;B、选取人工势场的参数,包括势能函数的边界值以及极小值的位置;C、系统仿真参数;其次引入步骤二设计的控制律,并调节控制律中的自适应控制变量,在所述实验仿真的固定参数以及实验内容后编写仿真实验的Matlab程序,通过调节所述两个自适应变量值能够加快或者减慢系统收敛的快慢,也即实现伴随者对领航者的跟踪控制的快慢,多次调解该两个变量,得到多个控制律实现系统收敛的时间,将多个变量值以及对应的收敛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便可以得到一组相对最优的变量值,即完成所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在智能体的运动过程中,上述的两个自适应变量根据所获取的信息不断更新自身的值,进而实现伴随着对领航者的跟踪控制。 采用人工势场函数对所有智能体进行控制约束,当智能体之间的距离达到通讯范围时,人工势场函数会使智能体之间产生一个无穷大的引力,使智能体之间的网络拓扑能够始终保持连通。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研究了信息弱化条件下具有连通性保持的拉格朗日系统的分布式跟踪控制,针对在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跟踪控制中无法获取到领航者速度的问题,提出了将自适应控制律与连通性保持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使得在只获取领航者位置信息的情况下,智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连通性保持的拉格朗日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立智能体的数学模型:考虑具有N个智能体的群组在n维欧式空间中移动,智能体的数学模型为拉格朗日系统模型,即典型的非线性系统模型,拉格朗日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描述如下:Mi(qi)q··i+Ci(qi,q·i)q·i+gi(qi)=τi]]>其中是智能体i的位置向量,为qi的一阶导数,也即是智能体i的速度向量,qij=qi‑qj为智能体i与智能体j的相对位置向量,τi∈R2是作用于智能体i的控制输入;分别为惯量矩阵以及科里奥利力的离心矩阵;gi∈R2为智能体i的重力向量;步骤二、基于步骤一确定的数学模型设计信息弱化下兼具连通性保持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律设计,该控制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连通性保持部分;第二部分为自适应控制律部分,其中自适应控制律部分引入两个自适应变量,其中一个自适应变量为所有伴随者之间的速度一致性增益,也即速度耦合强度,另一个为所有伴随者与领航者之间的位置一致性增益,也即位置导航反馈,其中所述的速度耦合强度的变化速率为使用当前伴随者与其他所有伴随者的速度误差的二次型乘以控制增益,位置导航反馈的变化速率为当前伴随者与领航者之间的位置误差的二次型乘以控制增益;第三部分为控制律余项,用于消除大量与数学模型相关的冗余项;步骤三、自适应跟踪控制律的仿真实验验证:预设实验仿真的固定参数以及选取实验的内容,固定参数分为3个部分:A、步骤一得到的智能体的数学模型参数;B、选取人工势场的参数,包括势能函数的边界值以及极小值的位置;C、系统仿真参数;其次引入步骤二设计的控制律,并调节控制律中的自适应控制变量,在所述实验仿真的固定参数以及实验内容后编写仿真实验的Matlab程序,通过调节所述两个自适应变量值能够加快或者减慢系统收敛的快慢,也即实现伴随者对领航者的跟踪控制的快慢,多次调解该两个变量,得到多个控制律实现系统收敛的时间,将多个变量值以及对应的收敛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得到一组相对最优的变量值,即完成所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方浩任伟刘雨晨毛昱天杨庆凯黄捷尉越王雪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