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洪普专利>正文

能够夹持芯柱引线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9860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4:42
能够夹持芯柱引线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底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夹持底座上的夹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上设置有延伸臂,在所述夹持臂上还设置与开夹器配合开夹的开夹臂;在所述夹持底座上设置有前支撑臂,所述前支撑臂上具有能够容纳芯柱引线的V形凹槽,位于所述前支撑臂侧部的所述夹持底座的顶壁面与V形凹槽的底壁面大致平齐;在所述夹持臂上还设置有压紧臂,所述压紧臂能够顶压所述芯柱的引线在所述夹持底座的顶壁面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能够夹持类似芯柱的引线的夹持装置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能够夹持芯柱引线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底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夹持底座上的夹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上设置有延伸臂,在所述夹持臂上还设置与开夹器配合开夹的开夹臂;在所述夹持底座上设置有前支撑臂,所述前支撑臂上具有能够容纳芯柱引线的V形凹槽,位于所述前支撑臂侧部的所述夹持底座的顶壁面与V形凹槽的底壁面大致平齐;在所述夹持臂上还设置有压紧臂,所述压紧臂能够顶压所述芯柱的引线在所述夹持底座的顶壁面上。由于本技术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能够夹持类似芯柱的引线的夹持装置中。【专利说明】能够夹持芯柱引线的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夹持芯柱引线的夹持装置,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在需要将电器件的引线进行矫直、整形,或与其它部件组合装配、焊接等自动化生产线中使用的夹持装置。所述芯柱是泡中泡电光源产品中的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加工中,需要将灯头、芯柱等几个零件的引线焊接在一起。
技术介绍
将几个部件予以组合装配或焊接,是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工序。在这些工序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采用人工方式或借助于简单的工装夹具完成组装;如果采用自动化生产模式,不可避免地需要预先对其中一个工件予以夹持,再通过机械手等将另一待装配零件运送过来装配。例如,所述泡中泡是一种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节能型灯泡的内泡,如图1和图2所示,它主要包括有前后连接的卤素灯胆a和玻璃芯柱b。灯胆a的两个灯脚引线(al、a2)呈直线状并位于灯胆a的两端,俗称双端灯灯胆;而且所述芯柱b —端具有长短不一的两个引线,一个是长引线bl另一个是短引线b2,所述芯柱b的另一端具有玻璃杆体b6。所述长引线bl与灯胆a的一个灯脚引线al配对焊接,而短引线b2与灯胆a的另一个灯脚引线a2配对焊接。这样,长引线bl与灯脚引线al之间重合的部分都形成焊点Cl,同理,短引线b2与灯脚引线a2之间重合的部分也形成焊点c2。另外,为了方便所述焊点(Cl、c2)的焊接,往往在焊接前对所述长引线bl进行二次折弯从而形成第一折弯位bll和第二折弯位bl2,同时还要对所述灯脚引线a2进行折弯从而形成折弯位a21。芯柱b另一端具有呈喇叭状的柱体b5,所述柱体b5通过烧结后连接外接螺纹头d2,其中的两个灯脚引线(b3、b4)与在外泡壳dl封口后与外接螺纹头d2的电极电连接。而由于所述芯柱b具有比较长的长引线bl,在对所述长引线bl进行矫直、整形、焊接等多个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对所述芯柱b进行定位,为此,不可避免地涉及对芯柱b的夹持问题。现有夹持芯柱b的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也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夹持所述芯柱的引线,而且也能够应用于自动生产线上的能够按需要自动开夹或闭夹的夹持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夹持芯柱引线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底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夹持底座上的夹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上设置有延伸臂,在所述夹持臂上还设置与开夹器配合开夹的开夹臂;在所述夹持底座上设置有前支撑臂,所述前支撑臂上具有能够容纳芯柱引线的V形凹槽,位于所述前支撑臂侧部的所述夹持底座的顶壁面与V形凹槽的底壁面大致平齐;在所述夹持臂上还设置有压紧臂,所述压紧臂能够顶压所述芯柱的弓I线在所述夹持底座的顶壁面上。其中,所述开夹器能让所述夹持装置开夹(打开)的装置。这样,所述开夹器与所述开夹臂配合即能够打开所述夹持装置解除对所述芯柱的定位,从而对所述芯柱进行适当的移位操作。另外,所述前支撑臂的V形凹槽用于支撑和定位所述芯柱的长引线或短引线。上述结构的夹持装置,当将所述芯柱放置在所述夹持底座上后,所述芯柱的引线能够放置在V形凹槽中,能够借助所述夹持臂将所述芯柱的引线夹持在所述夹持底座的顶壁面上并将引线限位在所述V形凹槽中从而实施夹持,从而定位所述芯柱。另外,一般情况下所述芯柱的主体的制造精度不高,例如,所述芯柱的玻璃外壳无需采用高质量的模具制造,从而其外径尺寸、壁厚及其均匀度等都比较差。为此,所述夹持装置夹持在所述引线上而不是主体上,能够减少对所夹持的所述芯柱的主体的损害,同时提高夹持定位的准确性。其次,为了给所述对焊极留出必要的焊接动作空间,所述夹持臂夹持在所述引线的非焊点位置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夹持臂包括左夹持臂、右夹持臂,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上分别设置有左延伸臂、右延伸臂,所述左延伸臂和右延伸臂之间滑动铰接连接,所述开夹臂设置在所述左夹持臂或右夹持臂上;在所述夹持底座上设置有前后排列的两个所述前支撑臂,所述前支撑臂位于所述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之间,并且所述两个前支撑臂之间具有卡槽,位于所述卡槽位置的所述夹持底座的顶壁面与V形凹槽的底壁面大致平齐;在所述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上还分别设置有所述压紧臂,所述压紧臂能够伸入所述卡槽中。其中,所述左延伸臂和右延伸臂之间滑动铰接连接,是指所述左延伸臂和右延伸臂之间不仅铰接连接,而且铰接轴在所述左延伸臂或右延伸臂上设置的孔中还可以滑动,这样,当所述左夹持臂或右夹持臂在所述夹持底座上转动时,所述左延伸臂和右延伸臂之间的绞接轴能够在孔中滑动,能够拖动对方也跟着在所述夹持底座上转动。其中,两个前支撑臂可以为单独的构件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夹持底座上;两个前支撑臂还可以与所述夹持底座一体制造成型,又或者由所述夹持底座的延伸臂组成。其中,两个V形所述前支撑臂之间具有卡槽形成容纳所述压紧臂的空间,并且所述卡槽的底壁面就是所述夹持底座的顶壁面,所述夹持底座的顶壁面与V形凹槽的底壁面大致平齐,这样当所述压紧臂伸入所述卡槽并顶压在所述卡槽的底壁面上时,所述压紧臂与所述底壁面结合压紧所述芯柱的引线,但不会使所述芯柱的引线出现折弯。上述结构的夹持装置能够借助所述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对所述芯柱的引线实施夹持和定位,从而定位所述芯柱。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之间设置有夹持复位弹簧。从而能够借助于所述复位弹簧对所述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实施自动复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夹持底座上的过渡座,所述前支撑臂设置在所述过渡座上,位于所述前支撑臂侧部的所述过渡座的顶壁面与V形凹槽的底壁面大致平齐。这样所述过渡座能够分离地设置在所述夹持底座上,从而能够分开制造。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开夹臂包括开夹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开夹主体上的定滑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前支撑臂上设置有两个V形凹槽。这样,借助两个所述V形凹槽能够同时定位两条所述引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夹持底座上设置有后支撑臂,所述后支撑臂与所述前支撑臂前后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之间。其中,所述后支撑臂可以为单独的构件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夹持底座上;所述后支撑臂还可以与所述夹持底座一体制造成型,又或者由所述夹持底座的延伸臂组成。这样,所述后支撑臂能够用于支撑所述芯柱另一端的引线或构件,例如所述芯柱的玻璃杆体。由于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能够夹持类似芯柱的引线的夹持装置中。【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泡中泡产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泡中泡产品的灯泡结构示意图;图3是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视图;图4是夹持装置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所述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普胡新普
申请(专利权)人:李洪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