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V型带感应热压式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877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V型带感应热压式成型模具,由右端盖1、右封头2、螺母3、外罩4、外感应线圈5、上热板6、组合膜腔7、内感应线圈8、螺杆9、左封头10、左端盖11、盖板12、注料接头13、排气接头14、线圈固定板15等零件组成。其中内感应线圈8安装在组合膜腔7内,组合膜腔7由左端盖11、右端盖1的内孔定位,并由左封头10、右封头2的锥面保证达到理想的形状。外感应线圈5安装在上热板6和外罩4之间。装置通过左、右端盖由四根螺杆9拉紧。上热板6和组合膜腔7之间是间隙配合,它们在装置中的安装位置由注料接头13和排气接头14的锥孔保证。本发明专利技术装拆方便,可以同时适应于多个规格的V型带制品热压成型,在进行感应热压时,由于采用了内外同时感应热压,使得产品各部位热压均匀且热量损失少,从而使V型带的尺寸精度较高,有较好的柔性、耐磨性、拉伸强度、耐屈挠性,提高了V型带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广泛应用于工程塑胶制品的精密成型加工
,主要用于橡胶工业中V型带的精密成型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新型工程复合材料制品应用广泛,如一些高性能密封件、橡胶轴承、高弹性联轴器、V型传送带等。V型带在各种传动领域随处可见,它的成型工艺目前大都采用硫化成型,其原理是通过热压方法来使V带成型,此前的硫化成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就是用压缩空气和蒸汽作为加压加热的介质,把V带模具放入硫化罐中进行加热;第二种方法是由进入模芯环形加热腔的蒸气对制品进行加热,及蒸汽热压式硫化成型;第三种方法是电阻传导热压硫化成型法。 这三种方法存在以下一些缺点1.成型橡胶各部位热压不均匀,受模具形状的影响较大,使得产品尺寸精度不高,不易于质量控制;2.热压硫化时间较长,且热量损失较多,生产效率低;3.控制难度大,不利于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感应热压式V型带成型模具。具有较快的硫化时间;易于控制操作;模具各部分受热均匀,使得V型带的尺寸精度高、质量好。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V型带感应热压式成型模具技术解决方案是该装置由右端盖1、右封头2、螺母3、外罩4、外感应线圈5、上热板6、组合膜腔7、内感应线圈8、螺杆9、左封头10、左端盖11、盖板12、注料接头13、排气接头14、线圈固定板15等零件组成。其中内感应线圈8安装在组合膜腔7内,组合膜腔7由左端盖11、右端盖1的内孔定位,并由左封头10、右封头2的锥面保证达到理想的形状。外感应线圈5安装在上热板6和外罩4之间。装置通过左、右端盖由四根螺杆9拉紧。上热板6和组合膜腔7之间是间隙配合,它们在装置中的安装位置由注料接头13和排气接头14的锥孔保证。 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效果是模具装拆方便,可以同时适应于多个规格的V型带制品热压成型,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号,降低投资成本,且绿色环保。在进行感应热压时,由于采用了内外同时感应热压,使得产品各部位热压均匀且热量损失少,从而使V型带的尺寸精度较高,有较好的柔性、耐磨性、拉伸强度、耐屈挠性,提高了V型带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V型带感应热压式成型模具的A-A剖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V型带感应热压式成型模具的左视图。 图中 1-右端盖 2-右封头3-螺母 4-外罩 5-外感应线圈6-上热板 7-组合膜腔 8-内感应线圈9-螺杆 10-左封头 11-左端盖 12-盖板 13-注料接头14-排气接头 15-线圈固定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V型带感应热压式成型模具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描述如下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V型带感应热压式成型模具技术解决方案是该装置由右端盖1、右封头2、螺母3、外罩4、外感应线圈5、上热板6、组合膜腔7、内感应线圈8、螺杆9、左封头10、左端盖11、盖板12、注料接头13、排气接头14、线圈固定板15等零件组成。内感应线圈8安装在组合膜腔7内,组合膜腔7由左端盖11、右端盖1的内孔定位,并由左封头10、右封头2的锥面保证达到理想的形状。外感应线圈5安装在上热板6和外罩4之间。装置通过左、右端盖由四根螺杆9拉紧。上热板6和组合膜腔7之间是间隙配合,它们在装置中的安装位置由注料接头13和排气接头14的锥孔保证。 装配时先把内感应线圈8装入组合膜腔7中,由于组合膜腔7采用了四块圆弧腔组合而成,拆装起来十分方便。其中组合然后将膜腔装入右端盖对应的孔中,旋入右封头;然后装入让热板,以排气接头为定位件;再装外感应线圈和外罩。随后装配左端盖和拉紧的四个螺杆及注料接头和左封头及线圈固定板;最后拧紧左、右封头使组合膜腔达到理想的形状。 在外罩4和上热板6之间放有外感应线圈5,在内膜中放有内感应线圈8,这样以来,就可以对模具中的工程塑胶进行感应热压加热,因为采用了内外同时加热的方式,使得V型带的受热十分均匀,且成型时间大大减少,热量损失也较少。与此同时,可以方便地控制热压速度和热压温度,从而能均匀热压产品的各部位,使得其尺寸精度较高,有较好的柔性、耐磨性、拉伸强度、耐屈挠性,提高了V型带的综合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感应热压式V型带成型模具,包括右端盖(1)、右封头(2)、螺母(3)、外罩(4)、外感应线圈(5)、上热板(6)、组合膜腔(7)、内感应线圈(8)、螺杆(9)、左封头(10)、左端盖(11)、盖板(12)、注料接头(13)、排气接头(14)、线圈固定板(15),其特征在于内感应线圈(8)安装在组合膜腔(7)内,组合膜腔(7)由左端盖(11)、右端盖(1)的内孔定位,并由左封头(10)、右封头(2)的锥面保证达到理想的形状,外感应线圈(5)安装在上热板(6)和外罩(4)之间,装置通过左、右端盖由四根螺杆(9)拉紧,加热板(6)和组合膜腔(7)之间是间隙配合,它们在装置中的安装位置由注料接头(13)和排气接头(14)的锥孔保证。全文摘要一种V型带感应热压式成型模具,由右端盖1、右封头2、螺母3、外罩4、外感应线圈5、上热板6、组合膜腔7、内感应线圈8、螺杆9、左封头10、左端盖11、盖板12、注料接头13、排气接头14、线圈固定板15等零件组成。其中内感应线圈8安装在组合膜腔7内,组合膜腔7由左端盖11、右端盖1的内孔定位,并由左封头10、右封头2的锥面保证达到理想的形状。外感应线圈5安装在上热板6和外罩4之间。装置通过左、右端盖由四根螺杆9拉紧。上热板6和组合膜腔7之间是间隙配合,它们在装置中的安装位置由注料接头13和排气接头14的锥孔保证。本专利技术装拆方便,可以同时适应于多个规格的V型带制品热压成型,在进行感应热压时,由于采用了内外同时感应热压,使得产品各部位热压均匀且热量损失少,从而使V型带的尺寸精度较高,有较好的柔性、耐磨性、拉伸强度、耐屈挠性,提高了V型带的综合性能。文档编号B29C43/36GK101224614SQ20081006930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烨 合, 李云松, 陈小安, 勇 陈 申请人:重庆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热压式V型带成型模具,包括右端盖(1)、右封头(2)、螺母(3)、外罩(4)、外感应线圈(5)、上热板(6)、组合膜腔(7)、内感应线圈(8)、螺杆(9)、左封头(10)、左端盖(11)、盖板(12)、注料接头(13)、排气接头(14)、线圈固定板(15),其特征在于:内感应线圈(8)安装在组合膜腔(7)内,组合膜腔(7)由左端盖(11)、右端盖(1)的内孔定位,并由左封头(10)、右封头(2)的锥面保证达到理想的形状,外感应线圈(5)安装在上热板(6)和外罩(4)之间,装置通过左、右端盖由四根螺杆(9)拉紧,加热板(6)和组合膜腔(7)之间是间隙配合,它们在装置中的安装位置由注料接头(13)和排气接头(14)的锥孔保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合烨李云松陈小安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