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白勺专利>正文

万向节节套自动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8439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向节节套自动卸料装置,主要包括有挂设万向节工件的挂件柜,自动卸载万向节工件的卸料机构,和连接卸料机构并驱动卸料机构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和连接卸料机构并驱动卸料机构前后运动的进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卸料框的取料口伸入挂针底部,通过升降机构抬起卸料框将万向节节套取下落入卸料框中,卸料框一侧底部的卸料气缸伸长,将卸料框中的万向节节套通过开口侧放入回收箱中,整个过程自动进行,减少人工成本;每排挂针组又设置正反面,卸料机构设置两套,前后两面同时卸料,一次性就可卸料八个,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向节节套自动卸料装置,主要包括有挂设万向节工件的挂件柜,自动卸载万向节工件的卸料机构,和连接卸料机构并驱动卸料机构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和连接卸料机构并驱动卸料机构前后运动的进给机构。本专利技术使用卸料框的取料口伸入挂针底部,通过升降机构抬起卸料框将万向节节套取下落入卸料框中,卸料框一侧底部的卸料气缸伸长,将卸料框中的万向节节套通过开口侧放入回收箱中,整个过程自动进行,减少人工成本;每排挂针组又设置正反面,卸料机构设置两套,前后两面同时卸料,一次性就可卸料八个,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专利说明】万向节节套自动卸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向节节套自动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万向节指的是利用球型等装置以实现不同方向的轴动力输出,它的运用较广泛,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零件,如它是汽车上的一个很重要部件。万向节与传动轴组合,称为万向节传动装置。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车辆上,万向节传动装置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主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而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车辆省略了传动轴,万向节安装在既负责驱动又负责转向的前桥半轴与车轮之间。为了增长万向节使用寿命防止其表面氧化而降低强度,常需要对万向节节套进行表面处理,如镀鉻,需要将节套悬挂便于后续处理。后续处理后需要将节套取下来,现有的卸料方法大多采用人工操作,由于悬挂节套用的挂针具备足够的张力以保证悬挂的可靠,人工操作较为费力,效率低。另外,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实现万向节节套卸料的自动化符合“机器换人”的社会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万向节节套自动卸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为:一种万向节节套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挂设万向节工件的挂件柜,自动卸载万向节工件的卸料机构,和连接卸料机构并驱动卸料机构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和连接卸料机构并驱动卸料机构前后运动的进给机构;所述挂件柜包括有挂架框、挂针,挂架框设有从上而下排列的横梁,每排横梁连接一组挂针,挂针呈开口向上的V字型设置;所述卸料机构包括有卸料架、卸料框、回收箱、卸料气缸,卸料架由后连接板、前连接板、底板组成,卸料架的后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升降机构的同步带上,后连接板与前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进给机构,前连接板连接有卸料框,卸料框为一侧封闭一侧开口的结构,卸料框前端开设有取料口,卸料框封闭一侧的底部连接有卸料气缸缸杆,卸料气缸缸体与底板连接,回收箱放置在卸料框开口侧的地面基础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支架、升降电机、减速机构、同步带,支架连接在地面基础上,支架上连接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通过减速机构驱动同步带,同步带上固定连接卸料机构的后连接板;所述进给机构包括有进给气缸、滑杆、导套,进给气缸缸体固定连接在卸料机构的后连接板上,进给气缸缸杆连接在卸料机构的前连接板上,滑杆、导套设置在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之间起导向作用。所述每排横梁正反两面均设置一组挂针,两组挂针相错排列,挂针底端设有固定连接用铆钉孔。所述每排横梁正面和反面连接的一组挂针个数均为四个。所述卸料框前端开设有四个取料口,取料口呈前宽后窄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使用卸料框的取料口伸入挂针底部,通过升降机构抬起卸料框将万向节节套取下落入卸料框中,卸料框一侧底部的卸料气缸伸长,将卸料框中的万向节节套通过开口侧放入回收箱中,整个过程自动进行,减少人工成本;每排挂针组又设置正反面,卸料机构设置两套,前后两面同时卸料,一次性就可卸料八个,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挂件柜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卸料框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维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进给机构部分放大三维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卸料机构部分放大三维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 一挂架,2—万向节节套,3—挂针,4一挂杆,5—卸料框,6—半圆槽,7—顶杆,8—旋转孔,9 一同步带,10,21均为升降导柱,11 一升降电机,12—减速器,13—回收箱,14、19—滑杆,15—联轴器,16—驱动带轮,17—升降导套,18—后连接板,20—进给气缸,22—卸料气缸,23—连杆,24—销钉,25—前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5: 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案实施的万向节节套自动卸料装置,主要包括有四个部件,一是挂设万向节工件的挂件柜,二是往挂件柜卸载万向节节套工件的卸料机构,三是连接卸料机构并驱动卸料机构做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四是连接卸料机构并驱动卸料机构做前后运动的进给机构。四个部件具体结构为:挂件柜包括有挂架框、挂针组成,挂架框由两侧边的竖框、以及焊接在两竖框之间的横梁组成,为了尽可能地挂设多个工件以提高工作效率,横梁从上至下等间隔地设置多排,每排横梁均正反两面各连接一组挂针,且两挂针组相错排列。所述挂针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呈开口向上的V型结构,开口宽度大于万向节节套直径,挂针底端设有用于固定的铆钉孔,铆钉穿过铆钉孔拧紧在横梁上,从而将挂针压紧固定在挂件柜中。所述卸料机构包括有卸料架、卸料框、回收箱、卸料气缸。卸料架由后连接板、前连接板、底板连接而成,卸料架的后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升降机构的同步带上,随同步带上下升降。后连接板与前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进给机构,前连接板连接有卸料框。卸料框既要完成随前连接板前后移动以取料的动作,又要完成左右倾斜一定角度以将内部的万向节节套工件倒入回收箱的动作。所以卸料框设置为一侧封闭一侧开口的结构,回收箱放置在卸料框开口侧的地面基础上,卸料框底部设置有一顶杆、一半圆槽、一旋转孔,顶杆和半圆槽设置在卸料框封闭侧底部,旋转孔设置在卸料框开口侧的底部,顶杆连接有卸料气缸缸杆,卸料气缸缸体通过连杆、销钉铰接在前连接板上。卸料气缸缸杆伸长,卸料框封闭侧升高、开口侧绕旋转孔旋转,卸料框内的万向节节套工件在自重作用下落入回收箱内。卸料框前端开设有取料口,取料口的个数与前排挂针的个数相等,一次性将一排节套取下,取料口呈前宽后窄的结构以方便挂针的卡入。所述进给机构包括有进给气缸、滑杆、导套,进给气缸缸体固定连接在卸料机构的后连接板上,进给气缸缸杆连接在卸料机构的前连接板上,滑杆、导套设置在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之间起导向作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支架、升降电机、减速机构、同步带,支架连接在地面基础上,支架上连接有升降电机,为节约成本,升降电机采用异步电机,异步电机经过减速器减速后通过联轴器与驱动带轮联接,同步带设置在驱动带轮和被动带轮之间。同步带上固定连接卸料机构的后连接板。为了升降的平稳,在支架上还设有配合使用的升降导柱和升降导套。升降电机旋转,通过后连接板带动卸料机构上下移动,完成一排排地卸料。也可以前后同时卸料,在挂件柜前后各设置一套卸料机构、进给机构、升降机构,图3中由于结构完全对称,图中只画出前面一套。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具体过程如下: (I)进给气缸和卸料气缸复位,卸料框的半圆槽卡住滑杆,卸料框处于水平状态,同时,卸料框的卸料口远离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流詹白勺潘璠倪君辉周斌杰
申请(专利权)人:詹白勺台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