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405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包括固定尺、高度尺和移动尺。固定尺水平向地固定连接在高度尺的左侧下端并与高度尺构成一直角尺;移动尺水平向地通过制动螺钉可移动地连接在高度尺的右侧并与高度尺构成一丁字尺;固定尺和移动尺上一一对应地且可滑移地安装一左游标和一右游标,该左游标和右游标上一一对应地铰接一左角度尺和右角度尺;左角度尺和右角度尺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并各自包括一上一下连成一体的矩形板和半圆环板,该左角度尺的上端面上和右角度尺的上端面上一一对应地通过制动螺钉安装左移动卡板和右移动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测量范围更大、使用更轻巧,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包括固定尺、高度尺和移动尺。固定尺水平向地固定连接在高度尺的左侧下端并与高度尺构成一直角尺;移动尺水平向地通过制动螺钉可移动地连接在高度尺的右侧并与高度尺构成一丁字尺;固定尺和移动尺上一一对应地且可滑移地安装一左游标和一右游标,该左游标和右游标上一一对应地铰接一左角度尺和右角度尺;左角度尺和右角度尺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并各自包括一上一下连成一体的矩形板和半圆环板,该左角度尺的上端面上和右角度尺的上端面上一一对应地通过制动螺钉安装左移动卡板和右移动卡板。本技术的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测量范围更大、使用更轻巧,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专利说明】一种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
技术介绍
经过绕制和成形后的定子线圈需要经过检测后,才能嵌入定子铁心槽中,检测的数据为两个半径HA、HB (定子线圈10的两个直线部分11、12分别作为上、下层线圈嵌入定子铁心槽中后分别至铁心轴线的距离)、跨槽角度O (定子线圈的两个直线部分11、12嵌入两个铁芯槽的夹角)及线圈宽度A(见图la、图lb、图1c和图1d)。目前,检测半径I米以下的定子线圈的工具是角度卡尺。检测时要分别根据定子线圈的两个半径、跨槽角度以及线圈宽度进行调节后测量。由于角度卡尺结构笨重(约20Kg),调节时较困难。随着电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电机也越做越大。当定子铁心的半径大于I米时,角度卡尺就无法使用,只能制造一块专用的卡板来进行测量。卡板是根据定子的两个半径、角度以及线圈宽度划线,取其中有效部分进行卡板制造。但是每当要生产一个新的定子线圈生产,就必须制造一块卡板。这样既增加了生产周期,又提高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它测量范围更大、使用更轻巧,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包括固定尺、高度尺和移动尺,其中,所述固定尺水平向地固定连接在所述高度尺的左侧下端并与所述高度尺构成一直角尺;所述移动尺水平向地通过制动螺钉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高度尺的右侧并与所述高度尺构成一丁字尺;所述固定尺和移动尺上一一对应地且可滑移地安装一左游标和一右游标,该左游标的背面和右游标的背面上对应地铰接一左角度尺和右角度尺,所述左角度尺和右角度尺的结构相同并各自包括一上一下连成一体的矩形板和半圆环板,所述左角度尺与所述左游标的铰接中心位于所述左角度尺的半圆环板的圆心和左游标的几何中心,所述右角度尺与所述右游标的铰接中心位于所述右角度尺的半圆环板的圆心和右游标的几何中心;该左角度尺的上端面上和右角度尺的上端面上一一对应地通过制动螺钉安装一左移动卡板和一右移动卡板,使左移动卡板的右侧面与左角度尺的上端面成直角面,右移动卡板的左侧面与右角度尺的上端面成直角面。上述的定子 线圈的测量工具,其中,所述固定尺和移动尺上分别设置了 5cm~45cm间隔为1mm的长度刻度线。上述的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其中,所述高度尺上设置了 O~120cm间隔为1mm的长度刻度线。上述的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其中,所述左角度尺的圆弧边缘正面上以顺时针方向设置了 O~60°间隔为1°的角度刻度线,所述左角度尺的上部边缘正面上自右至左设置了 O~2cm间隔为1mm的长度刻度线,并且0°刻度线和O刻度线分别位于所述左角度尺的中心线上;所述右角度尺的圆弧边缘正面上以逆时针方向设置了 O~60°间隔为1°的角度刻度线,所述右角度尺的上部边缘正面上自左至右设置了 O~2cm间隔为1mm的长度刻度线,并且0°刻度线和O刻度线分别位于所述右角度尺的中心线上。本技术的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是利用定子线圈的两个直线部分的弦长、跨槽角度以及线圈宽度来调节后进行测量的。与角度卡尺相比,重量大大降低了——角度卡尺的重量为20Kg,本技术的测量工具的重量仅为lKg,使用时更轻巧,同时测量范围也大大提升了,即现有的角度卡尺的测量半径为90mm~1000mm,而本技术的测量工具的固定尺的左游标和移动尺上的右游标的开档尺寸为100_~900mm,无论半径多大,只要定子线圈的两个直线部分的弦长在该开档尺寸范围内都能测量,基本上可以测量目前生产的全部定子线圈。本技术的测量工具可以完全替代卡板,既降低了制造成本,又减少了工装制造周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是整形后定子线圈的俯视图;图1b是整形后定子线圈的正视图;图1c是整形后定子线圈的侧视图;图1d是图1a中的C-C向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的工作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并结合参阅图1a至图ld,本技术的一种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包括高度尺1、固定尺2和移动尺3,其中:闻度尺I上设置了 O~120cm间隔为1mm的长度刻度线并垂直设置;固定尺2水平向地固定连接在高度尺I的左侧下端并与高度尺2构成一直角尺;移动尺3水平向地通过制动螺钉30可移动地连接在高度尺1的右侧并与高度尺1构成一丁字尺; 固定尺2和移动尺3上分别设置了 5cm~45cm间隔为1mm的长度刻度线;固定尺2和移动尺3上对应地且可滑移地安装一左游标4和一右游标5,该左游标4的背面和右游标5的背面上一一对应地铰接一左角度尺6和一右角度尺7,左角度尺6和右角度尺7的结构相同并各自包括一上一下连成一体的矩形板和半圆环板;左角度尺6与左游标4的铰接中心位于左角度尺6的半圆环板的圆心和左游标4的几何中心,右角度尺7与右游标5的铰接中心位于右角度尺7的半圆环板的圆心和右游标5的几何中心;左角度尺6的半圆环板的圆弧边缘正面上以顺时针方向设置了 O~60°间隔为1°的角度刻度线,左角度尺6的矩形板的上端边缘正面上自右至左设置了 O~2cm间隔为1mm的长度刻度线,并且0°刻度线和O刻度线分别位于左角度尺6的中心线上;右角度尺7的半圆环板的圆弧边缘正面上以逆时针方向设置了 O~60°间隔为1°的角度刻度线,右角度尺7的矩形板的上部边缘正面上自左至右设置了 O~2cm间隔为1mm的长度刻度线,并且0°刻度线和O刻度线分别位于右角度尺7的中心线上;该左角度尺6的上端面上和右角度尺6的上端面上--对应地通过制动螺钉安装一左移动卡板8和一右移动卡板9,使左移动卡板8的右侧面与左角度尺6的上端面成直角面,右移动卡板9的左侧面与右角度尺6的上端面成直角面。本技术的定子线圈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是:1.根据定子线圈10的两个直线部分11、12的半径HA、HB之差来调节移动尺3在高度尺I上的位置,将移动尺3调节到高度尺I上的相应刻度位置为止;2.先根据定子线圈的两个直线部分11、12的半径HA、HB以及跨槽角度O分别计算两个直线部分11、12至线圈的鼻端的弦长,计算公式为:位于左侧的上层线圈11的弦长=(HA-60)*sin0/2 ;位于右侧的下层线圈12的弦长=(HB-60) *sin0/2,然后分别调节固定尺2上的左游标4和移动尺3上的右游标5到相应刻度为止;3.根据线圈的跨槽角度0,分别调节左游标4上的左角度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守培周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