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7173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酸装置,包括:浸酸容器;浸酸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新酸加入口、排气口、清水口、空气入口及导酸口;浸酸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及液体抽排口;浸酸容器的内部设有篦子板;浸酸容器的外部设置有洗水排口、泛酸排口、上料水排口和导酸排口;液体抽排口通过管道与洗水排口、泛酸排口、上料水排口和导酸排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便于操作的同时,也节约了电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不同液体的排放均有其专属管道,管道间互不干扰,不仅简洁了操作程序,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浸酸装置,包括:浸酸容器;浸酸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新酸加入口、排气口、清水口、空气入口及导酸口;浸酸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及液体抽排口;浸酸容器的内部设有篦子板;浸酸容器的外部设置有洗水排口、泛酸排口、上料水排口和导酸排口;液体抽排口通过管道与洗水排口、泛酸排口、上料水排口和导酸排口连通。本技术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便于操作的同时,也节约了电力。本技术中,不同液体的排放均有其专属管道,管道间互不干扰,不仅简洁了操作程序,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专利说明】一种浸酸装置
本技术涉及明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浸酸装置。
技术介绍
在明胶生产过程中,为了在较低温度下抽提出明胶来,在制胶工艺上用酸来除去骨头中矿物质(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和其它盐类而游离出骨素(胶原),这一过程称为浸酸。浸酸是一个渗透扩散过程,所用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将4或5个容器串联起来作为一个小组按照逆流原理进行。目前,明胶生产中普遍在花岗岩池中利用电动泵作为动力来完成浸酸过程,以四个池一组为例,每个池内装入合格的原料(骨粒),第一次将配置好相应浓度的新酸泵入I号池,再将I号池中的液体泵入2号池,I号池再泵入第二次新酸液,然后将2号池酸液泵入3号池,I号池泵入2号池,I号池再泵入新酸,3号池酸液泵入4号池,2号池酸液泵入3号池,I号池泵入2号池,I号池再泵入新酸,如此往复,I号池中的原料最先达到处理终点,出料后接纳新料,2号池变为接纳新酸,按此顺序流转达到脱除矿物质的目的的过程称为逆流浸酸。但是上述浸酸方法中使用的酸液不能连续化流转,相邻两池导酸过程有一段时间原料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已反应生成带有酸性的磷酸二氢钙就会与骨头中的磷酸三钙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磷酸氢钙,磷酸氢钙会沉积在骨素的表面,能够堵塞骨素细孔而延缓浸酸过程,增加了下一工序的处理难度并严重影响再处理的效率,这些副反应是由于酸的循环不充分、中途缺酸(原料暴露在空气中)、浓度不够等引起的,为了保证脱钙完全,又尽可能避免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可以防止反应升温过快,这一过程就必须在连续除去浸溃酸液的磷酸盐溶液下进行。为了达到连续逆流浸酸的目的,部分企业通过在每个酸池之间加装一台酸泵,既多消耗了电力又不易控制流速和流量。因此,在明胶提取技术中,亟需设计以一种新的浸酸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浸酸过程暴露在空气中、酸的循环不充分、电力能耗过高且不易控制流速和流量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浸酸装置。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浸酸装置,包括:浸酸容器;所述浸酸容器为封闭式容器,其顶部呈圆弧形;所述浸酸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新酸加入口、排气口、清水口、压缩空气入口和导酸口 ;所述浸酸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液体抽排口及出料口 ;所述浸酸容器的内部设有篦子板;所述浸酸容器的外部设置有洗水排口、泛酸排口、上料水排口和导酸排口 ;所述液体抽排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洗水排口、所述泛酸排口、所述上料水排口和所述导酸排口连通。其中,所述篦子板与所述浸酸容器的底部隔离出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鼓泡盘管,所述鼓泡盘管穿过所述压缩空气入口与空气压缩机连通。其中,所述浸酸容器的顶部还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有视镜。本技术提出的浸酸装置,进一步包括:清洗水储存池、乏酸中转池及投料设备;所述清洗水储存池与所述洗水排口连通,所述乏酸中转池与所述泛酸排口连通,所述投料设备与所述上料水排口连通。本技术提出的浸酸装置,进一步包括:温氏循环管,所述导酸排口、所述温氏循环管及所述导酸口依次通过管道连通。其中,所述温氏循环管还与空气压缩机连通。本技术提出的浸酸装置,进一步包括:酸度检测设备,所述酸度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导酸口与所述温氏循环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本技术提出的浸酸装置,进一步包括:废气收集净化设备;所述废气收集净化设备与所述排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本技术提出的浸酸装置,在所有管道上均设置有耐酸隔膜阀门,所述浸酸容器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通过串联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浸酸装置从敞口型改造成密闭型,反应所产生的热量和废气统一集中外排,改善了浸酸装置所在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将液体在各浸酸容器之间逐一流转变成了连续的流转,使原料在处理过程中不再与空气接触,杜绝了因缺酸而发生磷酸二氢钙与磷酸三钙反应生成磷酸氢钙沉淀造成堵塞骨素微孔的现象;本技术将多台电动泵整合成一台空气压缩机,便于操作的同时,也节约了电力。本技术中不同液体的排放均有其专属管道,管道间互不干扰,不仅简洁了操作程序,而且提闻了工作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浸酸装置中浸酸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浸酸装置设置一台浸酸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浸酸装置中篦子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浸酸装置中温氏循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浸酸装置设置四台浸酸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本技术的过程、条件、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技术没有特别限制内容。图1至图5中,1-浸酸容器,11-投料口,12-新酸加入口,13-排气口,14-清水口,15-空气入口,16-导酸口,17-液体抽排口,171-洗水排口,172-泛酸排口,173-上料水排口,174-导酸排口,18-出料口,19-空腔,110-篦子板,2-鼓泡盘管,3-清洗水储存池,4-乏酸中转池,5-投料设备,6-废气收集净化设备,7-酸度检测设备,8-温氏循环管,9-观察口,91-盖子。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浸酸装置,包括浸酸容器I ;浸酸容器I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 11、新酸加入口 12、排气口 13、清水口 14、压缩空气入口 15、导酸口 16及观察口 9 ;浸酸容器I的底部设置有液体抽排口 17及出料口 18,浸酸容器I的外部设置有洗水排口 171、泛酸排口 172、上料水排口 173和导酸排口 174;液体抽排口 17通过管道与洗水排口 171、泛酸排口 172、上料水排口 173和导酸排口 174连通。其中,浸酸容器I为封闭式容器,其顶部呈圆弧形状,中部呈圆柱形,底部呈锥形,其顶部的圆弧形设置有利于废气的排出。其中,观察口 9为人孔,其设置在浸酸容器I的顶部侧边位置,其上设置有盖子91,在不工作时,可以打开盖子91,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检修。可选地,在盖子91上设置视镜,其用来在工作时观察浸酸容器I内部的浸酸情况。本技术提出的浸酸装置,进一步包括:温氏循环管8,导酸排口 174、温氏循环管8及导酸口 16依次通过管道连通。其中,温氏循环管8还与空气压缩机通过管道连通。本技术提出的浸酸装置,进一步包括:酸度检测设备7 ;酸度检测设备7设置于温氏循环管8与导酸口 16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其用来实时监测酸液的浓度。本技术提出的浸酸装置,进一步包括:废气收集净化设备6 ;废气收集净化设备6与排气口 13通过管道连通,其用来收集处理浸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与热量。本技术提出的浸酸装置,进一步包括: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庆苏翰王志铭王智乐徐荣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阿敏生物清真明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