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4865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进行。该装置由底座和粘虫器成,底座为载玻片和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载玻片上、其顶面设有凹槽;粘虫器由粘虫针、连接杆、保护管和手柄构成,粘虫针透明、直径为0.5~1毫米,粘虫针的表面包裹一层透明胶粘剂,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粘虫针和手柄连接,连接杆的长度比保护管的长度长2厘米,粘虫针的长度为1~1.5厘米,粘虫针和部分连接杆插入保护管内且连接杆与保护管螺纹连接,保护管放置在支撑座的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粘虫针的表面积小,能降低药剂使用量、降低试验成本,满足微量成分的研究需求、精准选择所需虫体、易于观察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农林微小虫体室内药剂测试研究
,尤其涉及天然产物活性测试

技术介绍
针对农林害虫,尤其是像叶螨科(Tetranychidae)的植食性螨类、蚜总科(Aphidoidea)的蚜虫类、蚧总科(Coccoidea)的蚧壳虫类等微小害虫(0.1~1毫米)的室内药剂试验,常采用的方法有叶面喷施法,叶片药膜法,玻片浸渍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消耗大量的药剂、外界干扰因素多、统计观察比较困难、测试结果误差较大等缺点。而对于药剂非常昂贵或量特别少的情况,这些方法就不适用。如在植物源或微生物源的次生代谢产物杀虫活性研究中,活性化合物往往只有几毫克,难以完成药剂试验。因此微剂量的测试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满足农林微小害虫室内药剂试验过程中的药剂用量少、容易观察、可操作性强等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浸药测试方法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该装置由底座和粘虫器构成,所述底座由载玻片和支撑座组成,支撑座的顶面设有凹槽,支撑座的底面与载玻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粘虫器由粘虫针、连接杆、保护管和手柄组成,所述粘虫针为透明的,且粘虫针的直径为0.5~1毫米,并在粘虫针的表面包裹有一层透明胶粘剂,粘虫针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保护管的内壁设有与连接杆外壁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连接杆的长度比保护管的长度长2厘米,粘虫针的长度为1~1.5厘米,粘虫针和部分连接杆插入保护管内且在保护管内的连接杆与保护管通过螺纹连接,保护管放置在支撑座的凹槽内。2.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对微小虫体进行浸药测试,包括以下步骤:A、从底座上取下粘虫器,旋转手柄使粘虫针从保护管内伸出;B、在放大镜的辅助下选择虫体,手持手柄使粘虫针粘着所选择的虫体背部,将粘有虫体的粘虫针插入微型药剂瓶中,浸药3~5秒钟后手持手柄取出粘虫针,然后将粘虫器放回在支撑架的凹槽内,并将整个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置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记录不同时间段虫体的活动及死亡情况。3、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步骤B中所述在放大镜的辅助下选择虫体,其所述的放大镜为20倍放大镜。4、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步骤B中所述的微型药剂瓶为1~1.5毫升离心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降低试验成本:现有的玻片浸渍法是在载玻片一端的1/3处贴双面胶,将叶片上的虫体用毛刷刷在白纸上,然后在放大镜下选择虫体,用玻片贴有双面胶的部分粘所选的虫体,随后将粘有虫体的玻片部分放入药剂瓶中浸药一定时间,后取出玻片置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记录不同时间段虫体的活动及死亡情况。由于玻片较宽,浸药时,需要的药剂较多,通常至少要5毫升的药剂,另一方面,在用玻片粘所选的虫体时,由于破片较宽,也容易将不需要的其他虫体粘着,甚至粘着其他杂质,影响了对所选虫体的观察,从而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而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直径为0.5~1毫米的粘虫针,所以耗药剂量大大减少,通常只需0.5-1mL药剂,因此,因本专利技术消耗药剂的剂量小,对于药剂昂贵的试验可以大大降低试验成本。2、满足微量成分的研究需求:如在植物源或微生物源的次生代谢产物杀虫活性研究中,活性化合物往往只有几毫克,难以完成常规的如叶面喷施法,叶片药膜法,玻片浸渍法等杀虫活性试验。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所需药剂剂量小,可以满足量少且无市售的化合物杀虫活性研究。3、精准选择所需虫体:因为粘虫针的表面积小(直径0.5~1毫米),可以在放大镜的辅助下精准粘住所选择的对象而不会粘到附近的其他虫体、残体或干扰观察的其他杂质。4、易于观察:因为粘虫针直径小(0.5~1毫米),很容易让虫体整齐地排列在粘虫针上,且粘虫针是透明的,易于观察计数。5、本专利技术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结构巧妙,能解决现有方法消耗大量的药剂、受外界干扰因素多、统计观察比较困难、测试结果误差较大等缺点、其保护管用于保护粘虫针不被污染,不被外力变形,能保障装置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制造,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粘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粘虫针、连接杆以及手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依次表示:1—载玻片,2—支撑座,3—手柄,4—保护管,5—连接杆,6—粘虫针,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由底座和粘虫器构成,所述底座由载玻片1和支撑座2组成,支撑座2的顶面设有凹槽7,支撑座2的底面与载玻片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粘虫器由粘虫针6、连接杆5、保护管4和手柄3组成,所述粘虫针6为透明的,且粘虫针6的直径为0.5毫米或1毫米,并在粘虫针6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透明胶粘剂,透明胶粘剂为市售产品,粘虫针6的一端与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的另一端与手柄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保护管4的内壁设有与连接杆5外壁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连接杆5的长度比保护管4的长度长2厘米,粘虫针6的长度为1厘米或1.5厘米,粘虫针6全长和部分连接杆5插入保护管4内且在保护管4内的连接杆5与保护管4通过螺纹连接,保护管4放置在支撑座2的凹槽7内即整个粘虫器放置在支撑座2的凹槽7内。在不使用本专利技术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时,通过旋转手柄3使粘虫针6全长在保护管4内,以保护粘虫针6不被污染,不被外力变形。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对微小虫体进行浸药测试,包括以下步骤:A、从底座上的支撑架2的凹槽7内取下粘虫器,旋转手柄3使粘虫针6从保护管4内伸出;B、在20倍普通放大镜的辅助下根据试验要求选择虫体,手持手柄3使粘虫针6粘着所选择的虫体背部,将粘有虫体的粘虫针6插入微型药剂瓶中,微型药剂瓶可用1~1.5毫升离心管代替,浸药3~5秒钟后,手持手柄3取出粘虫针6,然后将粘虫器放回在支撑架2的凹槽7内,并将整个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置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记录不同时间段虫体的活动及死亡情况。由于粘虫针6的表面包裹有一层透明胶粘剂,因此,粘虫针6很容易粘着所选择的虫体,所浸的药及浸药的时间根据不同种类的微小虫体按常规方法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201610756939.html" title="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及其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及其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底座和粘虫器构成,所述底座由载玻片(1)和支撑座(2)组成,支撑座(2)的顶面设有凹槽(7),支撑座(2)的底面与载玻片(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粘虫器由粘虫针(6)、连接杆(5)、保护管(4)和手柄(3)组成,所述粘虫针(6)为透明的,且粘虫针(6)的直径为0.5~1毫米,并在粘虫针(6)的表面包裹有一层透明胶粘剂,粘虫针(6)的一端与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的另一端与手柄(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保护管(4)的内壁设有与连接杆(5)外壁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连接杆(5)的长度比保护管(4)的长度长2厘米,粘虫针(6)的长度为1~1.5厘米,粘虫针(6)和部分连接杆(5)插入保护管(4)内且在保护管(4)内的连接杆(5)与保护管(4)通过螺纹连接,保护管(4)放置在支撑座(2)的凹槽(7)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底座和粘虫器构成,所述底座由载玻片(1)和支撑座(2)组成,支撑座(2)的顶面设有凹槽(7),支撑座(2)的底面与载玻片(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粘虫器由粘虫针(6)、连接杆(5)、保护管(4)和手柄(3)组成,所述粘虫针(6)为透明的,且粘虫针(6)的直径为0.5~1毫米,并在粘虫针(6)的表面包裹有一层透明胶粘剂,粘虫针(6)的一端与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的另一端与手柄(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保护管(4)的内壁设有与连接杆(5)外壁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连接杆(5)的长度比保护管(4)的长度长2厘米,粘虫针(6)的长度为1~1.5厘米,粘虫针(6)和部分连接杆(5)插入保护管(4)内且在保护管(4)内的连接杆(5)与保护管(4)通过螺纹连接,保护管(4)放置在支撑座(2)的凹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玉李顺琴何鹏飞吴毅歆何鹏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