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拉伸生产线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7135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薄膜拉伸生产线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万向节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和辊筒轴的一端,辊筒两端各安装一相同的摆臂,辊筒轴可转动地与摆臂上孔连接。外端固定于墙板的销轴另一端连接可转动的摆臂下孔。固定于墙板的定位板位于摆臂下方,2个调整螺栓向上穿过定位板上的螺孔,上端抵于摆臂底端,调整螺栓的上下使摆臂摆动,带动张力辊的辊筒摆动,调节辊筒上薄膜的张力。固定于墙板的称重传感器一端固装顶端为弧形面的顶销,摆臂后侧伸出的侧板底端固装底端为平面的底销,底销的底面与顶销顶部相切。摆臂经底销顶销将张力传给称重传感器、测量张力。本装置易于调节薄膜的张紧力;张力测量值准确可靠;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为薄膜拉伸生产线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万向节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和辊筒轴的一端,辊筒两端各安装一相同的摆臂,辊筒轴可转动地与摆臂上孔连接。外端固定于墙板的销轴另一端连接可转动的摆臂下孔。固定于墙板的定位板位于摆臂下方,2个调整螺栓向上穿过定位板上的螺孔,上端抵于摆臂底端,调整螺栓的上下使摆臂摆动,带动张力辊的辊筒摆动,调节辊筒上薄膜的张力。固定于墙板的称重传感器一端固装顶端为弧形面的顶销,摆臂后侧伸出的侧板底端固装底端为平面的底销,底销的底面与顶销顶部相切。摆臂经底销顶销将张力传给称重传感器、测量张力。本装置易于调节薄膜的张紧力;张力测量值准确可靠;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专利说明】薄膜拉伸生产线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薄膜拉伸生产线牵引机的机械结构,具体为薄膜拉伸生产线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薄膜拉伸生产线的牵引机中,通过张力辊装置调节在牵引机各辊筒之间穿过的薄膜的张紧力,张紧力的大小,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但现有的牵引机的张力辊装置结构不够合理,导致称重传感器不易准确反映薄膜的张紧力。现有的一些牵引机张力辊装置的张力辊筒轴的轴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联接,无法调节张力辊给薄膜的张力。另一些牵引机,电机通过同步带将转速及转矩传给张力辊筒,同步带的张紧力作用在张力辊筒上,称重传感器不能准确测量出薄膜穿过牵引机各辊筒之间的张紧力。为了要控制拉伸薄膜的质量,需要张力辊装置易于调节薄膜作用在辊筒上的张力,而且张力测量要求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薄膜拉伸生产线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张力辊的辊筒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一个摆臂上,摆臂下方可转动地安装于墙板,通过调整螺栓调节摆臂的底端,即可调节摆臂的角度,实现薄膜作用在辊筒上的张力的调节。本技术设计的薄膜拉伸生产线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张力辊的辊筒中心线为水平线,辊筒一端与电机输出轴联接,万向节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和辊筒轴的轴端,电机通过万向节将转速及转矩传递给辊筒。辊筒两端各安装一相同的摆臂,摆臂有上孔和下孔。辊筒轴穿过摆臂上孔,可转动地与摆臂连接。销轴的外端固定安装于墙板,销轴的中心线与辊筒中心线平行。销轴另一端插入摆臂下孔,摆臂下孔可转动地与销轴的轴端连接。固定于墙板的定位板位于摆臂下方,2个调整螺栓向上穿过定位板上的螺孔,上端抵于摆臂底端。2个调整螺栓的中心线均为铅垂线,分别位于经过销轴中心线的铅垂面的两侦U。2个调整螺栓的上下旋动,即可使摆臂以下方的销轴为轴摆动,使张力辊调节装置的辊筒,以销轴为轴,摆动相应的角度,从而调节辊筒上薄膜的张力。定位板下方的调整螺栓上有定位螺母,调整螺栓位置确定后,定位螺母紧固于定位板,固定调整螺栓。所述2个调整螺栓的中心线构成的平面与经过销轴中心线的铅垂面垂直,且所述2个调整螺栓的中心线与经过销轴中心线的铅垂面的距离相等。摆臂上孔外侧固定轴承座,辊筒轴承外圈固定于轴承座内,辊筒轴穿过摆臂上孔紧插在辊筒轴承的内圈中,实现辊筒可转动地与摆臂连接。摆臂下孔内固定摆臂轴承外圈,销轴的一端紧插在摆臂轴承内圈中,摆臂可转动地与销轴连接。称重传感器一端固定于墙板,另一端固定安装顶销,顶销顶端为弧形面。摆臂后侧伸出的侧板底端固定安装底销,底销的底端为平面。底销的中心线与顶销的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底销的底面与顶销顶部相切。摆臂通过底销将张力经顶销传给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信号线与张力辊控制中心连接。称重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为电信号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计算机根据称重传感器的压力电信号得到薄膜作用在牵引机辊筒上的张力值,并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薄膜拉伸生产线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的优点为:1、易于调节薄膜穿过牵引机各辊筒之间的张紧力;2、摆臂将薄膜作用在辊筒上的张力值传递给称重传感器,测量值准确可靠;3、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在现在的张力辊上实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薄膜拉伸生产线中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P向投影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中标号:1、电机,2、电机架,3、轴套,4、万向节,5、辊筒,6、轴承座,7、辊筒轴承,8、摆臂,9、墙板,10、销轴,11、摆臂轴承,12、挡圈,13、轴承压盖,14、定位板,15、固定螺母,16、调整螺栓,17、底销,18、顶销,19、称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本薄膜拉伸生产线中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机I固定在电机架2上,万向节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套3和键、螺钉连接电机I的输出轴和辊筒5轴的轴端。辊筒5两端各安装一相同的摆臂8,摆臂8有上孔和下孔。螺栓将轴承座6固定于摆臂8上孔外侧,辊筒轴承7外圈固定于轴承座6内,辊筒5轴穿过摆臂8上孔紧插在辊筒轴承7的内圈中。销轴10的外端固定安装于墙板9,销轴10的中心线与辊筒5中心线平行。摆臂8下孔内固定摆臂轴承11外圈,销轴10的一端紧插在摆臂轴承11内圈中,挡圈12压紧摆臂轴承11内圈的端面,轴承压盖13压紧摆臂轴承11外圈的端面,螺钉固定连接轴承压盖13与摆臂8。摆臂8的下孔可转动地与销轴10的轴端连接。固定于墙板9的定位板14位于摆臂8下方,2个调整螺栓16上有定位螺母15,调整螺栓16向上穿过定位板14上的螺孔,上端抵于摆臂8底端,2个调整螺栓16的中心线均为铅垂线,分别位于经过销轴10中心线的铅垂面的两侧,2个调整螺栓16的中心线构成的平面与经过销轴10中心线的铅垂面垂直,此2个调整螺栓16的中心线均与经过销轴10中心线的铅垂面的距离相等。调整螺栓16的位置确定后,定位螺母15紧固于定位板14,固定调整螺栓16。称重传感器19 一端固定于墙板9,另一端固定安装顶销18,顶销18顶端为球面。摆臂8后侧伸出的侧板底端固定安装底销17,底销17的底端为平面,底销17的中心线与顶销18的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底销17的底面与顶销18顶部相切。摆臂8通过底销17将张力经顶销18传给称重传感器19,称重传感器19的信号线与张力辊控制中心连接。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技术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技术的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薄膜拉伸生产线中牵引机的张力辊调节装置,张力辊的辊筒(5)中心线为水平线,辊筒(5) —端与电机(I)输出轴联接,其特征在于: 万向节(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机(I)的输出轴和辊筒(5)轴的轴端; 所述辊筒(5)两端各安装一相同的摆臂(8),摆臂(8)有上孔和下孔;辊筒(5)轴穿过摆臂(8)上孔,可转动地与摆臂(8)连接;销轴(10)的外端固定安装于墙板(9),销轴(10)的中心线与辊筒(5)中心线平行,销轴(10)另一端插在摆臂(8)下孔,摆臂(8)下孔可转动地与销轴(10)的轴端连接;固定于墙板(9)的定位板(14)位于摆臂(8)下方,2个调整螺栓(16)向上穿过定位板(14)上的螺孔,上端抵于摆臂(8)底端,2个调整螺栓(16)的中心线均为铅垂线,分别位于经过销轴(10)中心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华韦有共杨正昊龙成忠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