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036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从上到下包括注料塞、上模、压板、中模、推板、型环、下模、芯模、骨架以及从下到上依次穿过上模、压板、中模、推板、下模将这五者固定的导柱,所述骨架内壁与芯模之间为间隙量0.2mm的间隙配合,所述骨架底部与芯模之间为斜面接触,该斜面接触在水平宽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在高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利用高度封胶,能够很好地解决了气门油封底部漏胶、骨架变形、胶层被剥离现象,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从上到下包括注料塞、上模、压板、中模、推板、型环、下模、芯模、骨架以及从下到上依次穿过上模、压板、中模、推板、下模将这五者固定的导柱,所述骨架内壁与芯模之间为间隙量0.2mm的间隙配合,所述骨架底部与芯模之间为斜面接触,该斜面接触在水平宽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在高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利用高度封胶,能够很好地解决了气门油封底部漏胶、骨架变形、胶层被剥离现象,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油封模具
,特别是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气门油封模具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其型腔部分放大如图2所示。图2中所示模具的肩部封胶通过型环10的斜面与骨架12肩部圆角处的过盈配合达到封胶,如图2中A处所示;图2中所示模具的底部封胶通过芯模11与骨架12内壁的过盈配合封胶,如图2中B出所示。然而,利用传统模具生产出的产品合格率很低。通过对传统模具的结构分析,由于底部的骨架12与芯模11过盈配合,导致骨架12在摆放时无法到位,合模后受压力以及硫化过程的影响使骨架12倾斜变形胀大,导致底部无法封胶。同时,由于骨架12内壁与芯模11配合的部分胶层较薄,脱模时容易使胶剥离骨架12在底部堆积形成胶丝。因此,需要针对骨架12内壁与芯模11间的配合作出一些改进才能提高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针对骨架12内壁与芯模11间的配合作出一些改进的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从上到下包括注料塞、上模、压板、中模、推板、型环、下模、芯模、骨架以及从下到上依次穿过上模、压板、中模、推板、下模将这五者固定的导柱。所述骨架内壁与芯模之间为间隙量0.2mm的间隙配合。主要作用是使骨架摆放到位,在受力时骨架不会倾斜,骨架不会因为挤压造成变形,同时增加骨架内壁的胶层厚度,产品在脱模时,由于橡胶能产生很好的弹性变形,故不会将胶层剥离,不会使胶在底部堆积形成胶丝。所述骨架底部与芯模之间为斜面接触,该斜面接触在水平宽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在高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主要作用是防止胶料从该处溢出造成漏胶。作为优选,所述导柱与上模、推板之间设有导套。作为优选,还包括两根螺丝,一根螺丝从下模底部向上一直插入芯模并将芯模固定,另一根螺丝将压板和上模固定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利用高度封胶,能够很好地解决了气门油封底部漏胶、骨架变形、胶层被剥离现象,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图2是图1中用圆圈标记的型腔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结构中B出改进之后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记:1为注料塞,2为上模,3为压板,4为中模,5为推板,6为下模,7为导套,8为导柱,9为螺丝,10为型环,11为芯模,12为骨架,A处为肩部封胶处,B处为底部封胶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从上到下包括注料塞1、上模2、压板3、中模4、推板5、型环10、下模6、芯模11、骨架12以及从下到上依次穿过上模2、压板3、中模4、推板5、下模6将这五者固定的导柱8。如图2、3所示,所述骨架12内壁与芯模11之间为间隙量0.2mm的间隙配合,见图3中BI处,骨架12底部与芯模11之间为斜面接触,该斜面接触在水平宽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见图3中B2处,在高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见图3中B3处。实施例2:—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从上到下包括注料塞1、上模2、压板3、中模4、推板5、型环10、下模6、芯模11、骨架12以及从下到上依次穿过上模2、压板3、中模4、推板5、下模6将这五者固定的导柱8,所述导柱8与上模2、推板5之间设有导套7。如图2、3所示,所述骨架12内壁与芯模11之间为间隙量0.2mm的间隙配合,见图3中BI处,骨架12底部与芯模11之间为斜面接触,该斜面接触在水平宽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见图3中B2处,在高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见图3中B3处。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从上到下包括注料塞1、上模2、压板3、中模4、推板5、型环10、下模6、芯模11、骨架12以及从下到上依次穿过上模2、压板3、中模4、推板5、下模6将这五者固定的导柱8,所述导柱8与上模2、推板5之间设有导套7,还包括两根螺丝9,一根螺丝9从下模6底部向上一直插入芯模11并将芯模11固定,另一根螺丝9将压板3和上模2固定连接。如图2、3所示,所述骨架12内壁与芯模11之间为间隙量0.2mm的间隙配合,见图3中BI处,骨架12底部与芯模11之间为斜面接触,该斜面接触在水平宽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配合,见图3中B2处,在高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见图3中B3处。【权利要求】1.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从上到下包括注料塞(I)、上模(2)、压板(3)、中模(4)、推板(5)、型环(10)、下模(6)、芯模(11)、骨架(12)以及从下到上依次穿过上模(2)、压板(3)、中模(4)、推板(5)、下模(6)将这五者固定的导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2)内壁与芯模(11)之间为间隙量0.2mm的间隙配合(BI ),骨架(12 )底部与芯模(11)之间为斜面接触,该斜面接触在水平宽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B2),在高度方向为过盈量0.1mm的过盈配合(B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8)与上模(2)、推板(5)之间设有导套(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门油封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螺丝(9 ), 一根螺丝(9 )从下模(6 )底部向上一直插入芯模(11)并将芯模(11)固定,另一根螺丝(9)将压板(3)和上模(2)固定连接。【文档编号】B29C45/14GK203557629SQ201320574316【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专利技术者】张晓凡, 范德波, 王冬明, 杨洪庆 申请人:成都盛帮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凡范德波王冬明杨洪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盛帮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