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液晶盒透镜面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6709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0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液晶盒透镜面板,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盒透镜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出光面;液晶盒透镜面板包括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其中,液晶盒透镜面板的入光面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出光面上,液晶盒透镜面板还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和控制电路,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液晶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其中,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条状电极,第二基板上与条状电极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两遮光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及液晶盒透镜面板能够提升三维图像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液晶盒透镜面板,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盒透镜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出光面;液晶盒透镜面板包括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其中,液晶盒透镜面板的入光面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出光面上,液晶盒透镜面板还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和控制电路,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液晶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其中,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条状电极,第二基板上与条状电极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两遮光构件。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及液晶盒透镜面板能够提升三维图像显示效果。【专利说明】显示装置及液晶盒透镜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液晶盒透镜面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动立体(Autostereoscopic)三维图像显示装置显示三维图像的技术方案一般为:在显示面板上叠加一块棱镜板,该棱镜板上设置有多条柱状棱镜,通过该棱镜板上的棱镜,显示面板上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可以分别提供给用户的左眼和右眼。在实践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统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三维图像显示效果较差。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液晶盒透镜面板,其能提升三维图像显示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出光面;以及一液晶盒透镜面板,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包括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其中,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的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出光面上,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还包括:一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一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一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以及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条状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与所述条状电极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两遮光构件。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需要显示二维图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排列为平行的状态,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需要显示三维图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液晶层的所述液晶分子排列为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状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中。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还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出光面上,所述透明盖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两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所在的位置与所述条状电极所在的位置对应,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凹陷部中。一种液晶盒透镜面板,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包括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其中,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的所述入光面设置于与所述液晶透镜面板对组结合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出光面上,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还包括:一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一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一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以及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条状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与所述条状电极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两遮光构件。在上述液晶盒透镜面板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需要显示二维图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液晶层排列为平行的状态,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需要显示三维图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液晶层排列为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状态。在上述液晶盒透镜面板中,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在上述液晶盒透镜面板中,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中。在上述液晶盒透镜面板中,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还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出光面上,所述透明盖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两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所在的位置与所述条状电极所在的位置对应,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凹陷部中。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及液晶盒透镜面板能够提升三维图像显示效果O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显示二维图像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显示三维图像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盒透镜面板在三维图像显示模式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液晶盒透镜面板在二维图像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盒透镜面板在三维图像显示模式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盒透镜面板在三维图像显示模式下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词语“实施例”意指用作实例、示例或例证。词语“实施例”的使用旨在以具体方式提出概念。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冠词“一”一般地可以被解释为意指“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清楚导向单数形式。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和液晶盒(LC Cell, Liquid Crystal Cell)透镜面板200。其中,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200叠加于所述显示面板100上。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是IXD (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是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可以用于显示二维图像,也可以用于显示三维图像,还可以用于从二维图像显示的模式切换到三维图像显示的模式。如图2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显示二维图像的示意图。当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处于二维图像显示模式时,所述显示面板100处于提供二维图像的工作状态,即,所述显示面板100用于产生(显示)二维图像。此时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200则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二维显示模式时转换成平面透镜状态,此处所述的平面透镜是不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透镜。如图3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显示三维图像的示意图。当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处于三维图像显示模式时,所示显示面板100处于提供三维图像的工作状态,即,所示显示面板100用于产生(显示)三维图像。此时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200则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三维显示模式时转换成液晶(LC,Liquid Crystal)梯度折射率(GRIN,GRadedINdex)透镜(Lens)状态,此处所述的液晶梯度折射率透镜是棱镜阵列,该棱镜阵列包括至少两棱镜,所述棱镜用于将对应左眼像素的光线折射到用户的左眼中,以及用于将对应右眼像素的光线折射到用户的右眼中。参考图4和图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盒透镜面板200在三维图像显示模式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液晶盒透镜面板200在二维图像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和液晶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出光面;以及一液晶盒透镜面板,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包括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其中,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的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出光面上,所述液晶盒透镜面板还包括:一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一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一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以及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条状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与所述条状电极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两遮光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巧生杨智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