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复烤和醇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5832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复烤和醇化的方法,包括烟片复烤工序和醇化工序,所述的醇化工序为在复烤后的烟叶中添加醇化剂,所述的醇化剂为生物制剂水溶液,所述的生物制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冻干菌粉中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添加生物制剂作为醇化剂,在烟叶醇化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烟叶原料中苯并[a]芘的降解与转化,将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前移至打叶复烤与醇化阶段,并有机结合打叶复烤与醇化过程两个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烟片复烤工序和醇化工序,所述的醇化工序为在复烤后的烟叶中添加醇化剂,所述的醇化剂为生物制剂水溶液,所述的生物制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冻干菌粉中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生物制剂作为醇化剂,在烟叶醇化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烟叶原料中苯并芘的降解与转化,将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芘释放量前移至打叶复烤与醇化阶段,并有机结合打叶复烤与醇化过程两个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草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苯并芘是烟气中一种典型的稠环芳烃(简称PAH)。稠环芳烃是烟草在高温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各种有机物热解所生成的有机物碎片,经过复杂的聚合过程而形成。烟气中稠环芳烃的种类有百种以上,在卷烟烟气中已鉴别出大约30种有致癌性的稠环芳烃,其中最典型就是苯并芘,它的致癌性是最高的,其次是二苯并蒽、苯并萤蒽等稠环芳烃。2009年,由郑州烟草研究院牵头进行了中式卷烟的卷烟烟气危害性指数研究,在卷烟主流烟气29种有害成分中筛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7种成分作为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标,苯并芘是其中一项。因此,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芘释放量的研究对改善卷烟品质、提高卷烟吸食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烟叶是生产卷烟的主要原料,经打叶复烤与醇化后,烟叶方可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现有打叶复烤技术主要注重提高打叶复烤后烟叶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均匀性等,如:杨凯等以烟碱为参数,进行打叶复烤配方均匀性研究(基于打叶复烤配方均匀性控制模式研究,2012,12),使得各控制模式下配方模块的成品片烟烟碱含量变异系数平均值均控制在4%以下;张其龙等采用相关性分析法,研究了打叶复烤过程中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和质量指标与出片率的关系(打叶复烤过程烟叶性质、质量指标与出片率的相关性,2011,3)。烟叶醇化则是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烟叶可用性必不可少的环节。现有技术主要集中于醇化过程中化学成分、酶和叶面微生物等相关物质的变化趋势研究、不同醇化条件和环境与醇化质量相关性研究、生物制剂等外加手段应用于提升烟叶醇化后感官质量以及缩短醇化期等。中国专利ZL200410040526.9公开了一种通过添加酶制剂在打叶复烤在打叶复烤工艺中的应用,可以加快烟叶的自然醇化速度,缩短醇化周期,改善烟叶中的青杂气和刺激性,具有保润和防霉等作用。中国专利所公布的申请号为:201310092968.7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利用香叶天竺葵进行烟叶醇化调香的方法,利用烟叶醇化这一较长的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让烟叶充分吸收香叶天竺葵香气,增加烟叶香气,提升烟叶整体感官质量。如何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芘释放量,减少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近年来有许多研究。此类研究主要是通过特殊材料制成的卷烟滤嘴或在卷烟中加入添加剂来减少卷烟烟气中的苯并芘含量。如中国专利所公布的申请号为200910263548.4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含有生物组合物的复合滤嘴,采用该滤嘴可以明显降低卷烟烟气中的苯并芘释放量。中国专利所公布的申请号为201110180023.1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多孔碳材料构成的有效吸附包含烟草中所含的焦油成分以及苯并芘等的吸附剂;以上研究在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芘释放量的效果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但针对烟叶打叶复烤与醇化加工工艺以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芘释放量则未予以重视,也未见相关的专利和文献报道。因此,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芘释放量的一种复烤和醇化法,在确保烟叶原料产品风格的前提下,将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芘释放量前移至打叶复烤与醇化过程,对于提到卷烟安全性有着重要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苯并芘释放量复烤和醇化的方法,该方法在复烤后烟叶中加入可降低苯并芘释放量的自烟草中提取、分离的生物制剂,同时对打叶复烤烟片复烤工序工艺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可以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苯并芘释放量,从而有助于减轻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烟片复烤工序和醇化工序,所述的醇化工序为在复烤后的烟叶中添加醇化剂,所述的醇化剂为生物制剂水溶液,所述的生物制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冻干菌粉中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醇化剂的添加量为烟叶质量的I?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烟片复烤的工艺参数如下:网带速率38HZ,干燥一区温度60°C,干燥二区温度70°C,干燥三区温度73°C,干燥四区温度70°C。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生物制剂水溶液中生物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0?1.5%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为从烟叶中提取分离出来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生物制剂水溶液中每种生物制剂的含菌量为IXlO10 ?lX1016CFU/g。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生物制剂作为醇化剂,在烟叶醇化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烟叶原料中苯并芘的降解与转化,将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芘释放量前移至打叶复烤与醇化阶段,并有机结合打叶复烤与醇化过程两个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2)针对参数调整后得到的烟叶原料感官质量波动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原料使用性,从而影响消费者对卷烟产品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所以本方法对工艺参数的调整应该适当,还需要保证烟叶原料感官质量和降低烟气中苯并芘释放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将按现有打叶复烤工艺参数生产得到的烟叶2011年某地产X3F烟叶作为空白样品;按照不同工艺参数和优化工艺参数组合调整,其余工序工艺参数不变,生产得到的烟叶样品I?3和优化样品;各组烟叶样品同条件松散回潮、切丝、自然晾制后,卷制卷烟样品。样品的烟气苯并芘含量检测见表1。表1复烤工序优化样品与空白样品苯并芘释放量检测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烟片复烤工序和醇化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化工序为在复烤后的烟叶中添加醇化剂,所述的醇化剂为生物制剂水溶液,所述的生物制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冻干菌粉中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化剂的添加量为烟叶质量的I?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片复烤的工艺参数如下:网带速率38HZ,干燥一区温度60°C,干燥二区温度70°C,干燥三区温度73°C,干燥四区温度70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制剂水溶液中生物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为从烟叶中提取分离出来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制剂水溶液中每种生物制剂的含菌量为I X IO9?I X 1016CFU/g。【文档编号】A24B3/12GK103734906SQ201410042431【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专利技术者】陈昆燕, 戴亚, 汪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复烤和醇化的方法,包括烟片复烤工序和醇化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化工序为在复烤后的烟叶中添加醇化剂,所述的醇化剂为生物制剂水溶液,所述的生物制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冻干菌粉中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昆燕戴亚汪长国周学政陶文生冯广林鲜兴明朱立军谭兰兰唐士军袁月肖克毅
申请(专利权)人: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