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友好型催化材料
。将邻菲罗啉和溴化钾在HNO3环境下,110℃加热回流4小时生成1,10-邻菲罗啉-5,6-二酮,然后1,10-邻菲罗啉-5,6-二酮和4-甲酰苯甲酸在醋酸或醋酸铵环境下,90℃加热回流4小时,得到HNCP配体;硝酸钴,1,4-对苯二甲酸和HNCP配体混合在去离子水中,用NaOH溶液调节pH值为8-9,在180°下25ml的聚四氟乙烯钢釜中反应3天,缓慢降温至室温,得黄绿色块状晶体,即为钴金属有机配合物。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性强、产物结晶性好、产量高,绿色环保并且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方法,尤其是涉及用水热法制备一种新型的 (I, 4-BDC为对苯二甲酸,NCP为苯甲酸并咪唑-(4,5,f)_并- (1,10)-邻菲罗啉)金属有机配合物,该配合物在紫外-可见光下具有一定的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性能,属于环境友好型催化材料
。
技术介绍
有机染料废水是世界公认的主要工业污染源之一,常常含有难降解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饮用水造成了 ...
【技术保护点】
具有光催化活性的钴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邻菲罗啉和溴化钾以摩尔比2:1,在HNO3环境下,110℃加热回流4小时生成1, 10‑邻菲罗啉‑5, 6‑二酮,然后1, 10‑邻菲罗啉‑5, 6‑二酮和4‑甲酰苯甲酸以摩尔比2:1.5,在醋酸或醋酸铵环境下,90℃加热回流4小时,得到 HNCP 配体;(2)硝酸钴, 1,4‑对苯二甲酸和HNCP配体以毫摩尔比0.15:0.1:0.1,混合在去离子水中,用NaOH 溶液调节pH值为8‑9,在180°下25ml的聚四氟乙烯钢釜中反应3天,缓慢降温至室温,得黄绿色块状晶体,即为钴金属有机配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波,孙赫一,车广波,丛尧,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