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旋转铰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698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08:15
一种水平旋转铰支座,其特征是:包括预埋钢板(2),所述预埋钢板(2)上表面贴合设置一块不锈钢复合板(1),且所述预埋钢板(2)与不锈钢复合板(1)之间通过抗拔锚栓(10)紧固连接,抗拔锚栓(10)下端伸出预埋钢板(2)底面并延伸一段距离;墩柱外罩(4)固定设置于不锈钢复合板(1)上端中部,墩柱(5)转动设置于所述墩柱外罩(4)中,且墩柱(5)底槽内设有圆形聚四氟乙烯板(3),所述聚四氟乙烯板(3)底面贴合于不锈钢复合板(1)上表面上;上连接板组件设置于墩柱(5)上表面耳槽内,所述上连接板组件包括上连接板(7)、旋转轴(6),其中上连接板(7)包括置于墩柱(5)耳槽内的支持部(7?1)及连接于所述支持部(7?1)上端的面板部(7?2),旋转轴(6)贯穿所述支持部(7?1)。(*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节点铰支座,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平旋转铰支座,包括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上表面贴合设置一块不锈钢复合板,且所述预埋钢板与不锈钢复合板之间通过抗拔锚栓紧固连接,抗拔锚栓下端伸出预埋钢板底面并延伸一段距离;墩柱外罩固定设置于不锈钢复合板上端中部,墩柱转动设置于所述墩柱外罩中,且墩柱底槽内设有圆形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聚四氟乙烯板底面贴合于不锈钢复合板上表面上;上连接板组件设置于墩柱上表面耳槽内,所述上连接板组件包括上连接板、旋转轴。采用该铰支座有效保证了地震频发区及台风多发地区长廊、天桥的安全、不易损坏。【专利说明】水平旋转铰支座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节点铰支座,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平旋转铰支座。
技术介绍
长廊、天桥作为建筑之间的连接通道,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广为采用,通过这样的连接设计方式使得建筑内的人员往来更加方便。但是由于长廊、天桥跨度一般较大,在遇有地震、风暴等灾害情况时,长廊或天桥常常会出现两端扭转、拉扯、上下沉降等现象,导致长廊、天桥破坏,无法保证长廊在地震中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当前在长廊抗震研究领域,寻求更有效的抗震手段来抵抗地震对长廊结构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平旋转铰支座,采用该铰支座有效保证了地震频发区及台风多发地区长廊、天桥的安全、不易损坏。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平旋转铰支座,其特征是:包括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上表面贴合设置一块不锈钢复合板,且所述预埋钢板与不锈钢复合板之间通过抗拔锚栓紧固连接,抗拔锚栓下端伸出预埋钢板底面并延伸一段距离;墩柱外罩固定设置于不锈钢复合板上端中部,墩柱转动设置于所述墩柱外罩中,且墩柱底槽内设有圆形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聚四氟乙烯板底面贴合于不锈钢复合板上表面上;上连接板组件设置于墩柱上表面耳槽内,所述上连接板组件包括上连接板、旋转轴,其中上连接板包括置于墩柱耳槽内的支持部及连接于所述支持部上端的面板部,旋转轴贯穿所述支持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墩柱上端具有内折的收口,墩柱外圆周面的台肩部抵靠于所述收口下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墩柱外罩焊接于不锈钢复合板上端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轴两端通过内六角螺栓及旋转轴挡块固定于墩柱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作为长廊、天桥的旋转中心点,沿任一方向水平剪切力为2704kN,向上支撑连廊承载力3000kN,向下稳定连廊承载力3516kN,其分布位置在沿长廊方向中心线上,并位于定点旋转端,水平旋转铰支座成套使用于连廊两端,保证了在强风震和地震中连廊的安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f 3中,包括不锈钢复合板1、预埋钢板2、聚四氟乙烯板3、墩柱外罩4、墩柱5、旋转轴6、上连接板7、支持部7-1、面板部7-2、旋转轴挡块8、内六角螺栓9、抗拔锚栓10等。如图f 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水平旋转铰支座,包括预埋钢板2,所述预埋钢板2上表面贴合设置一块不锈钢复合板I,且所述预埋钢板2与不锈钢复合板I之间通过抗拔锚栓10紧固连接,抗拔锚栓10下端伸出预埋钢板2底面并延伸一段距离;墩柱外罩4固定设置于不锈钢复合板I上端中部,墩柱5转动设置于所述墩柱外罩4中,且墩柱5底槽内设有圆形聚四氟乙烯板3,所述聚四氟乙烯板3底面贴合于不锈钢复合板I上表面上;上连接板组件设置于墩柱5上表面耳槽内,所述上连接板组件包括上连接板7、旋转轴6,其中上连接板7包括置于墩柱5耳槽内的支持部7-1及连接于所述支持部7-1上端的面板部7-2,旋转轴6贯穿所述支持部7-1。所述墩柱5上端具有内折的收口,墩柱5外圆周面的台肩部抵靠于所述收口下端。所述墩柱外罩4焊接于不锈钢复合板I上端面。所述旋转轴6两端通过内六角螺栓9及旋转轴挡块8固定于墩柱5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根据现场条件浇筑预埋组件(图1中虚线框内部分),混凝土浇至与预埋钢板2齐平。待混凝土凝固并满足保养维护期后,安装不锈钢复合板I与预埋钢板2由抗拔锚栓10连接。聚四氟乙烯板3嵌入墩柱5底槽后放于不锈钢复合板I表面,并套上墩柱外罩4,调整好墩柱5在不锈钢复合板I所要求的位置后,墩柱外罩4与不锈钢复合板I进行周边围焊。把上连接板组件放入墩柱5耳槽内,由旋转轴6贯穿上连接板组件与墩柱5。旋转轴6两端用内六角螺栓9把旋转轴挡块8紧固于墩柱5上。该铰支座在施工现场固定复合不锈钢板I与镶嵌聚四氟乙烯板3的墩柱5承受载荷实现压剪滑动功能,墩柱5通过内部圆形聚四氟乙烯板3可水平向自由旋转,上连接板7与长廊底部连接可在要求范围内上下摆动。由于采用了聚四氟乙烯板3可承受25MPa的承载压力,并和不锈钢复合板I表面在地震和风震情况下承受长期压磨。本技术水平旋转铰支座有效解决了中高烈度地震地区、长期经受台风地区等建筑结构设计的难题。水平旋转铰支座为板铰支座,通过聚四氟乙烯板3与不锈钢复合板I之间的平面滑动实现水平方向360度旋转错位,具有抗拉拔、限位、纵向翻转特性。【权利要求】1.一种水平旋转铰支座,其特征是:包括预埋钢板(2),所述预埋钢板(2)上表面贴合设置一块不锈钢复合板(1),且所述预埋钢板(2)与不锈钢复合板(I)之间通过抗拔锚栓(10)紧固连接,抗拔锚栓(10)下端伸出预埋钢板(2)底面并延伸一段距离;墩柱外罩(4)固定设置于不锈钢复合板(I)上端中部,墩柱(5)转动设置于所述墩柱外罩(4)中,且墩柱(5)底槽内设有圆形聚四氟乙烯板(3),所述聚四氟乙烯板(3)底面贴合于不锈钢复合板(I)上表面上;上连接板组件设置于墩柱(5)上表面耳槽内,所述上连接板组件包括上连接板(7 )、旋转轴(6 ),其中上连接板(7 )包括置于墩柱(5 )耳槽内的支持部(7-1)及连接于所述支持部(7-1)上端的面板部(7-2 ),旋转轴(6 )贯穿所述支持部(7-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旋转铰支座,其特征是:所述墩柱(5)上端具有内折的收口,墩柱(5 )外圆周面的台肩部抵靠于所述收口下端。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旋转铰支座,其特征是:所述墩柱外罩(4)焊接于不锈钢复合板(I)上端面。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旋转铰支座,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轴(6)两端通过内六角螺栓(9)及旋转轴挡块(8)固定于墩柱(5)上。【文档编号】E04B1/36GK203546585SQ201320602874【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专利技术者】王惠强, 王豫, 曾松涛 申请人:无锡圣丰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旋转铰支座,其特征是:包括预埋钢板(2),所述预埋钢板(2)上表面贴合设置一块不锈钢复合板(1),且所述预埋钢板(2)与不锈钢复合板(1)之间通过抗拔锚栓(10)紧固连接,抗拔锚栓(10)下端伸出预埋钢板(2)底面并延伸一段距离;墩柱外罩(4)固定设置于不锈钢复合板(1)上端中部,墩柱(5)转动设置于所述墩柱外罩(4)中,且墩柱(5)底槽内设有圆形聚四氟乙烯板(3),所述聚四氟乙烯板(3)底面贴合于不锈钢复合板(1)上表面上;上连接板组件设置于墩柱(5)上表面耳槽内,所述上连接板组件包括上连接板(7)、旋转轴(6),其中上连接板(7)包括置于墩柱(5)耳槽内的支持部(7?1)及连接于所述支持部(7?1)上端的面板部(7?2),旋转轴(6)贯穿所述支持部(7?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强王豫曾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圣丰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