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3147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06:35
一种生物质进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料筒(1)、布料器和进料器;布料器包括布料电机(3)和连杆机构(2),布料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连杆机构(2),连杆机构设置料筒(1)内;进料器包括壳体(4)、绞龙体(5)和进料电机(9),壳体(4)与料筒(1)呈直角组合在一起,且壳体(4)位于料筒(1)下端,壳体(4)与料筒(1)内部相通,绞龙体(5)一端连接进料电机(9),绞龙体(5)另一端贯穿壳体(4)且向外延伸形成有滞留段(5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进料装置,不仅能够避免物料堵塞,而且物料适应范围广,还可以连续进料。一种生物质进料装置,包括料筒、布料器和进料器;布料器包括布料电机和连杆机构,布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设置料筒内;进料器包括壳体、绞龙体和进料电机,壳体与料筒呈直角组合在一起,且壳体位于料筒下端,壳体与料筒内部相通,绞龙体一端连接进料电机,绞龙体另一端贯穿壳体且向外延伸形成有滞留段。【专利说明】生物质进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进料装置,适用于燃烧装置或气化装置加料。
技术介绍
我国生物质能极为丰富,仅农作物秸杆等农业生物质废料资源量为7X108 t/h,相当于3.5X108 t标准煤,林业剩余物约1.5X108 t/h,折合标准煤约0.7X108 t。生物质能的利用实现了 C02吸收和排放的平衡,对于应对将来更为严格的脱碳要求有着强大的竞争力。生物质气化可以将低品位的能量转化为高品位的能量,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一种最佳选择。目前国内生物质气化所采用的炉型一般包括固定床气化炉和流化床气化炉。但是固定床气化炉由于生产能力小、焦油产量大、气化效率低并且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等缺点并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而流化床气化炉由于气化效率高、原料适应范围广、合成气焦油含量低并可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等优点成为气化的首选方式。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必须保证原料连续进入气化装置,并且要求进料装置和气化装置严格密封。生物质具有结构疏松、堆积密度小,纤维含量多、纤维细长、相互之间粘连等特点使得加料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棚料和缠绕等问题,影响生物质的连续输送,使气化装置和进料装置之间的气密性差,影响进料装置的正常工作。进料装置和气化装置之间的密封不好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当系统处于负压运行时,会导致空气通过进料装置进入燃烧装置或气化装置,影响燃烧装置或气化装置内部的整个流畅,导致气化炉偏离设计方向运行,当系统处于正压运行时,燃烧装置或气化装置的气体会通过进料装置逸出,使物料难以进入气化炉,严重时有可能弓I燃物料,弓I发火灾。现有的气化装置进料装置由于生物质结构疏松、堆积密度小,纤维含量多、纤维细长、相互之间粘连等因素,使得在加料过程中存在的料棚、缠绕等问题而无法实现连续加料。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物质气化方面的应用,甚至无法正常实现的生物质气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现存进料技术存在的各种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进料装置,不仅能够避免物料堵塞,而且物料适应范围广,还可以连续进料。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生物质进料装置,包括料筒、布料器和进料器;布料器包括布料电机和连杆机构,布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设置料筒内;进料器包括壳体、绞龙体和进料电机,壳体与料筒呈直角组合在一起,且壳体位于料筒下端,壳体与料筒内部相通,绞龙体一端连接进料电机,绞龙体另一端贯穿壳体且向外延伸形成有滞留段。优选地,连杆机构包括多组送料板和多个曲柄摇杆单元,送料板与曲柄摇杆单元数目相同,送料板包括铰接的上送料板和下送料板,曲柄摇杆单元包括两个铰接的连杆构成的摇杆和与连杆连接的曲柄,摇杆与上送料板连接,曲柄连接在上送料板和下送料板铰接处。优选地,最下端的一组送料板中下送料板长度是上送料板的两倍。优选地,绞龙体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两根绞龙体由连接单元连接为一体且均由进料电机驱动。优选地,连接单元包括两个齿轮和齿条,两个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绞龙体靠近进料电机一端,且两个齿轮均与齿条啮合,其中一个绞龙体通过联轴器连接进料电机。优选地,绞龙体的轴体为空心结构,且一端经带有轴承的封闭轴承室连接联轴器。优选地,传动机构为链条链轮组件。优选地,料筒上端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优选地,布料电机和进料电机均为变频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采用的连杆机构布料器的往复下压生物质料,使生物质料连续进入进料器,避免了生物质在料筒中棚料和缠绕等问题。2、本装置靠绞龙体旋转推动生物质料前进,使物料得到充分的混合和疏松,同时对缠绕的生物质料也能及时得到清理;解决了下料难,不能连续加料的问题。3、本装置绞龙体末端留有滞留段而被压缩,堆积密度大大增加;同时实现了燃烧装置或气化装置与进料装置的隔压锁风,避免了燃烧装置或气化装置与进料装置之间的串气而影响进料。【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掉进料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布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筒,2、连杆机构,3、布料电机,4、壳体,5、绞龙体,6、封闭轴承室,7、齿轮,8、联轴器,9、进料电机,10、摇杆,11、曲柄,12、下送料板,13、链条,14、链轮,15、上送料板,16、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考附图1、2、3、4,一种生物质进料装置,包括料筒1、布料器和进料器;布料器包括布料电机3和连杆机构2,布料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连杆机构2,连杆机构设置料筒I内,布料电机3通过传送机构带动连杆机构2动作实现了拨料和连续下料,将生物质推入进料器;进料器包括壳体4、绞龙体5和进料电机9,壳体4与料筒I呈直角组合在一起,且壳体4位于料筒I下端,壳体4与料筒I内部相通,绞龙体5 —端连接进料电机9,通过进料电机9带动绞龙体5转动,绞龙体5另一端贯穿壳体4且向外延伸形成有滞留段501,滞留段501设置使生物质被压缩,堆积密度增加,同时实现了燃烧装置或气化装置与进料器的隔压锁风,避免了燃烧装置或气化装置与进料器之间的串气而影响进料。参考附图5,连杆机构2包括多组送料板和多个曲柄摇杆单元,送料板与曲柄摇杆单元数目相同,送料板包括铰接的上送料板15和下送料板12,曲柄摇杆单元包括两个铰接的连杆构成的摇杆10和与连杆连接的曲柄11,摇杆10与上送料板连接,曲柄连接在上送料板15和下送料板12铰接处,最下端的一组送料板中下送料板15长度是上送料板12的两倍。参考附图5,传动机构为两个链轮14和一个链条13构成的链条链轮组件,两个链轮14分别连接布料电机3的输出轴和最下的曲柄摇杆单元中的曲柄11。布料电机3通过链轮14、链条13、曲柄11、摇杆10带动送料板往复下压生物质料,使生物质料连续进入进料器,避免了生物质在料筒I中棚料和缠绕等问题,同时最下端的一组送料板中下送料板15也有隔风防火的功能; 参考附图4,绞龙体5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两根绞龙体5由连接单元连接为一体且均由进料电机9驱动。连接单元包括两个齿轮7和齿条16,两个齿轮7分别安装在两个绞龙体5靠近进料电机9 一端,且两个齿轮7均与齿条16哨合,其中一个绞龙体5通过联轴器8连接进料电机9。绞龙体5的轴体为空心结构,且一端经带有轴承的封闭轴承室6连接联轴器8。参考附图,料筒I上端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实际中,布料电机3和进料电机9均为变频电机。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人员根据上述说明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应该属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进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料筒(1)、布料器和进料器;布料器包括布料电机(3)和连杆机构(2),布料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连杆机构(2),连杆机构设置料筒(1)内;进料器包括壳体(4)、绞龙体(5)和进料电机(9),壳体(4)与料筒(1)呈直角组合在一起,且壳体(4)位于料筒(1)下端,壳体(4)与料筒(1)内部相通,绞龙体(5)一端连接进料电机(9),绞龙体(5)另一端贯穿壳体(4)且向外延伸形成有滞留段(5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宁刘兆远于杰霍燕初海石王晓昌董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川同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