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422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6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合模组,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本体、一容置槽、一轨道及一顶推件。轨道连通于容置槽,轨道沿一轴向的深度大于容置槽沿轴向的深度。顶推件固定于容置槽内。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本体、一连动件、一连杆及一接合臂。连杆枢接于第二本体且连杆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连动件,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接合臂。当部分的第二壳体沿轴向伸入第一壳体的容置槽时,第一壳体的顶推件推动连动件,连杆对应地转动而带动接合臂伸入第一壳体的轨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接合模组操作方便,可有效地改善并加强两壳体水平对接时连结处的刚性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合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合模组,且特别涉及一种接合强度较佳的接合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消费性电子产品倾向轻薄及多元的方向设计。以轻薄的设计而言,通常将内部各电子元件、机构结构及外壳的厚度和尺寸缩小,以缩减产品的外观厚度。然而,随之而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当产品厚度缩减,其整体的结构刚性也随之衰落,不但影响产品的可靠度,也令产品的强度及寿命跟着下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将产品的结构或外壳以金属材质或是碳纤维材质取代塑胶材质,以增加刚性,但替换材料又必须面对成本增加、重量变重、天线收讯受阻等问题。多元设计则是将原本单一功能的产品设计规划为多功能合一,例如平板电脑接上键盘组合则可以成为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模式。当轻薄及多元设计结合时,遇到新的问题是两壳体水平对接时无法准确对位,且由于其连结处的强度不足,容易有变形翘曲的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合模组,可有效地改善并加强两壳体水平对接时,连结处的刚性强度。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接合模组,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本体、一容置槽、一轨道及一顶推件。容置槽及轨道外露于第一本体内。轨道连通于容置槽,轨道沿一轴向的深度大于容置槽沿轴向的深度。顶推件固定于容置槽。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本体、一连动件、一连杆及一接合臂。连杆枢接于第二本体且连杆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连动件,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接合臂。当部分的第二壳体沿轴向伸入第一壳体的容置槽时,第一壳体的顶推件推动连动件,连杆对应地转动而带动接合臂伸入第一壳体的轨道内。本专利技术的接合模组在第二壳体插入第一壳体的过程中,第一壳体的顶推件推动连动件,以使连杆对应地转动而带动接合臂伸入第一壳体的轨道内。由于轨道沿轴向的深度大于容置槽的深度,相对于第二本体伸入于容置槽,接合臂可更深入地伸入轨道内,以增加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接合强度。此外,制造者可依据所需调整连杆的枢接部、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增加接合臂伸入第一壳体的轨道内的长度。另外,当第二壳体要插入第一壳体时,第二壳体的连动件与第一壳体的顶推件互相磁吸,使用者不需自行对位,当第二壳体解除与第一壳体之间的卡合时,由于弹性件设置于第二本体与连动件之间,弹性件的弹力可使第二壳体自动退出于第一壳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接合模组在操作上相当方便。附图说明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接合模组组装完成的外观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接合模组的第一壳体的局部透视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接合模组的第二壳体的局部透视示意图。图1D至图1F是图1A的接合模组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接合过程示意图。图1G是图1A的接合模组的连杆及其动作路径示意图。图1H至图1I是图1A的接合模组的卡合过程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接合模组的连杆的动作路径示意图。图3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一种接合模组的第一壳体的第一卡合组件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接合模组的第一壳体的第一卡合组件与第二壳体的第二卡合组件的卡合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A:轴向10:转轴座100、300:接合模组110、310:第一壳体111、311:第一本体112、312:容置槽113:轨道114:顶推件114a:第一磁吸件115:开孔116a:第一连接埠116b:输入输出埠120、320:第二壳体121、321:第二本体122:连动件122a:第二磁吸件123、223:连杆123a、223a:第一端123b、223b:开口123c、223c:第二端123d、223d:开口123e、223e:枢接部124:接合臂125:弹性件125a:第一端125b:第二端126:第二连接埠127:按钮组件127a:弹性件127b:按钮317:第一卡合组件317a:推钮317b:卡勾317c:第一斜面318:开孔319:弹性件327:第二卡合组件327a:第二斜面327b: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接合模组组装完成的外观示意图。请参阅图1A,本实施例的接合模组100包括一第一壳体110及一第二壳体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可为扩充基座,第一壳体110包括一第一连接埠116a、一输入输出埠116b。输入输出埠116b电性连接至第一连接埠116a,可供使用者插入一外接装置(未绘示)。第二壳体120可为扩充模组,例如是键盘模组、手写板或是影音模组(例如是扬声器等)等。第二壳体120包括对应于第一连接埠116a的一第二连接埠126,当第二壳体120与第一壳体110接合时,第一连接埠116a连接于第二连接埠126。一转轴座10设置于第一壳体110且可相对第一壳体110转动。转轴座10可供例如是平板电脑等的一第三壳体(未绘示)插入,以将平板电脑与扩充模组通过扩充基座组合成轻薄型的笔记型电脑或是多功能的影音设备。当然,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与第三壳体的种类并不以此为限制。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接合时,由于两轻薄的物件水平接合,其接合处容易弯曲而造成接合不紧密的状况,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下面的结构可有效地增加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的接合强度。图1B是图1A的接合模组的第一壳体的局部透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B,第一壳体110包括一第一本体111、一容置槽112、一轨道113及一顶推件114。容置槽112及轨道113外露于第一本体111,且轨道113连通于容置槽112。在本实施例中,轨道113沿一轴向A的深度大于容置槽112沿轴向A的深度。顶推件114固定于容置槽112内,本实施例的顶推件114通过锁固的方式固定于容置槽112内。顶推件114包括至少一第一磁吸件114a。在本实施例中,顶推件114包括两个磁向相反的磁铁,但第一磁性件114a的个数与种类不以此为限制。图1C是图1A的接合模组的第二壳体的局部透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C,第二壳体120包括一第二本体121、一连动件122、一连杆123、一接合臂124及一弹性件125。连杆123枢接于第二本体121且连杆123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123a、一第二端123c及枢接于第二本体121的一枢接部123e。连杆123的第一端123a枢接于连动件122,连杆123的第二端123c枢接于接合臂124,在本实施例中,枢接部123e位于连杆123的第一端123a与第二端123c的中央。连动件122包括至少一第二磁吸件122a,在本实施例中,连动件122包括两个对应于第一磁性件114a且磁向相反的磁铁,但第二磁性件122a的个数与种类不以此为限制。当第二壳体120靠近第一壳体110时,第一磁吸件114a与第二磁吸件122a互相吸引以使第二壳体120的连动件122对位于第一壳体110的顶推件114。弹性件125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125a及一第二端125b,第一端125a抵靠于第二本体121,第二端125b抵靠于连动件122。图1D至图1F是图1A的接合模组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接合过程示意图。请先参阅图1D,当欲将第二壳体120的一部分沿轴向A伸入第一壳体110的容置槽112时,将第二壳体120靠近第一壳体110,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接合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本体、一容置槽、一轨道及一顶推件,该容置槽及该轨道外露于该第一本体,该轨道连通于该容置槽,该轨道沿一轴向的深度大于该容置槽沿该轴向的深度,该顶推件固定于该容置槽内;以及一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本体、一连动件、一连杆及一接合臂,该连杆枢接于该第二本体且该连杆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连杆的该第一端枢接于该连动件,该连杆的该第二端枢接于该接合臂,其中:当部分的第二壳体沿该轴向伸入该第一壳体的该容置槽时,该第一壳体的该顶推件推动该连动件,该连杆对应地转动而带动该接合臂伸入该第一壳体的该轨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本体、一容置槽、一轨道及一顶推件,该容置槽及该轨道外露于该第一本体,该轨道连通于该容置槽,该轨道沿一轴向的深度大于该容置槽沿该轴向的深度,该顶推件固定于该容置槽内;以及一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本体、一连动件、一连杆及一接合臂,该连杆枢接于该第二本体且该连杆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连杆的该第一端枢接于该连动件,该连杆的该第二端枢接于该接合臂,其中:当部分的第二壳体沿该轴向伸入该第一壳体的该容置槽时,该第一壳体的该顶推件推动该连动件,该连动件带动该连杆,以该连杆与该第二本体的枢接位置为支点对应地转动,从而带动该接合臂伸入该第一壳体的该轨道内,该接合臂伸入该轨道内的长度大于第二壳体可伸入该容置槽内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还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弹性件的该第一端抵靠于该第二本体,该弹性件的该第二端抵靠于该连动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顶推件包括一第一磁吸件,该连动件包括一第二磁吸件,当该第二壳体靠近该第一壳体时,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互相吸引以使该第二壳体的该连动件对位于该第一壳体的该顶推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分别包括一开口,该些开口沿该连杆的该第一端至该第二端的方向的最大长度分别大于该些开口垂直于该连杆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昱诚吴圣文庄少棋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