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背板的开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1408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背板开口装置,所述开口装置包括:开关、电动机、皮带飞轮、棘轮机构、曲轴、进刀装置、电控装置、主体支架;开关、电动机、皮带飞轮、棘轮机构、曲轴、进刀装置和电控装置均安置于主体支架上;电控装置与电动机相连接,用于控制电动机;电动机与皮带飞轮相连接,电动机用于带动皮带飞轮进行转动;皮带飞轮与棘轮机构匹配设置,当开关打开时,皮带飞轮与棘轮机构相啮合;曲轴的一端与棘轮机构相连接,曲轴的另一端与进刀装置相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背板开口装置,可实现对光伏背板开口的半自动操作,减少了劳动强度,简化了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背板开口装置,所述开口装置包括:开关、电动机、皮带飞轮、棘轮机构、曲轴、进刀装置、电控装置、主体支架;开关、电动机、皮带飞轮、棘轮机构、曲轴、进刀装置和电控装置均安置于主体支架上;电控装置与电动机相连接,用于控制电动机;电动机与皮带飞轮相连接,电动机用于带动皮带飞轮进行转动;皮带飞轮与棘轮机构匹配设置,当开关打开时,皮带飞轮与棘轮机构相啮合;曲轴的一端与棘轮机构相连接,曲轴的另一端与进刀装置相连接。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光伏背板开口装置,可实现对光伏背板开口的半自动操作,减少了劳动强度,简化了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光伏背板的开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的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背板的开口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背板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对电池片起保护和支撑作用,具有可靠的绝缘性、阻水性、耐老化性。光伏背板也称为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光伏背板膜、太阳能背板。因此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光伏背板的各种需求与要求也日益增多。通常情况下,光伏电池是由玻璃、EVA、娃片、光伏背板组成,按照玻璃一EVA一电池片一EVA—光伏背板的结构封装构成。由于光伏背板位于光伏电池背面的最外层,是光伏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起到了封装光伏电池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保证光伏电池不受到环境影响的作用。光伏背板是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寿命的关键保证。密封在光伏组件内的电池片产生的电荷需要由导体导出。因此光伏背板上需要开口,以便于导流条穿出。目前在太阳能背板材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在背板材料上的一个固定位置开口,以方便日后的生产加工。现有的开口方法是采用人工割制,这种方法很容易产生误差和损坏背板材料,严重的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摒弃全人工开口方式,对光伏背板进行机械的、简便的且高效率的光伏背板开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背板完全依赖人工而导致的误差大、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半自动方式进行光伏背板开口的开口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光伏背板开口装置,所述开口装置包括:开关、电动机、皮带飞轮、棘轮机构、曲轴、进刀装置、电控装置、主体支架;所述开关、所述电动机、所述皮带飞轮、所述棘轮机构、所述曲轴、所述进刀装置和所述电控装置均安置于所述主体支架上;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皮带飞轮相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带动所述皮带飞轮进行转动;所述皮带飞轮与所述棘轮机构匹配设置,当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皮带飞轮与所述棘轮机构相啮合;所述曲轴的一端与所述棘轮机构相连接,所述曲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进刀装置相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进刀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放置光伏背板的载物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进刀装置和所述载物台可一体化形成。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开关为脚踏开关。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棘轮机构包括:齿式棘轮机构或摩擦式棘轮机构。本技术的光伏背板开口装置,可以用于对光伏背板进行开口,以便使用导流条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电荷导出。通过电控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运行,并带动皮带飞轮等一系列传动装置的运行,使得进刀装置可以对置于其下部的光伏背板进行开口操作。这种光伏背板开口装置包含有电控装置和电动机,可以实现半自动、机械化的开口操作;开口速度快,精度闻,生广效率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光伏背板开口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参考图1,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光伏背板开口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光伏背板开口装置:开关(图中未示出)、主体支架10、电动机20、皮带飞轮40、棘轮机构50、曲轴60、进刀装置70、电控装置30。所述电动机20和电控装置30均设置于所述主体支架10上,设置方式可以采用常规的机械安装方式,只要将二者牢固地固定于主体支架10上即可,当然,可选的,也可以采用单独设置的连接机构将二者连接。电控装置30和电动机20之间相互连接,二者之间需要进行电路连接,以便电控装置30对电动机20的运转进行控制,例如:可以控制电动机20的启动、速度、运行时间等等。可选的,为了电路连接的稳定性,二者之间还可以进行机械固定。可选的,电控装置30和/或电动机20设置有控制开关,以控制二者的启动。所述皮带飞轮40、所述棘轮机构50、所述曲轴60、所述进刀装置70均设置于所述主体支架上10。设置方式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将这些部件牢固地固定于主体支架10上即可。电动机20与皮带飞轮40之间进行电路连接,以便于电动机20启动时可以带动皮带飞轮40进行转动。皮带飞轮40与棘轮机构50匹配设置,当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皮带飞轮40与所述棘轮机构50相啮合。皮带飞轮40转动时,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开关,使得棘轮机构50与皮带飞轮40啮合,然后按照皮带飞轮40的转动速度开始转动,优选的,二者的转动速度可以保持一定比例。所述开关需要与棘轮机构50相连接,以便对其进行控制,该连接优选为机械连接。所述开关可以设置于所述主体支架10上;但是为了简便操作,优选采用脚踏开关,如采用脚踏开关的形式,其与主体支架10的连接为可选连接。棘轮机构50包括但不限于:齿式棘轮机构或摩擦式棘轮机构,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使用。所述棘轮机构50与曲轴60的一端进行机械连接,控制所述曲轴60的运转。所述曲轴60的另一端与进刀装置70相连接,该连接为机械连接。随着曲轴60的带动,所述进刀装置70会进行往复式运动。优选的,进刀装置70的运动方向为上下运动。在使用操作过程中,上下运动的进刀装置70能够对光伏背板进行更加精确的开口操作。优选的,所述进刀装置70的下方设置有放置光伏背板的载物台(图中未示出),所述载物台用于承载待开口的光伏背板。优选的,所述进刀装置70和所述载物台可一体化形成,这样可以将载物台与进刀装置70直接的距离更精确地进行固定,且一体化制造的成本会相对较低,因此一体化形成为载物台形成的优选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光伏背板开口装置,将电控装置、电动机以及一些联动部件和进刀装置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对光伏背板开口的半自动化操作。电控装置可以精确控制进刀装置的运行轨迹,可以是光伏背板的开口平滑、尺寸准确。采用了本技术的光伏背板开口装置进行操作速度快、精度高、安全、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背板开口装置,所述开口装置包括:开关、电动机、皮带飞轮、棘轮机构、曲轴、进刀装置、电控装置、主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所述电动机、所述皮带飞轮、所述棘轮机构、所述曲轴、所述进刀装置和所述电控装置均安置于所述主体支架上;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皮带飞轮相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带动所述皮带飞轮进行转动;所述皮带飞轮与所述棘轮机构匹配设置,当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皮带飞轮与所述棘轮机构相啮合;所述曲轴的一端与所述棘轮机构相连接,所述曲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进刀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毅罗刚韩玮智牛新伟金建波陆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酒泉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