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漏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315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漏模机,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漏模机中的升降装置主要采用此轮啮合结构,该结构存在设备昂贵,易损坏,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模具、脱模板、连接装置、手转阀、气源,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伸缩杆、上端进气孔、下端进气孔,所述伸缩杆通过连接装置与脱模板相连,所述上端进气孔、下端进气孔分别通过管道与手转阀相连,所述手转阀还分别与气源和空气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且易于维护。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加工精度,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废品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漏模机,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漏模机中的升降装置主要采用此轮啮合结构,该结构存在设备昂贵,易损坏,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模具、脱模板、连接装置、手转阀、气源,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伸缩杆、上端进气孔、下端进气孔,所述伸缩杆通过连接装置与脱模板相连,所述上端进气孔、下端进气孔分别通过管道与手转阀相连,所述手转阀还分别与气源和空气相连。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且易于维护。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加工精度,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废品率。【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漏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领域,尤其是铸造设备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漏模机。
技术介绍
铸件型砂造型是铸件制造过程中的一个必要过程,传统的型砂造型主要采用手工造型,该放手操作简单,生产准备时间短,但其造型效率低,容易掉砂,塌砂,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尺寸精度很难保证,所制备的砂造废品率较高,难以满足现代铸件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专利技术了漏模机。漏模机作为一种用于制造砂型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松散的型砂填入砂箱中,使砂箱中松散的型砂紧实,从而使砂型在搬运和浇注等过程中具有必要的强度。漏模机较好的解决了铸件型砂造型过程中,所存在的造型效率低,容易掉砂,塌砂,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尺寸精度很难保证,所制备的砂造废品率较高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1220476972.4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分箱造型漏模机,该漏模机的升降机构包括固接于底座上的两个轴承座(15),轴承座内的轴承分别与固接有齿轮的齿轮轴(4)套接,齿轮轴一端与一勺形手柄(12)—端固接,与轴承座相邻的底座上固接有带切口的柱套(16),柱套与带齿条 的升降柱(10)套接,升降柱上设有的齿条与齿轮啮合,升降柱上端的螺纹与托板(5)中部的螺孔行螺纹连接。中国专利CN201120484901.4公开了一种铸造漏模机升降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1)、轴套(2)、顶箱(3)、顶杆(5)及操作杆(6),其特征在于:在机架⑴上设有顶箱(3),顶箱(3)通过轴(11)、平键与齿轮(10)相连,顶杆(5)插入顶箱(3)中,顶杆(5)下端的齿条与齿轮(10)相啮合,在顶箱(3)上设有限位螺栓(4),在顶箱(3)的侧面设有棘爪(7)、弹簧座⑶及手柄(9),在轴(11)上设有操作杆(6)。在公开的专利文献中,现有的漏模机中的升降装置主要采用此轮啮合结构,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漏模机中,模具的升降。采用该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齿轮啮合对于升降装置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因而现有的漏模机价格较为昂贵;2)在漏模机的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砂掉落,掉落的砂会进入到齿轮的缝隙中,由于齿轮啮合,会导致砂对齿轮造成持续损坏,对齿轮造成严重影响;3)齿轮损坏后,可能导致升降装置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从而使漏模机报废;4)在齿轮损坏的过程中,齿轮的损坏会导致沙箱发生倾斜,从而使模具产生偏差,产品的废品率急剧增加;5)同时,采用该种结构维护较为困难,维修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漏模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漏模机中的升降装置主要采用齿轮啮合结构,该结构存在设备昂贵,易损坏,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漏模机。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且易于维护。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加工精度,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废品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漏模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设置在立柱上的模具、与模具相配合的脱模板、连接装置、手转阀、气源,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伸缩杆、设置在缸体上的上端进气孔、设置在缸体上的下端进气孔,所述伸缩杆通过连接装置与脱模板相连,所述上端进气孔、下端进气孔分别通过管道与手转阀相连,所述手转阀还分别与气源和空气相连。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支架、与支架相连的顶杆,所述伸缩杆与支架相连,所述顶杆与脱模板相连。所述伸缩杆与支架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模具与立柱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气缸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还包括与支架相配合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伸缩杆上。所述气源为压缩空气。与现有的漏模机不同,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漏模机。本技术包括底座、立柱、模具、脱模板、连接装置、手转阀、气源,立柱设置在底座上,模具设置在立柱上,脱模板与模具相互配合。底座上还设置有气缸,气缸包括缸体、伸缩杆、设置在缸体上的上端进气孔、设置在缸体上的下端进气孔,伸缩杆通过连接装置与脱模板相连,上端进气孔、下端进气孔分别通过管道与手转阀相连,手转阀还分别与气源和空气相连。手转阀有四个接口,本专利技术中,四个接口分别与上端进气孔、下端进气孔、气源和空气相连,通过转动手转阀能够改变气体的流向。使用时,首先向模具内装入砂,并使砂紧实。然后转动本技术的手转阀,气源通过手转阀从下端进气孔进入缸体内,推动气缸中的伸缩杆向上运动,进而带动连接装置、脱模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型砂脱离模具,完成脱模过程。脱模完成后,取出的型砂紧实,完整,不易塌砂,工人只需将模具搬离即可,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然后将手转阀朝相反方向转动,气源通过手转阀从上端进气孔进入缸体内,同时缸体下端的气体通过手转阀排出到空气中,从而推动气缸中的伸缩杆向下运动,使模具恢复到初始状态,即可进行下一箱造型脱模。本技术创造性的将气缸用于漏模机中,巧妙的通过各组件的配合实现型砂脱模,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购买一个现有的漏模机通常需要1-2万元,而本技术的生产成本仅为500-600元,成本显著降低。本技术有效避免采用齿轮啮合结构,从而能够降低对设备的制造要求,同时采用上述结构,也具有更好的可靠性,有效保证铸件的加工精度,使产品的质量和精度得到显著提升。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护,维护成本低,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连接装置包括支架、与支架相连的顶杆,伸缩杆与支架相连,顶杆与脱模板相连。伸缩杆与支架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模具与立柱之间采用活动连接。采用可拆卸的设计,有利于零部件的更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气缸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包括与支架相配合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伸缩杆相连。第二支撑板与支架相配合,有利于提高支架的使用寿命O气源为压缩空气。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2)现有的漏模机通常需要1-2万元,而本技术的生产成本仅为500-600元,能够显著降低制作成本;3)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4)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5)本技术构造巧妙,能够实现平稳脱模,对工人的操作要求低;6)本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漏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立柱(2)、设置在立柱(2)上的模具(3)、与模具(3)相配合的脱模板(4)、连接装置、手转阀(5)、气源(6),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气缸(7),所述气缸(7)包括缸体(8)、伸缩杆(9)、设置在缸体(8)上的上端进气孔(10)、设置在缸体(8)上的下端进气孔(11),所述伸缩杆(9)通过连接装置与脱模板(4)相连,所述上端进气孔(10)、下端进气孔(11)分别通过管道与手转阀(5)相连,所述手转阀(5)还分别与气源(6)和空气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林柏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六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