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欣阳专利>正文

客车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0830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客车灭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上盖板与下支板,所述下支板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筒仓,以及分别固定于筒仓内的若干灭火剂筒,所述筒仓的端面设置导流口,所述导流口上连接带有喷头的引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客车灭火装置可以有效覆盖客车绝大部分范围,能有效扑灭离灭火器较远位置的火灾。(*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客车灭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上盖板与下支板,所述下支板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筒仓,以及分别固定于筒仓内的若干灭火剂筒,所述筒仓的端面设置导流口,所述导流口上连接带有喷头的引导管。本技术的客车灭火装置可以有效覆盖客车绝大部分范围,能有效扑灭离灭火器较远位置的火灾。【专利说明】客车灭火装置
本技术属于消防领域,特别涉及的一种客车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城市公交和城际调整公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方便快捷的城市公交和城际巴士出行。由于大型客车在旅行途中本身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且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使得客车车厢的火灾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因此一种客车消防灭火装置在中国专利CN203017612中被提出,将多个气溶胶灭火剂药筒安装在灭火器内,通过自动感应控制的方式来触发灭火器进行灭火,可以有效防止大型客车内的火灾引发难以扣回的损失。但该方案仍存在一些缺点,特别是对于大型客车。由于大型客车一般较长,而灭火器一般被固定安装于客车某处位置,当客车发生火灾的位置远离灭火器的安装位置时,灭火器的灭火范围不能有效覆盖整个客车,起不到灭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客车灭火装置,它具有覆盖范围大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客车灭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上盖板与下支板,所述下支板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筒仓,以及分别固定于筒仓内的若干灭火剂筒,所述筒仓的端面设置导流口,所述导流口上连接带有喷头的引导管。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的外侧面设置可收放所述引导管的卷盘。优选地,所述筒仓由位于下支板内的多个隔板隔离形成。优选地,所述隔板中部位置还设置有隔离槽,所述隔离槽与所述隔板交叉设置。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端面设置有挡流板,下支板端面设置有引流板;所述挡流板与引流板配合组成导流槽,该导流槽连接于导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客车灭火装置,在所述导流口上连接带有喷头的引导管,当客车上发生火灾的位置远离灭火器的放置位置时,可以手动开启灭火器后手持引导管到达火灾位置,使引导管的喷头对准火源喷射,以起到有效的灭火效果,因此本技术的客车灭火装置,其灭火范围可以覆盖到整个客车的绝大部分位置,能有效扑灭离灭火器较远位置的火灾。【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中:10、壳体11、上盖板12、下支板13、筒仓20、灭火剂筒14、导流口30、引导管31、喷头15、隔板16、隔离槽17、挡流板18、引流板19、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客车灭火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上盖板11与下支板12,所述下支板12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筒仓13,以及分别固定于筒仓13内的若干灭火剂筒20,所述筒仓13的端面设置导流口 14,所述导流口 14上连接带有喷头31的引导管30。本技术的客车灭火装置,在所述导流口 14上连接带有喷头31的引导管30,当客车上发生火灾的位置远离灭火器的放置位置时,可以手动开启灭火器后手持引导管30到达火灾位置,使引导管30的喷头31对准火源喷射,以起到有效的灭火效果,因此本技术的客车灭火装置,其灭火范围可以覆盖到整个客车的绝大部分位置,能有效扑灭离灭火器较远位置的火灾。为了方便引导管30的存放,所述上盖板11的外侧面设置可收放所述引导管30的卷盘(图中未示出),可以在不使用时将引导管30缠绕至卷盘上,以节省存放空间,而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拉扯引导管30即可使引导管30从卷盘上释放出。为了使灭火剂筒20能被稳定地固定于壳体10内,所述筒仓13由位于下支板12内的多个隔板15隔离形成,使灭火剂筒20被固定在筒仓13内后避免在壳体10内晃动;另外,所述隔板15中部位置还设置有隔离槽16,所述隔离槽16与所述隔板15交叉设置,可以使灭火剂筒20可以较为容易地从筒仓13取出或放入,方便更换灭火剂筒20。为了使灭火剂筒20流出的灭火剂能集中从导流口 14喷出,所述上盖板11端面设置有挡流板17,下支板12端面设置有引流板18 ;所述挡流板17与引流板18配合组成导流槽19,该导流槽19连接于导`流口 14,因此多个灭火剂筒20流出的灭火剂从导游槽内汇集至导流口 14,然后从导流口 14流出,使引导管30的喷头31喷射出的灭火剂剂量足够,以提高灭火效果。本技术的客车灭火装置可以有效覆盖客车绝大部分范围,能有效扑灭离灭火器较远位置的火灾。【权利要求】1.一种客车灭火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上盖板(11)与下支板(12),所述下支板(12)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筒仓(13),以及分别固定于筒仓(13)内的若干灭火剂筒(20),所述筒仓(13)的端面设置导流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14)上连接带有喷头(31)的引导管(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1)的外侧面设置可收放所述引导管(30)的卷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仓(13)由位于下支板(12)内的多个隔板(15)隔离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中部位置还设置有隔离槽(16),所述隔离槽(16)与所述隔板(15)交叉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1)端面设置有挡流板(17),下支板(12)端面设置有引流板(18);所述挡流板(17)与引流板(18)配合组成导流槽(19),该导流槽(19)连接于导流口(14)。【文档编号】A62C3/07GK203525167SQ201320653897【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专利技术者】王欣阳 申请人:王欣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灭火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上盖板(11)与下支板(12),所述下支板(12)上并排设置有若干筒仓(13),以及分别固定于筒仓(13)内的若干灭火剂筒(20),所述筒仓(13)的端面设置导流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14)上连接带有喷头(31)的引导管(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阳
申请(专利权)人:王欣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