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式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0784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板式发电装置,它包括顶层板、中间弹性海绵层、底层板、多个条形永久磁铁、多个铁芯和多个绕制在铁芯上的电磁线圈;中间弹性海绵层安置于顶层板和底层板之间,顶层板上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的底部安装一个条形永久磁铁,中间弹性海绵层上设有多个上承孔、多个下承孔;底层板设有多个凸槽,每个凸槽内安装一个铁芯,每个铁芯上绕有一个电磁线圈;顶层板的每个凹槽嵌入中间弹性海绵层对应的上承孔内,每个凸槽嵌入中间弹性海绵层对应的下承孔内。当行人踏压顶层板时,中间弹性海绵层受力变形,使条形永久磁铁上下移动,使各电磁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利用行人行走过程中踏压顶层板进行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板式发电装置,它包括顶层板、中间弹性海绵层、底层板、多个条形永久磁铁、多个铁芯和多个绕制在铁芯上的电磁线圈;中间弹性海绵层安置于顶层板和底层板之间,顶层板上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的底部安装一个条形永久磁铁,中间弹性海绵层上设有多个上承孔、多个下承孔;底层板设有多个凸槽,每个凸槽内安装一个铁芯,每个铁芯上绕有一个电磁线圈;顶层板的每个凹槽嵌入中间弹性海绵层对应的上承孔内,每个凸槽嵌入中间弹性海绵层对应的下承孔内。当行人踏压顶层板时,中间弹性海绵层受力变形,使条形永久磁铁上下移动,使各电磁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利用行人行走过程中踏压顶层板进行发电。【专利说明】地板式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板发电装置,属于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地板式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发电动力装置按能源的种类分为火电动力装置、水电动力装置、核电动力装置及其他能源发电动力装置。火电动力装置由电厂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及其辅助装置组成;水电动力装置由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油压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组成;核电动力装置由核反应堆、蒸气发生器、汽轮发电机组及其他附属设备组成。传统发电装置通过消耗一定资源获取电能,在能源需求日益紧张的今天,开发一种利用简单动力驱动发电装置产生电能非常的有必要。传统地板主要用于室内或室外的地面装饰,若将行人踩踏经过地板时的踩踏力收集利用并驱动发电装置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板式发电装置,可以有效地利用行人行走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发电,特别适合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面铺设使用,符合现在倡导的绿色环保无污染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结构简单、利用行人行走时势能的变化进行发电的一种地板式发电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地板式发电装置,包括顶层板、多个条形永久磁铁、中间弹性海绵层、底层板、多个铁芯、多个电磁线圈;中间弹性海绵层安置于顶层板和底层板之间;顶层板的远离中间弹性海绵层的一侧平面为顶层板上平面,顶层板上平面承受行人行走踏步的压力,底层板的远离中间弹性海绵层的一侧平面为底层板下平面,底层板下平面安装在地面上;顶层板在其靠近中间弹性海绵层的一侧面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的底部安装一个条形永久磁铁,每个凹槽的顶部加装一个封盖板,封盖板将永久磁铁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各条形永久磁铁的磁极的排列方向一致;中间弹性海绵层在其靠近顶层板的一侧面带有多个上承孔,中间弹性海绵层在其靠近底层板的一侧面带有多个下承孔;底层板在其靠近中间弹性海绵层的一侧面设有多个凸槽,每个凸槽内安装一个铁芯,每个铁芯上绕有一个电磁线圈,且各电磁线圈的绕向一致,每个凸槽的底部加装一个固定块;中间弹性海绵层在其靠近顶层板的一侧面带有多个上承孔,中间弹性海绵层在其靠近底层板的一侧面带有多个下承孔;顶层板的每个凹槽嵌入中间弹性海绵层对应的上承孔内,底层板的每个凸槽嵌入中间弹性海绵层对应的下承孔内。顶层板和底层板材料为陶瓷或木材。其工作原理为:在顶层板上平面处于不受压力的状态下,条形永久磁铁和铁芯及绕制在铁芯的电磁线圈的垂直距离不变;在顶层板上平面处于受压力的状态下,顶层板压缩中间弹性海绵层产生弹性变形,顶层板和各凹槽内的各条形永久磁铁向底层板靠近,使各条形永久磁铁与位于底板下承孔内的各铁芯及绕制在铁芯的电磁线圈的垂直距离减小,各电磁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各电磁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当行人抬脚离开顶层板上平面时,在中间弹性海绵层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原形,使顶层板带动各条形永久磁铁上移,使各条形永久磁铁与铁芯和绕制在铁芯的电磁线圈的垂直距离增大,各电磁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各电磁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各条形永久磁铁的磁极的排列方向一致,且各电磁线圈的绕向一致,因此,各电磁线圈的在行人踏上顶层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一致,各电磁线圈的在行人抬脚离开顶层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一致并与在行人踏上地板顶层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反相。与此循环往复,使各电磁线圈不断产生交变感应电动势,并通过首端、末端两个接线端子对外输出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和绿色节能环保的优良性质,同时,其可以有效地利用行人行走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发电,特别适合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面铺设使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条形永久磁铁和绕有电磁线圈铁芯布局俯视图。图中:1、顶层板,la、凹槽,Ib、封盖板,2、条形永久磁铁,3、中间弹性海绵层,3a、上承孔,3b、下承孔,4、底层板,4a、凸槽,4b、固定块,5、铁芯,6、电磁线圈,7、首端,8、末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条形永久磁铁和绕有电磁线圈铁芯布局俯视图,该地板式发电装置包括顶层板1、九个条形永久磁铁2、中间弹性海绵层3、底层板4、九个铁芯5、九个电磁线圈6,九个条形永久磁铁2和九个绕有电磁线圈6的铁芯5分三行依次交错均布在一块地板式发电装置上,每行有三个条形永久磁铁2和三个绕有电磁线圈6的铁芯5 ;顶层板I和底层板4均采用木质材料。中间弹性海绵层3安置于顶层板I和底层板4之间;顶层板I在其靠近中间弹性海绵层3的一侧面分三行设有九个凹槽la,每行有三个凹槽la,每个凹槽Ia的底部安装一个条形永久磁铁2,每个凹槽Ia的顶部加装一个封盖板Ib,九个封盖板Ib将九个永久磁铁2分别固定安装在九个凹槽Ia内;各条形永久磁铁2的磁极的排列方向一致;中间弹性海绵层3在其靠近顶层板I的一侧面分三行设有九个上承孔3a,每行有三个上承孔3a,中间弹性海绵层3在其靠近底层板4的一侧面分三行设有九个下承孔3b ;底层板4在其靠近中间弹性海绵层3的一侧面分三行设有九个凸槽4a,每行有三个凸槽4a,每个凸槽4a内安装一个铁芯5,每个铁芯5上绕有一个电磁线圈6,各电磁线圈6的绕向相同,每个凸槽4a的底部加装一个固定块4b ;顶层板I的每个凹槽Ia嵌入中间弹性海绵层3对应的上承孔3a内,底层板4的每个凸槽4a嵌入中间弹性海绵层3对应的下承孔3b内。每行的三个电磁线圈6依次串联连接,每行的三个电磁线圈6串联后各有一个首端7和一个末端8,三行的三个首端7连接在一起作为地板式发电装置的一个电压输出端,三行的三个末端8连接在一起作为地板式发电装置的另一个电压输出端。在顶层板I上平面不承受行人踏压力的状态下,各条形永久磁铁2与铁芯5及绕制在铁芯5的电磁线圈6的垂直距离不变;在顶层板I上平面处于承受行人踏压力的状态下,顶层板I压缩中间弹性海绵层3产生弹性变形,顶层板I和各凹槽Ia内的各条形永久磁铁2向底层板4靠近,使各条形永久磁铁2与位于下承孔3b内的各铁芯5及绕制在铁芯5的电磁线圈6的垂直距离减小,各电磁线圈6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各电磁线圈6产生感应电动势;当行人抬脚离开顶层板I上平面时,在中间弹性海绵层3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原形,使顶层板I带动各条形永久磁铁2上移,使各条形永久磁铁2与铁芯5和绕制在铁芯5的电磁线圈6的垂直距离增大,各电磁线圈6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各电磁线圈6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各条形永久磁铁2的磁极的排列方向一致,且各电磁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板式发电装置,包括顶层板(1)、多个条形永久磁铁(2)、中间弹性海绵层(3)、底层板(4)、多个铁芯(5)、多个电磁线圈(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弹性海绵层(3)安置于顶层板(1)和底层板(4)之间;所述的顶层板(1)在其靠近中间弹性海绵层(3)的一侧面设有多个凹槽(1a),每个凹槽(1a)的底部安装一个条形永久磁铁(2),每个凹槽(1a)的顶部加装一个封盖板(1b),封盖板(1b)将永久磁铁(2)固定安装在凹槽(1a)内;所述的中间弹性海绵层(3)在其靠近顶层板(1)的一侧面带有多个上承孔(3a),所述的中间弹性海绵层(3)在其靠近底层板(4)的一侧面带有多个下承孔(3b);所述的底层板(4)在其靠近中间弹性海绵层(3)的一侧面设有多个凸槽(4a),每个凸槽(4a)内安装一个铁芯(5),每个铁芯(5)上绕有一个电磁线圈(6),每个凸槽(4a)的底部加装一个固定块(4b);所述的顶层板(1)的每个凹槽(1a)嵌入中间弹性海绵层(3)对应的上承孔(3a)内,所述的底层板(4)的每个凸槽(4a)嵌入中间弹性海绵层(3)对应的下承孔(3b)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桂娴孙小端贺玉龙刘鸿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