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7709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久性优异、即使稍微振动也能够发电的振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一支承弹簧(41),将磁体保持部件(20)的一端和外磁轭(30)的一端连接,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二支承弹簧(42),将磁体保持部件(20)的另一端和外磁轭(30)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将外磁轭(30)或磁体保持部件(20)固定于壁面、道路标识、车体或铁桥等结构物(50),由结构物(50)的振动进行发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耐久性优异、即使稍微振动也能够发电的振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一支承弹簧(41),将磁体保持部件(20)的一端和外磁轭(30)的一端连接,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二支承弹簧(42),将磁体保持部件(20)的另一端和外磁轭(30)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将外磁轭(30)或磁体保持部件(20)固定于壁面、道路标识、车体或铁桥等结构物(50),由结构物(50)的振动进行发电。【专利说明】振动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过固定在壁面、道路标识、车体或铁桥等的结构物上,由结构物的振动进行发电的振动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室外的发电装置,太阳光发电、风力发电被利用,但也提出有利用人行走时产生的压力的能量或车、电车行驶时产生的振动能量进行发电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提案了一种发电部件,其具有在板状的压电陶瓷的两主面形成有电机的压电元件;从一个主面侧按压压电元件的按压部件;和在另一个主面侧支承压电元件的支承部件,支承部件支承压电元件的周边部,按压部件在支承部件的内侧利用平面状的按压面按压压电元件。由此,通过人行走时产生的压力的能量、车等行驶时产生的振动能量,能够使压电陶瓷充分弯曲,得到大的变形,并且能够减少所产生的电荷的相互抵消,因此能够高效地得到高电力。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固定在高速高架桥上的发电路灯,其具有支承显示部的中空筒状的路灯主体和配置在该路灯主体的内部的发电单元,发电单元具有通过高速高架桥的振动产生显示部的电力的压电元件,还具有固定在与路灯主体的内壁正交的方向上且具有可挠性的振动板,在该振动板的侧面固定有压电元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15377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 - 157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专利文献1、2都利用了压电元件,但在耐久性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优异、即使稍微的振动也能够发电的振动发电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振动发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内磁轭;在上述内磁轭的外周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圆筒状的磁体保持部件;和在上述磁体保持部件的外周进一步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圆筒状的外磁轭,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一支承弹簧,将上述磁体保持部件的一端和上述外磁轭的一端连接,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二支承弹簧,将上述磁体保持部件的另一端和上述外磁轭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将上述外磁轭或上述磁体保持部件固定于壁面、道路标识、车体或铁桥等结构物,由上述结构物的振动进行发电。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振动发电装置中,将上述内磁轭和上述外磁轭固定于上述结构物,通过上述结构物的振动,上述磁体保持部件可动。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振动发电装置中,将上述内磁轭和上述磁体保持部件固定于上述结构物,通过上述结构物的振动,上述外磁轭可动。本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振动发电装置中,上述结构物包括物理上分离的第一结构物和第二结构物,将上述外磁轭固定于上述第一结构物,将上述磁体保持部件固定于上述第二结构物。本技术的第五方面的振动发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在外周保持磁体的圆筒状的内磁轭;和在上述内磁轭的外周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圆筒状的外磁轭,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一支承弹簧,将上述内磁轭的一端和上述外磁轭的一端连接,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二支承弹簧,将上述内磁轭的另一端和上述外磁轭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将上述外磁轭或上述内磁轭固定于壁面、道路标识、车体或铁桥等结构物,由上述结构物的振动进行发电。本技术的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面记载的振动发电装置中,将上述外磁轭固定于上述结构物,通过上述结构物的振动,上述内磁轭可动。本技术的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面记载的振动发电装置中,上述结构物包括物理上分离的第一结构物和第二结构物,将上述外磁轭固定于上述第一结构物,将上述内磁轭固定于上述第二结构物。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利用支承弹簧连接磁体保持部件和外磁轭,由此容易进行磁体保持部件和外磁轭的位置调整,利用一对支承弹簧以夹持的方式支承磁体保持部件,因此,即使在动作时,也能够使磁体保持部件不与内磁轭、外磁轭接触而进行动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电装置的侧截面概要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电装置的侧截面概要图。图3是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电装置的侧截面概要图。图4是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电装置的侧截面概要图。图5是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电装置的侧截面概要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电装置的侧截面概要图。图7是在图1至图6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支承弹簧的俯视图。图8 (a)?图8 (C)是本技术的振动发电装置向结构物的安装的概念图。图9是本技术的振动发电装置向结构物的安装的概念图。附图标记说明10内磁轭;20磁体保持部件;22 磁体;30外磁轭;33 绕组;41第一支承弹簧;42第二支承弹簧;50 结构物。【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电装置,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一支承弹簧,将磁体保持部件的一端和外磁轭的一端连接,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二支承弹簧,将磁体保持部件的另一端和外磁轭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将外磁轭或磁体保持部件固定于壁面、道路标识、车体或铁桥等结构物,由结构物的振动进行发电。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支承弹簧连接磁体保持部件和外磁轭,由此容易进行磁体保持部件和外磁轭的位置调整,以夹着磁体保持部件的方式由一对支承弹簧支承磁体保持部件,因此,即使在动作时,也能够使磁体保持部件不与内磁轭、外磁轭接触而进行动作。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电装置中,将内磁轭和外磁轭固定于结构物,通过结构物的振动,磁体保持部件可动。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磁体保持部件成为可动部,因此能够轻量化,即使是微量的振动也能够进行发电,并且与使线圈侧成为可动部的情况相比,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发电。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电装置中,将内磁轭和磁体保持部件固定于结构物,通过结构物的振动,外磁轭可动。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使线圈侧成为可动部,所以能够进行稳定的发电。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电装置中,将外磁轭固定于第一结构物,将磁体保持部件固定于第二结构物。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作为缓冲器使用或者与缓冲器一起使用,能够将车辆所产生的振动、冲击用于发电。本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电装置,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一支承弹簧,将内磁轭的一端和外磁轭的一端连接,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二支承弹簧,将内磁轭的另一端和外磁轭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将外磁轭或内磁轭固定于壁面、道路标识、车体或铁桥等结构物,由结构物的振动进行发电。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支承弹簧将内磁轭和外磁轭连接,由此容易进行内磁轭和外磁轭的位置调整,以夹着内磁轭的方式由一对支承弹簧支承内磁轭,因此,即使在动作时,也能够使内磁轭不与外磁轭接触而进行动作。本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在于,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内磁轭;在所述内磁轭的外周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圆筒状的磁体保持部件;和在所述磁体保持部件的外周进一步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圆筒状的外磁轭,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一支承弹簧,将所述磁体保持部件的一端和所述外磁轭的一端连接,利用由板簧构成的第二支承弹簧,将所述磁体保持部件的另一端和所述外磁轭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将所述外磁轭或所述磁体保持部件固定于壁面、道路标识、车体或铁桥等结构物,由所述结构物的振动进行发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泽辉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伊斯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