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块与手持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0728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模块与手持电子装置。显示模块包括框架、导光板、光源装置、显示面板以及光学膜片。导光板容置于框架内。导光板具有凹槽。光源装置配置于框架与导光板之间。显示面板配置于凹槽上方并且贴附于导光板,以密封凹槽。光学膜片位于凹槽内。另揭露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具有所述显示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块与手持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模块与具有此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显示模块与应用此显示模块的手持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手持电子装置是指让使用者用手执持及操作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C)或电子书(eBook)等。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机体正面设有显示模块,以显示使用资讯。现有手持电子装置的防水作法之一是在手持电子装置的特定位置上设置O型环(O-ring),以避免水气进入手持电子装置的显示模块中,但O型环容易造成手持电子装置在外观设计上的受限。现有的另一防水作法是使用绝缘材质来涂布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使其与水气隔绝,但此作法并不能对显示模块提供有效的防水效果。特别是,现有显示模块的光学膜片位于显示面板与导光板之间,当水气进入显示模块内,将导致光学膜片受潮,影响光学膜片的光学特性。如此,将造成显示模块的背光源不均匀,造成画面显示不均(mura)的问题,而影响显示模块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具有良好的防水特性,可以有效保护其内部的光学膜片,使光学膜片远离水气或外界异物、灰尘等,以确保显示品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前述显示模块的手持电子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一框架(frame)、一导光板、一光源装置、一显示面板以及一光学膜片。导光板容置于框架内,导光板具有一凹槽。光源装置配置于框架与导光板之间。显示面板配置于凹槽上方并且贴附于导光板,以密封凹槽。光学膜片位于凹槽内。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装置。手持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以及上述显示模块。本体具有一显示开口。显示模块配置于显示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模块还包括一防水胶材,环绕凹槽,其中显示面板通过防水胶材贴附于导光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板具有一平板部(flatportion)、一入光部(lightincidentportion)及多个侧壁部(sidewallportion)。入光部与侧壁部立于平板部的边缘,以共同形成凹槽。光源装置面向导光板的入光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壁部的材质包括不透光的材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入光部具有一斜面,斜面连接平板部的一顶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模块还包括一反射片,设置于平板部的底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装置配置于显示面板的一底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模块还包括一第一软性印刷电路板,配置于显示面板的底面。第一软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至光源装置,并且延伸至框架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模块还包括一驱动元件,配置于显示面板的一顶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模块还包括一第二软性印刷电路板,配置于显示面板的顶面。第二软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至驱动元件,并且延伸连接第一软性印刷电路板。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设计出具凹槽的结构,而显示面板配置于凹槽上方并且贴附于导光板,以密封凹槽。光学膜片配置于此凹槽内。通过此密封的凹槽,可以避免水气或外界异物、灰尘等进入导光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而影响光学膜片的光学特性。由此,可以确保显示模块的显示品质。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显示模块的分解图;图3A至图3F为图1的显示模块的组装方法的组装流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手持电子装置12:本体12a:显示开口14:触控面板16:盖板100:显示模块110:框架120:导光板122:凹槽124:平板部124a:底部124b:顶面126:入光部126a:斜面128:侧壁部130:显示面板132:底面134:顶面140:光源装置150:光学膜片160:防水胶材170:反射片180a:第一软性印刷电路板180b:第二软性印刷电路板190:驱动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剖视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10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C)或电子书(eBook)等手持电子装置。手持电子装置10包括一本体12及一显示模块100。本体12具有一显示开口12a。显示模块100配置于显示开口12a内。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00包括一框架110、一导光板120、一显示面板130、一光源装置140以及一光学膜片150。导光板120容置于框架110内。显示面板130位于导光板120与显示开口12a之间。光源装置140配置于框架110与导光板120之间,而光源装置140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由此,光源装置140可提供显示面板130显示画面所需的背光源。使用者可透过开口12a观看显示面板130显示的画面。图2为图1的显示模块的分解图。图2省略了显示模块的框架,以便于说明。请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20具有一凹槽122。光学膜片150位于凹槽122内。在此,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150例如是选自于增光片、集光片、扩散片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不对此加以限制。此外,显示面板130配置于凹槽122上方并且紧密贴附于导光板120,以密封凹槽122。光学膜片150配置于此凹槽122内。在此配置之下,通过此密封的凹槽122,可以避免水气或外界异物经由导光板120与显示面板130之间的缝隙而渗入至凹槽122内。因此,可以有效保护位于凹槽122中的光学膜片150,确保其光学特性,使显示模块100维持良好的显示品质。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各种可行的方式来将显示面板130贴附于导光板120上。举例而言,如图1与2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在导光板120的凹槽122的周围环设一防水胶材160,通过防水胶材160来粘合显示面板130与导光板12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举凡能达成类似密封效果的接合手段皆可被应用于显示面板130与导光板120之间。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20具有一平板部(flatportion)124、一入光部(lightincidentportion)126及三个侧壁部(sidewallportion)128。入光部126与侧壁部128立于平板部124的边缘,以共同形成所述凹槽122。详细而言,侧壁部128与平板部124例如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或者,侧壁部128与平板部124也可以是个别制作再相互接合。在本实施例中,侧壁部128采用不透光的材质,例如是黑色的塑胶(Polycarbonate)所制成,或者是由塑胶掺杂一定比例(例如20%~40%)的玻璃纤维(glassber)所制成,以使此侧壁部128的硬度增加。因此,侧壁部128具有遮光的特性,以确保光源装置140所发出的光线不会由侧壁部128外漏,以避免显示模块100侧边漏光的问题。此外,为了形成所述不透光的侧壁部128,吾人可以采用例如双料注塑成型技术(dual-materialinjectionmoldingtechnique)来制作导光板120,使其能完美结合两种不同材质的部分。显示模块100还可包括一反射片170,设置于平板部124的底部124a。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片170可通过光学胶(未绘示)来贴附至平板部124的底部124a,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模块与手持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导光板,容置于该框架内,该导光板具有一凹槽;光源装置,配置于该框架与该导光板之间;显示面板,配置于该凹槽上方并且贴附于该导光板,以密封该凹槽;以及光学膜片,位于该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01 US 13/632,1661.一种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导光板,容置于该框架内,该导光板具有一凹槽;光源装置,配置于该框架与该导光板之间;显示面板,配置于该凹槽上方并且贴附于该导光板,以密封该凹槽,其中部分的该显示面板配置于该导光板外,以将该光源装置固定于该显示面板的底面;光学膜片,位于该凹槽内;以及防水胶材,环绕该凹槽,其中该显示面板通过该防水胶材贴附于该导光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导光板具有平板部、入光部及多个侧壁部,该入光部与该些侧壁部立于该平板部的边缘,以共同形成该凹槽,该光源装置面向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些侧壁部的材质包括不透光的材质。4.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田胡至仁叶至善施金忠张元鸿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