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678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具有触控感应区与周围区。周围区是位于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触控板包括盖板以及装饰框。盖板具有触控面以及相对触控面的内表面。装饰框是设置在周围区的盖板的内表面上。装饰框包括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以及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盖板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之间。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且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具有触控感应区与周围区。周围区是位于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触控板包括盖板以及装饰框。盖板具有触控面以及相对触控面的内表面。装饰框是设置在周围区的盖板的内表面上。装饰框包括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以及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盖板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之间。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且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专利说明】触控板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触控板,特别涉及一种在周围区设置多层非黑色装饰层的触控板。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所示为一传统的触控板的示意图,而图2所示为图1中的部分区域P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触控装置10上的有色装饰层12,若是除黑色外的其他颜色油墨所构成,其遮蔽性相对黑色油墨通常较差,因此需要较厚的油墨层厚度来提供足够的遮蔽效果。如图2中所示的一例,有色装饰层12具有五层油墨层且叠加的总厚度约为30微米(um)到40微米,当进行后续的透明电极或走线等工艺时,举例而言当透明电极14欲延伸跨到装饰层12上时,容易因油墨层过厚形成的高度断差而造成断线或信赖性不佳等问题。请参考图3所不的另外一种传统触控板100,其具有一触控感应区Rl以及一位于触控感应区Rl的至少一侧的周围区R2。传统的触控板100包括一保护玻璃110。在周围区R2的保护玻璃110上依序堆栈设置有多个彩色油墨层120、一遮光层130以及一外部走线140。在触控感应区Rl设置有一触控感应电极150,且触控感应电极150是通过多条连接线160与位于周围区R2的外部走线140形成电连接。多个彩色油墨层120是用以在触控板100的周围区R2形成混色效果以呈显出所需的色彩,且两相邻彩色油墨层120的端缘形成一阶级结构,也就是较后面形成的彩色油墨层120的大小会较前一层的彩色油墨层120微量内缩。借此,连接线160可以沿着各彩色油墨层120堆栈而成的阶梯状侧边逐级爬升用以与外部走线140形成电连接,相比较上述图2中的结构,可减少断线机率并提高布线信赖性。然而,堆栈的彩色油墨层120也容易在其边缘处形成牛角效应而使得彩色油墨层120侧边的地形起伏随着堆栈层数越多而越趋剧烈,造成连接线160或多或少还是会发生断线等问题而造成产品的合格率与可靠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触控板,利用将非黑色装饰层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堆栈在周围区内,避免后续形成的连接线发生断线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板,具有一触控感应区与一周围区。周围区是位于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触控板包括一盖板以及一装饰框。盖板具有一触控面以及相对触控面的一内表面。装饰框是设置在周围区的盖板的内表面上。装饰框包括一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以及一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盖板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之间。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且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传统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一传统的触控板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3所示为另外一传统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7所示为 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触控装置12有色装置层14 透明电极100 触控板110 保护玻璃120 彩色油墨层130 遮光层140 外部走线150 触控感应组件160 连接线201 触控板202 触控板203 触控板210 盖板2IOA 触控面2IOB 内表面220 装饰框221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2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3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4 第四非黑色装饰层230 遮光层240 导线250触控感应组件250X 第一轴向电极250Y 第二轴向电极260 连接线300 触控板330 遮光层400 触控板420 装饰框500 触控板520 装饰框521 底部非黑色装饰层600 触控板620 装饰框623 第三非黑色装饰层700 触控板720 装饰框SPl 感应电极SP2 感应电极Rl 触控感应区R2 周围区X第一方向Xl 第一感应电极X2 第一连接线Y 第二方向Yl 第二感应电极Y2 第二连接线Z垂直投影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数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请参考图4与图5。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附图仅为示意用以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4与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201具有一触控感应区Rl与一周围区R2。周围区R2是位于触控感应区Rl的至少一侧。本实施例的周围区R2是围绕触控感应区Rl的四周,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周围区R2仅与触控感应区Rl的部分边缘相邻设置。触控板201包括一盖板210以及一装饰框220。盖板210具有一触控面210A以及一相对触控面210A的内表面210B。装饰框220是设置在周围区R2的盖板210的内表面210B上。装饰框220包括一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以及一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是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是设置在盖板210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之间。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Z上包覆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且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的图形范围。此外,本实施例的装饰框220可选择性地还包括一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设置在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是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包覆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且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的图形范围。通过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在周围区R2堆栈设置,并对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的颜色进行搭配可使触控板201的周围区R2呈现出所需的装饰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可视需要为相同的颜色例如白色,通过堆栈的方式增加其整体的光密度(opticaldensity, 0D),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而也可使用不同颜色的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并通过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触控感应区以及一周围区位于该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该触控板包括:一盖板,具有一触控面以及一相对该触控面的内表面;以及一装饰框,设置在该周围区的该盖板的该内表面上,其中该装饰框包括:一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以及一第二非黑色装饰层,设置在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上,其中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该盖板与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之间,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且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启文涂佑青林明传吴学智林怡君黄世杰陈炫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