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动平衡试验中机械滞后角的求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06303 阅读:4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动平衡试验中机械滞后角的求取方法。通过在转子系统上布置电涡流传感器、鉴相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运用动态信号分析仪系统测取转子转动时的振辐和相位,根据测试结果计算转子的机械滞后角和超重相位角,其特点是可以在不加试重,且在低于临界转速时,使转子在同一转速下,正向和反向各运行一次,由测出的振动和相位值计算出机械滞后角和超重相位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在转子系统上布置电涡流传感器、鉴相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运用动态信号分析仪系统测取转子转动时的振辐和相位,根据测试结果计算转子的机械滞后角和超重相位角,其特点是可以在不加试重,且在低于临界转速时,使转子在同一转速下,正向和反向各运行一次,由测出的振动和相位值计算出机械滞后角和超重相位角。【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动平衡试验中有关机械滞后角的求取方法。
技术介绍
:在转子动平衡试验中,都需要测试出转子的机械滞后角,由机械滞后角确定加配重的相位角,机械滞后角测试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动平衡试验的精度和成败。一般把工作转速低于临界转速的转子叫刚性转子,工作转速高于临界转速的叫柔性转子。刚性转子需要通过加试重来确定机械滞后角,加试重前后转子各运行一次,然后计算机械滞后角。柔性转子可不加试重就能确定机械滞后角和超重角,但要在临界转速上运行才能确定,因为这时机械滞后角等于90度,由此可确定加配重的相位角。但有时转子经过临界转速时振动过大,不能测得准确的相位角。因此如何在低于临界转速的转速上,且不用加试重就能准确确定机械滞后角和加配重的相位就变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好、测量精度高、能实现在低于临界转速的转速上,且不用加试重就能准确确定机械滞后角和加配重的相位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发电机转子的动平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转子动平衡试验中有关机械滞后角的求取方法,具体步骤为:I)在转子轴承座上布置低频振动传感器和电涡流传感器,并使他们沿轴向成一条直线,在转轴上布置鉴相片,鉴相片要与鉴相传感器在同一水平线上,低频振动传感器拾取轴承座的振动信号,电涡流传感器拾取转轴的摆度信号和相位信号;2)连接测量系统,将振动、摆度和相位信号连接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到计算机;3)启动计算机,运行动态信号分析软件;4)使转子转动,在振动和摆度不超标的情况下,对于工作转速低于临界转速的转子,转速应尽可能的接近工作转速,对于工作转速高于临界转速的转子,转速应尽可能的接近临界转速;5)数据采集系统对信号进行采集,计算机对采集的振动、摆度和相位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域图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各测点振动和摆度信号的转频幅值和相位;6)使转子转动,与步骤4)转速相同转向相反,重复4)至5)的步骤;7)经过上述测试,得到振动和摆度信号,振动信号和摆度信号用来计算机械滞后角(4),假设从鉴相片(5)位置开始,逆时针相位角为正,顺时针为负,鉴相片位置相位角为零,8)由于转子的两次运行是沿不同方向,由逆时针运行测得第一振动高点(2),由顺时针运行测得第二振动高点(3),第一振动高点(2)的相位cPl是第一振动高点(2)与鉴相片(5)之间的相位角,第二振动高点(3)的相位Φ2是第二振动高点(3)与鉴相片(5)之间的相位角,9)把第一振动高点(2)、第二振动高点(3)和鉴相片(5)的相对位置画在转子截面图上,在第一振动高点(2)和第二振动高点(3)的正中间位置就是超重角(1),超重角(I)到任一高点的相位角就是机械滞后角(4),用公式表示为:机械滞后角(4):【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转子轴承座上布置低频振动传感器和电涡流传感器,并使他们沿轴向成一条直线,在转轴上布置鉴相片,鉴相片要与鉴相传感器在同一水平线上,低频振动传感器拾取轴承座的振动信号,电涡流传感器拾取转轴的摆度信号和相位信号; 2)连接测量系统,将振动、摆度和相位信号连接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到计算机; 3)启动计算机,运行动态信号分析软件; 4)使转子转动,在振动和摆度不超标的情况下,对于工作转速低于临界转速的转子,转速应尽可能的接近工作转速,对于工作转速高于临界转速的转子,转速应尽可能的接近临界转速; 5)数据采集系统对信号进行采集,计算机对采集的振动、摆度和相位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域图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各测点振动和摆度信号的转频幅值和相位; 6)使转子转动,与步骤4)转速相同转向相反,重复4)至5)的步骤; 7)经过上述测试,得到振动和摆度信号,振动信号和摆度信号用来计算机械滞后角(4),假设从鉴相片(5)位置开始,逆时针相位角为正,顺时针为负,鉴相片位置相位角为零, 8)由于转子的两次运行是沿不同方向,由逆时针运行测得第一振动高点(2),由顺时针运行测得第二振动高点(3),第一振动高点(2)的相位-1是第一振动高点(2)与鉴相片(5)之间的相位角,第二振动高点(3)的相位Φ2是第二振动高点(3)与鉴相片(5)之间的相位角, 9)把第一振动高点(2)、第二振动高点(3)和鉴相片(5)的相对位置画在转子截面图上,在第一振动高点(2)和第二振动高点(3)的正中间位置就是超重角(1),超重角(I)到任一高点的相位角就是机械滞后角(4),用公式表示为: 机械滞后角(4):0= Icpi1 — Cp21/2 超重角(I)等于:ItP1I + 0 其中:θ为机械滞后角,单位:度, tPl为第一振动高点(2)的相位,单位:度, #2为第二振动高点(3)的相位,单位:度, 10)由测试结果计算出转子的机械滞后角和超重角,从而确定加配重的方向,完成动平衡试验。【文档编号】G01M1/14GK103712746SQ201410008820【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专利技术者】阙广庆 申请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动平衡试验中机械滞后角的求取方法,其特征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转子轴承座上布置低频振动传感器和电涡流传感器,并使他们沿轴向成一条直线,在转轴上布置鉴相片,鉴相片要与鉴相传感器在同一水平线上,低频振动传感器拾取轴承座的振动信号,电涡流传感器拾取转轴的摆度信号和相位信号;2)连接测量系统,将振动、摆度和相位信号连接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到计算机;3)启动计算机,运行动态信号分析软件;4)使转子转动,在振动和摆度不超标的情况下,对于工作转速低于临界转速的转子,转速应尽可能的接近工作转速,对于工作转速高于临界转速的转子,转速应尽可能的接近临界转速;5)数据采集系统对信号进行采集,计算机对采集的振动、摆度和相位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域图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各测点振动和摆度信号的转频幅值和相位;6)使转子转动,与步骤4)转速相同转向相反,重复4)至5)的步骤;7)经过上述测试,得到振动和摆度信号,振动信号和摆度信号用来计算机械滞后角(4),假设从鉴相片(5)位置开始,逆时针相 位角为正,顺时针为负,鉴相片位置相位角为零,8)由于转子的两次运行是沿不同方向,由逆时针运行测得第一振动高点(2),由顺时针运行测得第二振动高点(3),第一振动高点(2)的相位是第一振动高点(2)与鉴相片(5)之间的相位角,第二振动高点(3)的相位是第二振动高点(3)与鉴相片(5)之间的相位角,9)把第一振动高点(2)、第二振动高点(3)和鉴相片(5)的相对位置画在转子截面图上,在第一振动高点(2)和第二振动高点(3)的正中间位置就是超重角(1),超重角(1)到任一高点的相位角就是机械滞后角(4),用公式表示为:机械滞后角(4):超重角(1)等于:其中:θ为机械滞后角,单位:度,为第一振动高点(2)的相位,单位:度,为第二振动高点(3)的相位,单位:度,10)由测试结果计算出转子的机械滞后角和超重角,从而确定加配重的方向,完成动平衡试验。FDA0000454821170000021.jpg,FDA0000454821170000022.jpg,FDA0000454821170000023.jpg,FDA0000454821170000024.jpg,FDA0000454821170000025.jpg,FDA0000454821170000026.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广庆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