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蛹虫草自然生长状态的虫草酒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0511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虫草酒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蛹虫草自然生长状态的虫草酒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酒瓶作为容器,该酒瓶下部的“3”型结构,“3”型与其映像结构以及与瓶底共同形成了瓶体内部的亚葫芦空间结构,酒瓶为蛹虫草人工栽培容器,培养基灭菌后上表面高于瓶体底部与“3”型结构形成的凹陷区的最细处1~2厘米,使培养基固定于瓶底凹陷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酒瓶下部的“3”型结构,“3”型与其映像结构共同形成了瓶体底部内部的亚葫芦空间结构,使得培养基恰好位于瓶底凹陷位置,保证了培养基后期不会因白酒液体加入而漂浮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虫草酒制备领域,尤其涉及。该方法采用酒瓶作为容器,该酒瓶下部的“3”型结构,“3”型与其映像结构以及与瓶底共同形成了瓶体内部的亚葫芦空间结构,酒瓶为蛹虫草人工栽培容器,培养基灭菌后上表面高于瓶体底部与“3”型结构形成的凹陷区的最细处1~2厘米,使培养基固定于瓶底凹陷位置。本专利技术酒瓶下部的“3”型结构,“3”型与其映像结构共同形成了瓶体底部内部的亚葫芦空间结构,使得培养基恰好位于瓶底凹陷位置,保证了培养基后期不会因白酒液体加入而漂浮起来。【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虫草酒制备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传统虫草酒的做法:将蛹虫草采下烘干,将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干品和白酒按一定重量比配制而成,密封浸泡半月后,可装瓶出售,有的产品为体现蛹虫草真实感官,一般每瓶虫草酒中加十几根浸泡后的蛹虫草子实体,也有不加的。在最后虫草酒产品中无论加蛹虫草还是不加蛹虫草,都存在一定缺陷,不加蛹虫草的虫草酒虽然酒色金黄但给消费者不真实感觉;添加蛹虫草的虫草酒虽能看到蛹虫草,但蛹虫草散乱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如下所述的用于制备可视蛹虫草自然生长状态的虫草酒瓶,酒瓶下部的“3”型结构,“3”型与其映像结构以及与瓶底共同形成了瓶体内部的亚葫芦空间结构,酒瓶为蛹虫草人工栽培容器,培养基灭菌后上表面高于瓶体底部与“3”型结构形成的凹陷区的最细处I~2厘米,使培养基固定于瓶底凹陷位置。进一步地,将大米与营养液按照重量比为1:1.75~1:2的范围配比的培养基,经121°C 60分钟高温灭菌,冷却至室温,接种蛹虫草液体菌种,使得培养基高于瓶体底部最细处I~2厘米,然后放到18~22°C低温环境培养,并给予40W日光灯距离30~40厘米连续强光照射;当蛹虫草长到6~8厘米时,向酒瓶中倒入白酒并封瓶。进一步地,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营养液为含有鲜蚕蛹浆8~15%的水溶液液进一步地,40W日光灯照射在瓶口顶部、并垂直光照。进一步地,在蛹虫草生长过程中,通过通气泵,将细长针头插到瓶底部,通过气泵压力通入氧气驱除瓶内沉积的二氧化碳将瓶,每7天处理I次,可满足子实体正常生长要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酒瓶下部的“3”型结构,“3”型与其映像结构共同形成了瓶体底部内部的亚葫芦空间结构,使得培养基恰好位于瓶底凹陷位置,保证了培养基后期不会因白酒液体加入而漂浮起来。在保证特征性结构前提下,该专利所使用的酒瓶瓶型、容积大小、外观设计均可依据市场需求设计加工。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玻璃容器制备虫草酒,克服了直壁行容器的缺陷,可以有效阻止蛹虫草栽培培养基后期漂浮,达到将培养基固定于底部从而体现蛹虫草自然生长状态的美观效果和艺术特色。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虫草酒别致,高雅,内置蛹虫草以自然生长状态呈现,美观玉立。颇有原生态感觉和真实感,由于培养基为免淘优质大米和鲜蚕蛹浆,可确保培养基营养性、安全性和洁净度。无任何人工添加剂,卫生安全。因此,瓶中蛹虫草子实体及其培养基在加入白酒后,对酒质无任何不良影响,而亭亭玉立的红褐色蛹虫草飘曳在酒中艺术性极强,商品性极高,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本专利技术方法白酒灌装后数小时瓶中白酒酒色金黄,口感清香,有蛹虫草特有香气。由于酒的特殊作用,使得蛹虫草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有效保健成分都能快速浸出,因此该虫草酒中含有珍贵的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SOD等几十种有效成分。本专利产品是一款高档的虫草酒,它集艺术性、实用性、商品性、美观性于一身,让人们在享受保健的过程中,又同时享受到了酒意如仙的愉悦和对虫草文化的认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瓶盖,2为瓶体,3为“3”型结构,4为凹陷区,5为瓶底,6为蛹虫草,7为培养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采用制备可`视蛹虫草自然生长状态的虫草酒瓶,酒瓶下部的“3”型结构,“3”型与其映像结构共同形成了瓶体底部内部的亚葫芦空间结构,酒瓶为蛹虫草人工栽培容器,培养基7灭菌后上表面高于瓶体底部最细处I~2厘米,使培养基7恰好位于瓶底凹陷位置。具体地该酒瓶包括瓶盖I与瓶体2,瓶体2从瓶口到瓶底依次为“3”型结构3,凹陷区4,瓶底5。本实施例中装置整体宽6cm,高13cm可装入200ml白酒,内置的蛹虫草6以自然状态生长,不会凌乱,可有效地阻止培养基7的漂浮。采用上述的虫草酒瓶,在该容器中加入15克免淘有机大米、3毫升鲜蚕蛹浆液和25毫升饮用水,所加大米为市售优质免淘有机米、营养液为含有鲜蚕蛹浆重量浓度为10%的水溶液,经121°C 60分钟高温灭菌,冷却至室温,接种蛹虫草液体菌种,使得培养基高于瓶体底部最细处I~2厘米,然后放到18~22°C低温环境培养,并给予40W日光灯距离30~40厘米连续强光照射;当蛹虫草长到6~8厘米时,向酒瓶中倒入白酒并封瓶。另外需要采用40W日光灯照射在瓶口顶部、并垂直光照,此步骤是为了使瓶中生长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不弯曲,栽培中当子实体原基形成后,要在瓶顶部给垂直光照,避免因光源位置偏,影响瓶中蛹虫草子实体垂直向上生长。氧气是蛹虫草生长必要元素,由于该酒瓶口小肚大,在瓶子垂直摆放情况下,瓶内二氧化碳很难排除,导致缺少氧气,进而影响子实体生长,易出现子实体顶端分叉,在蛹虫草生长过程中,通过通气泵,将细长针头插到瓶底部,通过气泵压力通入氧气驱除瓶内沉积的二氧化碳将瓶,每7天处理I次,可满足子实体正常生长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采用酒瓶作为容器,该酒瓶下部的“3”型结构,“3”型与其映像结构以及与瓶底共同形成了瓶体内部的亚葫芦空间结构,酒瓶为蛹虫草人工栽培容器,培养基灭菌后上表面高于瓶体底部与“3”型结构形成的凹陷区的最细处I~2厘米,使培养基固定于瓶底凹陷位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蛹虫草自然生长状态的虫草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米与营养液按照重量比为1:1.75~1:2的范围配比的培养基,经121°C 60分钟高温灭菌,冷却至室温,接种蛹虫草液体菌种,使得培养基高于瓶体底部最细处I~2厘米,然后放到18~22°C低温环境培养,并给予40W日光灯距离30~40厘米连续强光照射;当蛹虫草长到6~8厘米时,向酒瓶中倒入白酒并封瓶。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蛹虫草自然生长状态的虫草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营养液为含有鲜蚕蛹浆8~15%的水溶液液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蛹虫草自然生长状态的虫草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40W日光灯照射在瓶口顶部、并垂直光照。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蛹虫草自然生长状态的虫草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蛹虫草生长过程中,通过通气泵,将细长针头插到瓶底部,通过气泵压力通入氧气驱除瓶内沉积的二氧化碳将瓶,每7天处理I次,可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视蛹虫草自然生长状态的虫草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酒瓶作为容器,该酒瓶下部的“3”型结构,“3”型与其映像结构以及与瓶底共同形成了瓶体内部的亚葫芦空间结构,酒瓶为蛹虫草人工栽培容器,培养基灭菌后上表面高于瓶体底部与“3”型结构形成的凹陷区的最细处1~2厘米,使培养基固定于瓶底凹陷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升厚李锋陈浩成柳叶飞张林纪娇张治平陈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虫林密宝北虫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沈阳聚鑫北虫草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