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装置及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02569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4:20
一种吸附装置及具备该吸附装置的处理装置,能够以很高的作业效率简单地吸附固定不同尺寸的被吸附体。具备利用差压来吸附膜状材料(2)的吸附部(61),吸附部(61)被划分成能够各自独立地实施吸附动作的多个吸附区域(62a~62d),各个吸附区域(62a~62d)与真空排气线(13a~13d)和气体供给线(16a~16d)连通地连接,在真空排气线(13a~13d)和气体供给线(16a~16d)上分别设置了开闭阀(14a~14d)、(17a~17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吸附装置及具备该吸附装置的处理装置,能够以很高的作业效率简单地吸附固定不同尺寸的被吸附体。具备利用差压来吸附膜状材料(2)的吸附部(61),吸附部(61)被划分成能够各自独立地实施吸附动作的多个吸附区域(62a~62d),各个吸附区域(62a~62d)与真空排气线(13a~13d)和气体供给线(16a~16d)连通地连接,在真空排气线(13a~13d)和气体供给线(16a~16d)上分别设置了开闭阀(14a~14d)、(17a~17d)。【专利说明】吸附装置及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被吸附体加以吸附的吸附装置以及对该吸附装置所吸附的被吸附体进行规定的处理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膜状材料或片状材料等被处理体实施激光加工等处理时,要利用差压将被处理体吸附固定在试样台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4)。另外,在要将不同尺寸的被处理体吸附在试样台上时,要将试样台变更成与被处理体的尺寸相符的试样台,或是采用与不同尺寸的被处理体中最大尺寸的被处理体尺寸相符的试样台,并且根据被处理体的尺寸而将不用的吸附区域用片状材料等来覆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图3是表示专利文献I记载的吸附区域可变装置的示意图。在配置了描画对象物110的描画台101上,穿设有许多通孔(图中未示)。在描画台101的Y轴方向侧面设有将在描画台101上穿设的许多通孔全部加以覆盖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卷帘辊轴102。卷帘辊轴102上卷绕着不通气的片状材料,在拉出口安装了将片状材料拉出的固定杆103。在描画台101上的两侧面突出设有用于将固定杆103钩住的固定销104,以使从卷帘辊轴102拉出的片状材料停住。另外,为了 防止气体泄漏,描画台101的下部形成为箱体。该箱体的内部被沿X方向滑动的密封板105—分为二。在描画台101的侧部形成了透明窗口 111,从而能够目视箱体内的密封板105。通过使设在箱体上的手柄106旋转,能够使密封板105沿X轴方向移动。在描画台101上的描画对象物110的下部,设有用于将箱体内部的气体吸出的排气口 107。排气口 107经过软管109与吸附装置108连接。采用图3所示的吸附区域可变装置时,如下述那样将描画对象物110固定在描画台101上。首先,将描画对象物110置于描画台101上。再将固定杆103挂到固定销104处,使未能被描画对象物110堵住的通孔处于被卷帘辊轴102覆盖的位置,从而用卷帘辊轴102来覆盖通孔。另一方面,从设在描画台101上的透明窗口 111来目视密封板105,并用手柄106使密封板105移动,以使密封板105处于描画对象物110的端面部。然后,用吸附装置108将隔着密封板105而处于与手柄106相反一侧的描画台101内部的气体排出。这样一来,就能够利用大气压与描画台101内部的负压之间的差压将描画对象物110固定。在要将不同尺寸的描画对象物110加以固定时,就要通过上述步骤将未能用描画对象物110覆盖的通孔加以覆盖,由此将描画对象物110加以固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 一 2691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 - 19957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5-18936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9 - 760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如上述那样每次将不同尺寸的被处理体吸附以加以固定时,都要用密封材等来覆盖不使用的吸附区域,因此作业效率低下。另外,即使是根据被处理体的尺寸来改变试样台本身,同样存在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已有的技术问题而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及具备该吸附装置的处理装置,能够以很高的作业效率简单地吸附固定不同尺寸的被吸附体。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吸附装置的第一方案的特征是,具备利用差压来吸附被吸附体的吸附部,该吸附部被划分成能够各自独立地实施吸附动作的多个吸附区域。本专利技术第二方案的吸附装置是在所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附区域中的各个区域能与真空排气线和气体供给线连通地连接,并且在所述真空排气线和所述气体供给线上分别设置了开闭阀。本专利技术第三方案的吸附装置是在所述第二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附部在各个吸附区域设置了多个吸附用的通气孔。本专利技术第四方案的吸附装置是在所述第三方案的基础上,在每个所述吸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多个通气孔连通的分隔室部,所述真空排气线和所述气体供给线经过所述多个通气孔及所述分隔室部而与所述吸附区域连通地连接。本专利技术第五方案的吸附装置是在所述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附部设在吸附台上,该吸附台能拆卸地设置在基座上。本专利技术第六方案的吸附装置是在所述第五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座具备利用差压将所述吸附台加以吸附并设置固定的吸附台吸附部。本专利技术第七方案的吸附装置是在所述第一方案至第六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被吸附体是膜状材料。本专利技术第八方案的吸附装置是在所述第七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膜状材料具有长带形状,且一边沿着所述长带的长度方向被间歇地运送,一边在所述吸附部上被吸附及解除吸附,所述多个吸附区域沿着与所述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且沿着所述运送方向配置。本专利技术第九方案的处理装置的特征是,具备:所述第一方案至第八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吸附装置;以及对被吸附在所述吸附部的所述被吸附体实施规定的处理的处理部。本专利技术第十方案的处理装置是在所述第九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处理部是对所述被吸附体实施激光加工的激光加工部。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将利用差压来吸附被吸附体的吸附部划分成能够各自独立地实施吸附动作的多个吸附区域,因此能够根据被吸附体的尺寸,只使多个吸附区域中为吸附被吸附体所需的吸附区域实施吸附动作。从而,当要吸附的被吸附体变更为尺寸不同的被吸附体时,根据被吸附体的尺寸来适当地变更实施吸附动作的吸附区域,就能容易地应对被吸附体的尺寸变更。本专利技术的吸附装置与已有的吸附装置不同,无须另外用密封材等来覆盖吸附部中为吸附被吸附体所不需要的区域。而关于划分吸附部的吸附区域的数量,只要是两个以上即可,没有限定数量。而且吸附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也无特别限定,各吸附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也可以不同。另外,实施吸附动作的一个吸附区域除了是在面向上连续之外,也可以夹着其他吸附区域而分离存在。而且,当被吸附体如后述那样具有长带形状时,可以是吸附区域沿着被吸附体配置的长带的长度方向伸长,且邻接的吸附区域沿着与上述长带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并排配置。采用这种配置形态,即使长带形状的被吸附体的宽度不同,也能通过改变实施吸附动作的吸附区域的数量来容易地应对。作为用吸附部来吸附被吸附体的结构,可以采用多个吸附区域的各个区域与设有开闭阀的真空排气线连通地连接的结构。由于在多个真空排气线上分别设置了开闭阀,因此能够与共同的真空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与吸附被吸附体所需的吸附区域连接的真空排气线的开闭阀打开、将其他真空排气线的开闭阀关闭即可。不过,至少要先将与实施吸附的吸附区域连接的、下述气体供给线的开闭阀关闭。这样就能通过已打开开闭阀的真空排气线而只对吸附被吸附体所需的吸附区域实施真空排气,以产生差压,从而能吸附被吸附体。另外,在不实施吸附的吸附区域,也可以打开气体供给线的开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利用差压来吸附被吸附体的吸附部,该吸附部被划分成能够各自独立地实施吸附动作的多个吸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岛达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