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9160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通过充电泵电路实现LCD液晶屏的轮流开启/关闭,为LCD液晶屏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调节电压,并加载到显示电极,使显示电极和公共电极间的电压差作用于液晶实现显示,从而有效保证了电路的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背光驱动电路接有使能控制端LCD_PWREN,高电平时电路工作;低电平时电路关断,可以有效节省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以及稳定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通过充电泵电路实现LCD液晶屏的轮流开启/关闭,为LCD液晶屏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调节电压,并加载到显示电极,使显示电极和公共电极间的电压差作用于液晶实现显示,从而有效保证了电路的稳定;本技术背光驱动电路接有使能控制端LCD_PWREN,高电平时电路工作;低电平时电路关断,可以有效节省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以及稳定可靠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手持终端,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持终端在物流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为了保证手持终端能够长时间的正常工作,需要尽可能的降低手持终端的电量损耗。目前常见的手持终端液晶显示驱动电路都需要采用单独的液晶背板连接液晶屏,其不但存在功能电路模块较多,结构复杂,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价格昂贵、功耗大的缺点,极大的降低了手持终端的待机时间和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低成本、低功耗以及稳定可靠的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包括:IXD液晶屏、引脚连接器和IXD驱动电路,所述LCD驱动电路通过引脚连接器与LCD液晶屏连接;所述LCD驱动电路包括LCD驱动器、第一充电泵电路和第二充电泵电路;所述IXD驱动器的LX管脚分为两路输出,一路通过二极管D5输出模拟电压AVDD到IXD液晶屏,另一路通过电容C8后与并联的二极管D6、二极管D7连接,所述二极管D6、二极管D7之间通过电容C9连接,且所述二极管D6与电容C9连接端输出-5V电压;所述第一充电泵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容C5,所述IXD驱动器的DRVN管脚与电容C5连接后分为两路,一路与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另一路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IXD驱动器的FBN管脚分为两路输出,一路通过电阻R3与IXD驱动器的REF管脚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2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后输出关闭电压VGL到IXD液晶屏;所述第二充电泵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容C12、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所述IXD驱动器的DRVP管脚与电容C12连接后分为两路输出,一路与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另一路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IXD驱动器的FBP管脚与输出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9与所述IXD驱动器的TGND管脚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8与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后输出开启电压VGH到LCD液晶屏。优选地,还包括有一 IXD控制器和一 LED背光驱动电路,所述LED背光驱动电路包括背光驱动芯片U1,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l的EN管脚与IXD控制器连接,通过所述IXD控制器输入电源开关信号,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l的FB1、FB2、FB3管脚之间互相连接,且通过FBl管脚输出背光信号到LCD液晶屏;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l的OLS管脚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通过二极管D4与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l的SW管脚连接,另一路输出背光信号到IXD液晶屏。优选地,所述背光驱动芯片Ul为MP1521芯片。优选地,所述LCD控制器为芯片S3C2440A。优选地,所述IXD驱动器为芯片MAX1779。优选地,还包括有一 VCOM驱动器,所述VCOM驱动器与所述电容C9及二极管D6的正极端连接,通过所述IXD驱动器的LX管脚输出-5V电压。本技术提供的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通过充电泵电路实现LCD液晶屏的轮流开启/关闭,为LCD液晶屏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调节电压,并加载到显示电极,使显示电极和公共电极间的电压差作用于液晶实现显示,从而有效保证了电路的稳定;本技术背光驱动电路接有使能控制端LCD_PWREN,高电平时电路工作;低电平时电路关断,可以有效节省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以及稳定可靠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的LCD驱动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的背光驱动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技术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的LCD驱动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的背光驱动电路原理图。本技术实施例应用于手持终端上的低成本、低功耗、高稳定性且结构简单的液晶屏驱动电路。其中本实施例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包括有:IXD液晶屏、引脚连接器、IXD驱动电路、VCOM驱动器、LCD控制器和LED背光驱动电路。LCD液晶屏内集成有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需要外部提供数字电压DVDD和模拟电压AVDD。另外,为了完成数据扫描,还需要LCD驱动电路轮流开启/关闭,当开启时,数据通过源极驱动器加载到显示电极,显示电极和公共电极间的电压差再作用于液晶实现显示,因此需要控制LCD驱动电路的开启电压VGH、关闭电压VGL和加到公共电极上的电压VC0M。本实施例中LCD驱动电路包括LCD驱动器、第一充电泵电路、第二充电泵电路和一个升压电路。IXD驱动器采用芯片MAX1779,MAX1779内部集成有三个DC-DC变换器,可以为液晶屏提供高效的调节电压,其能够对应产生模拟电压AVDD、栅极开启电压VGH和栅极关断电压VGL,并对应通过引脚连接器输入到IXD液晶屏,MAX1779芯片能产生IXD需要的模拟电压AVDD、栅极开启电压VGH及栅极关断电压VGL。IXD驱动器的LX管脚分为两路输出,一路通过二极管D5输出模拟电压AVDD到IXD液晶屏,另一路通过电容CS后与并联的二极管D6、二极管D7连接,所述二极管D6、二极管D7之间通过电容C9连接,且所述二极管D6与电容C9连接端输出-5V电压给VCOM驱动器,所述VCOM驱动器与所述电容C9及二极管D6的正极端连接,其采用芯片LM8261,其与外部输入的+5V电压一同产生VCOM信号,通过引脚连接器输入到IXD液晶屏。IXD驱动电路中第一充电泵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容C5,所述IXD驱动器的DRVN管脚与电容C5连接后分为两路,一路与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另一路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IXD驱动器的FBN管脚分为两路输出,一路通过电阻R3与IXD驱动器的REF管脚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2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后输出关闭电压VGL到IXD液晶屏。IXD驱动电路中第二充电泵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容Cl2、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所述LCD驱动器的DRVP管脚与电容C12连接后分为两路输出,一路与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另一路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IXD驱动器的FBP管脚与输出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9与所述IXD驱动器的TGND管脚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8与二极管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终端液晶屏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LCD液晶屏、引脚连接器和LCD驱动电路,所述LCD驱动电路通过引脚连接器与LCD液晶屏连接;所述LCD驱动电路包括LCD驱动器、第一充电泵电路和第二充电泵电路;所述LCD驱动器的LX管脚分为两路输出,一路通过二极管D5输出模拟电压AVDD到LCD液晶屏,另一路通过电容C8后与并联的二极管D6、二极管D7连接,所述二极管D6、二极管D7之间通过电容C9连接,且所述二极管D6与电容C9连接端输出?5V电压;所述第一充电泵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容C5,所述LCD驱动器的DRVN管脚与电容C5连接后分为两路,一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另一路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LCD驱动器的FBN管脚分为两路输出,一路通过电阻R3与LCD驱动器的REF管脚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2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后输出关闭电压VGL到LCD液晶屏;所述第二充电泵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容C12、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所述LCD驱动器的DRVP管脚与电容C12连接后分为两路输出,一路与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另一路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LCD驱动器的FBP管脚与输出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电阻R9与所述LCD驱动器的TGND管脚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8与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后输出开启电压VGH到LCD液晶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朝猛许群李湘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林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