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钢缆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909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缆锁具,包括安装锁具上壳体和锁具底壳体,锁具上壳体上安装有锁头,锁头内转动安装有锁芯,锁头和锁芯之间设有锁眼,锁芯固定安装在转动扳手上,锁具上壳体上表面设有钢缆存储腔,钢缆存储腔内转动安装有钢缆卷筒轴,钢缆卷筒轴的上端装有钢缆收放转盘,钢缆收放转盘安装有钢缆卷筒,钢缆卷筒底端设有卷筒齿圈,钢缆存储腔底部设有存储腔齿圈,钢缆卷筒轴和锁具上壳体之间设有齿圈啮合弹性压紧装置,钢缆存储腔的腔壁上设有钢缆出线口;还包括锁定装置;转动钢缆收放转盘可任意抽放钢缆至需要的长度,多余的钢缆被收藏在钢缆存储腔内,有效的防止了钢缆发生缠绕或者与工作现场的其他设备发生碰撞。(*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缆锁具,包括安装锁具上壳体和锁具底壳体,锁具上壳体上安装有锁头,锁头内转动安装有锁芯,锁头和锁芯之间设有锁眼,锁芯固定安装在转动扳手上,锁具上壳体上表面设有钢缆存储腔,钢缆存储腔内转动安装有钢缆卷筒轴,钢缆卷筒轴的上端装有钢缆收放转盘,钢缆收放转盘安装有钢缆卷筒,钢缆卷筒底端设有卷筒齿圈,钢缆存储腔底部设有存储腔齿圈,钢缆卷筒轴和锁具上壳体之间设有齿圈啮合弹性压紧装置,钢缆存储腔的腔壁上设有钢缆出线口;还包括锁定装置;转动钢缆收放转盘可任意抽放钢缆至需要的长度,多余的钢缆被收藏在钢缆存储腔内,有效的防止了钢缆发生缠绕或者与工作现场的其他设备发生碰撞。【专利说明】新型钢缆锁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缆锁具。
技术介绍
现有钢缆锁具的钢缆多外置,钢缆暴露在外,使用过程中多余的钢缆会与现场正在运行的机器或物体碰撞、缠绕等,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不能够穿过较小的孔,收紧时要用手去拉钢缆,极易造成手部受伤,当剩余的钢缆较少时,还会因为太滑而不容易收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上述弊端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新型钢缆锁具,钢缆收放方便,转动钢缆收放转盘可任意抽放钢缆至需要的长度,多余的钢缆被收藏在钢缆存储腔内,有效的防止了钢缆发生缠绕或者与工作现场的其他设备发生碰撞,使用方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缆锁具,包括安装在一起的锁具上壳体和锁具底壳体,所述锁具上壳体上安装有锁头,所述锁头内转动安装有锁芯,所述锁头和所述锁芯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眼,所述锁芯的底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扳手上,所述转动扳手转动在所述锁具上壳体和所述锁具底壳体之间,所述锁具上壳体上表面设有钢缆存储腔,所述钢缆存储腔内转动安装有钢缆卷筒轴,所述钢缆卷筒轴的上端装有钢缆收放转盘,所述钢缆收放转盘安装有缠绕钢缆的钢缆卷筒,所述钢缆卷筒底端设有卷筒齿圈,所述钢缆存储腔底部设有与所述卷筒齿圈相配合的存储腔齿圈,所述钢缆卷筒轴和所述锁具上壳体之间设有齿圈啮合弹性压紧装置,所述钢缆存储腔的腔壁上设有钢缆出线口,所述转动扳手和所述锁具上壳体或锁具底壳体之间设有锁定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扳手和所述锁具上壳体之间设有转动扳手张开装置,所述转动扳手张开装置包括设在所述锁具上壳体下表面的顶块槽,所述顶块槽内滑动安装有顶在所述转动扳手上的顶块,所述顶块和所述顶块槽之间设有顶紧弹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齿圈啮合弹性压紧装置包括套装在所述钢缆卷筒轴上的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上端抵靠在所述锁具上壳体下表面,所述压紧弹簧的下端和所述钢缆卷筒轴之间设有卡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具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钢缆头部固定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在所述转动扳手上转动扳手锁孔和设在所述锁具上壳体或锁具底壳体上的固定锁孔。该新型钢缆锁具包括钢缆存储腔,所述钢缆存储腔内设有绕卷钢缆的钢缆卷筒,钢缆卷筒安装在所述钢缆收放转盘上,转动钢缆收放转盘可任意抽放钢缆至需要的长度,多余的钢缆被收藏在钢缆存储腔内,有效的防止了钢缆发生缠绕或者与工作现场的其他设备发生碰撞,使用方便,而且避免了收紧时手部受伤以及因为钢缆太小、太短而且太滑而不容易收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是图2的后视图;图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缆锁具,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安装在一起的锁具上壳体I和锁具底壳体2,所述锁具上壳体I上安装有锁头3,所述锁头3内转动安装有锁芯4,所述锁头3和所述锁芯4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两组锁眼5,所述锁芯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扳手6上,所述转动扳手6以所述锁芯4为转轴转动在所述锁具上壳体I和所述锁具底壳体2之间,所述锁具上壳体I上表面设有钢缆存储腔7,所述钢缆存储腔7内转动安装有钢缆卷筒轴8,所述钢缆卷筒轴8的上端装有钢缆收放转盘9,所述钢缆收放转盘9安装有缠绕钢缆的钢缆卷筒10,所述钢缆卷筒10底端设有卷筒齿圈11,所述钢缆卷筒10和所述卷筒齿圈1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钢缆存储腔7底部设有与所述卷筒齿圈11相配合的存储腔齿圈12,所述钢缆卷筒轴8和所述锁具上壳体I之间设有齿圈啮合弹性压紧装置,所述钢缆存储腔的腔壁上设有钢缆出线口 22,所述转动扳手6和所述锁具上壳体I或锁具底壳体2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所述转动扳手6和所述锁具上壳体I之间设有转动扳手张开装置,所述转动扳手张开装置包括设在所述锁具上壳体I下表面的顶块槽13,所述顶块槽13内滑动安装有顶在所述转动扳手6上的顶块14,所述顶块14和所述顶块槽13之间设有顶紧弹簧15,所述转动扳手张开装置也可以设在所述转动扳手6和所述锁具底壳体2之间,转动扳手张开装置使得转动扳手保持张开状态,在张开状态下才能穿过钢缆。所述齿圈啮合弹性压紧装置包括套装在所述钢缆卷筒轴8上的压紧弹簧16,所述压紧弹簧16的上端抵靠在所述锁具上壳体I下表面,所述压紧弹簧16的下端和所述钢缆卷筒轴之间设有卡簧17。所述锁具上壳体I的两侧分别设有钢缆头部固定孔20。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在所述转动扳手6上的转动扳手锁孔18和设在所述锁具上壳体上的固定锁孔19,所述固定锁孔也可以设在所述锁具底壳体上。如图4所示,在长时间不用时,钢缆23被存储在钢缆存储腔7内,绕卷在钢缆卷筒10上,有效保护了钢缆,避免钢缆受损,而且保证了钢缆整齐。如图5所示,使用时旋转钢缆收放转盘9,当钢缆23头部从钢缆出线口露出后将钢缆抽出穿过所述锁头3和所述锁芯4之间相互配合的第一组锁眼。如图6所示,将钢缆23头部绕过或者穿过所需绑定限制物体后将其绕回穿过所述锁头3和所述锁芯4之间相互配合的第二组锁眼,接着将其插入钢缆头部固定孔20,然后旋转钢缆收放转盘9,直至收紧,然后捏紧活动扳手6,使钢缆被夹紧达到锁紧目的。如图7所示,最后在转动扳手锁孔18和固定锁孔19之间安装锁定锁具21,从而无法松动活动扳手6以达到保持锁紧限制目的。转动钢缆收放转盘9可任意抽放钢缆至需要的长度,多余的钢缆被收藏在钢缆存储腔7内,有效的防止了钢缆发生缠绕或者与工作现场的其他设备发生碰撞,使用方便,而且避免了收紧时手部受伤以及因为钢缆太小、太短而且太滑而不容易收紧。通过上文对本技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描述,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新型钢缆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一起的锁具上壳体和锁具底壳体,所述锁具上壳体上安装有锁头,所述锁头内转动安装有锁芯,所述锁头和所述锁芯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眼,所述锁芯的底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扳手上,所述转动扳手转动在所述锁具上壳体和所述锁具底壳体之间,所述锁具上壳体上表面设有钢缆存储腔,所述钢缆存储腔内转动安装有钢缆卷筒轴,所述钢缆卷筒轴的上端装有钢缆收放转盘,所述钢缆收放转盘安装有缠绕钢缆的钢缆卷筒,所述钢缆卷筒底端设有卷筒齿圈,所述钢缆存储腔底部设有与所述卷筒齿圈相配合的存储腔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新型钢缆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一起的锁具上壳体和锁具底壳体,所述锁具上壳体上安装有锁头,所述锁头内转动安装有锁芯,所述锁头和所述锁芯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眼,所述锁芯的底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扳手上,所述转动扳手转动在所述锁具上壳体和所述锁具底壳体之间,所述锁具上壳体上表面设有钢缆存储腔,所述钢缆存储腔内转动安装有钢缆卷筒轴,所述钢缆卷筒轴的上端装有钢缆收放转盘,所述钢缆收放转盘安装有缠绕钢缆的钢缆卷筒,所述钢缆卷筒底端设有卷筒齿圈,所述钢缆存储腔底部设有与所述卷筒齿圈相配合的存储腔齿圈,所述钢缆卷筒轴和所述锁具上壳体之间设有齿圈啮合弹性压紧装置,所述钢缆存储腔的腔壁上设有钢缆出线口,所述转动扳手和所述锁具上壳体或锁具底壳体之间设有锁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都克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