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埋地双壁储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8017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包装容器技术领域,为采用真空辅助RTM工艺成型的整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双壁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1)和外罐体(2)组成,内、外罐体为一次成型整体结构,间隙支撑结构由多孔填充材料(9)和支撑柱(10)组成,外罐体和支撑柱为一体结构;内罐体壁厚介于7mm~0.5%dmm之间(d为罐体直径),外罐体壁厚介于4mm~10mm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整体刚强度高,抗压能力强,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重量轻,质量一致性好,成本低。适用于各种场合应用的储油罐,特别是用于加油站的埋地储油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包装容器
,为采用真空辅助RTM工艺成型的整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双壁罐。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1)和外罐体(2)组成,内、外罐体为一次成型整体结构,间隙支撑结构由多孔填充材料(9)和支撑柱(10)组成,外罐体和支撑柱为一体结构;内罐体壁厚介于7mm~0.5%dmm之间(d为罐体直径),外罐体壁厚介于4mm~10mm之间。本技术所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整体刚强度高,抗压能力强,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重量轻,质量一致性好,成本低。适用于各种场合应用的储油罐,特别是用于加油站的埋地储油罐。【专利说明】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埋地双壁储油罐
本技术属于包装容器
,涉及具有柱形结构的液体包装容器设计技术,特别涉及埋地储油罐
,同时还涉及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加拿大ZCL公司及美国XERXES等双壁罐制造厂商双壁玻璃钢埋地罐制造工艺相同,首先应用阴模模具制备半罐体,外壁与加强筋经过喷射工艺一体成型,将3D织物或隔离颗粒与隔离膜披覆到外壁内侧,然后喷射成型双壁罐内壁,最后将两个半罐体对接形成完整的双壁罐罐体。CN 201010298344.7,一种玻璃钢双壁储油罐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模具,所涉及的双壁罐内外壁为短切喷射的玻璃钢双罐体拼接而成的双壁罐,其间隙为W型或V型涂有粘性树脂的玻璃纤维膨体纱固化而成。短切喷射的玻璃钢罐体,壁厚度大,整体质量重,结构强度较低,成本高。US 5224621所述的玻璃钢双壁罐,其内外罐体是玻璃纤维缠绕制成的复合材料,空腔采用一定直径的丝线缠绕于内罐体外表面,分隔开内外罐体生成微小的空间,用于检测液体流动,达到渗漏检测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防渗漏的双壁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埋地储油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耐腐蚀、防渗漏的双壁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外罐体组成,内外罐体由整体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一体化制备而成,内罐体包括结构层和阻隔层;内外罐体之间为有支撑结构的连续空腔,空腔结构内设置具有一定刚性的多孔隙填充材料,在多孔隙填充材料中设置的增强点,起到辅助支撑作用;空腔结构两侧设置有带聚氨酯胶粘剂的隔离膜,胶粘剂与主体树脂粘接强度较高,与内、外罐体和增强点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结构,使得内、外罐体和中间的空腔形成一个立体夹芯的复合材料结构;采用真空辅助RTM —体成型双壁罐,双侧隔离膜隔绝内外罐体和空腔,形成检漏间隙。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外罐体为一次成型整体结构,内罐体和间隙之间设置内罐体隔离膜6,间隙和外罐体之间设置外罐体隔离膜7 ;间隙支撑结构由多孔填充材料9和支撑柱10组成,外罐体和支撑柱为一体结构;内罐体壁厚介于7mm?0.5%d之间(d为罐体直径),外罐体壁厚介于4mm?IOmm之间,罐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罐体剖面结构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罐体隔离膜7上设有开孔8。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柱10的分布密度介于5个/m2?15个/m2之间,单个支撑柱面积介于25mm2?2500mm2之间。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厚度介于0.06_?0.2_之间,内罐体隔离膜6、外罐体隔离膜7厚度彼此独立。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选自PET膜材料、聚氨酯膜、尼龙薄膜中的一种,内罐体隔离膜6、外罐体隔离膜7材质彼此独立。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填充材料9选自二维编织物或三维立体编织物中的一种。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多孔填充材料9的编织物所用编织线直径介于0.25mm?1.5mm之间。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编织物的编织线经纬密度分别介于100根/米?800根/米之间。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I和外罐体2增强材料选自玻璃纤维方格布、±45°玻璃纤维无皱褶织物、+ 45° /0° /90° /-45°玻璃纤维无皱褶织物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和结构。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4表面覆导电层11。本技术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I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I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11选自导电布、金属网或导电漆中的一种。本技术所涉及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整体刚强度高,抗压能力强,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重量轻,质量一致性好,成本低。适用于各种场合应用的储油罐,特别是用于加油站的埋地储油罐。【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本技术涉及的双壁埋地储油罐结构示意图附图2本技术涉及的双壁埋地储油罐罐体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本技术涉及的双壁埋地储油罐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附图4本技术涉及的双壁埋地储油罐成型模具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一内_体,2—外--?体,3—结构层,4一阻隔层 5—间隙 6 —内iil体隔膜7—外罐体隔膜 8一开孔9一多孔填充材料10—支撑柱 11一导电层,12—油罐吊环,14一加强筋;15—阳模,16—初始注胶口,17—阴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壁埋地储油罐,由复合材料内罐体(1)和外罐体(2)组成,内罐体(1)包括结构层(3)和阻隔层(4),内、外罐体间设置具有连续空腔的间隙(5),间隙内设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外罐体为一次成型整体结构,内罐体和间隙之间设置内罐体隔离膜(6),间隙和外罐体之间设置外罐体隔离膜(7);间隙支撑结构由多孔填充材料(9)和支撑柱(10)组成,外罐体和支撑柱为一体结构;内罐体壁厚介于7mm~0.5%d之间,d为罐体直径,外罐体壁厚介于4mm~10m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王慧军丁笑晖张璐惠林海虢忠仁张鹏魏化震金子明刘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