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炉用直接出钢铸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8648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应炉用直接出钢铸锭装置,它是由出钢车、出钢车的平台、钢锭模组件、轨道、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在感应炉出钢位置设置与其相对应的出钢车及轨道;出钢车安放在轨道上,出钢车上设置平台,钢锭模组件布置在出钢车的平台上,自动控制系统安放在出钢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出钢车与感应炉倒炉出钢相互配合,无需出钢包可将钢液通过浇铸漏斗直接浇铸到钢锭模组件中完成直接出钢铸锭,省略出钢包,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感应炉用直接出钢铸锭装置,它是由出钢车、出钢车的平台、钢锭模组件、轨道、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在感应炉出钢位置设置与其相对应的出钢车及轨道;出钢车安放在轨道上,出钢车上设置平台,钢锭模组件布置在出钢车的平台上,自动控制系统安放在出钢车上。本技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出钢车与感应炉倒炉出钢相互配合,无需出钢包可将钢液通过浇铸漏斗直接浇铸到钢锭模组件中完成直接出钢铸锭,省略出钢包,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感应炉用直接出钢铸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接出钢铸锭装置,尤其是用于感应炉用直接出钢铸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连铸技术的迅速发展,模铸生产工艺逐渐被淘汰,但在特种钢材生产及实验室新钢种开发还是以模铸生产为主,其中实验室新钢种开发主要采用感应炉进行熔炼并浇铸成锭,目前感应熔炼出钢铸锭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间接出钢铸锭:先将感应炉熔炼后的钢液浇注到钢包中,再采用吊车将盛有钢液的钢包吊到浇注地坑附近,经过钢包将钢液浇铸到钢锭模组件中,待冷却后进行脱模,形成钢锭。采用这种浇铸方式,由于钢液经钢包,再经过吊运,钢液降温较大约为50?200°C ;采用钢包手动浇注钢液易喷溅、伤人;钢包内衬为耐火材料易粘钢,钢水收得率较低约;钢包在出钢前须预热,浇注完成后需清理,同时定期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2.直接出钢铸锭:经感应炉熔炼后的钢液,通过浇注漏斗或出钢淌道,由感应炉路嘴直接浇铸到钢锭模组件中,待冷却后进行脱模,形成钢锭。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1020573858.4)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真空浇铸模具组件”其特征是: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浇铸模具组件,包括钢包和钢锭模,钢包上设有淌道,钢包下连中注管,中注管通过淌道与钢锭模底部连接。由于本技术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适应了下浇铸工艺,从而可提高浇铸钢锭的质量。该装置只是在钢包上设有淌道,并没有舍弃钢包,钢包中耐火材料易脱落,影响钢锭质量;钢包维护、整修工作量较大;每次只能够浇铸一组钢锭,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感应炉用出钢铸锭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不采用钢包;能够自动控制浇注;生产效率高的直接出钢铸锭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应炉用直接出钢铸锭装置,主要由出钢车、平台、钢锭模组件、轨道、自动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在感应炉出钢位置设置与其相应大小的出钢车及轨道;出钢车上设置平台,将一组或多组钢锭模组件布置在出钢车的平台上,出钢车安放在轨道上,自动控制系统安放在出钢车上。本技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出钢车与感应炉倒炉出钢相互配合,无需出钢包可将钢液通过浇铸漏斗直接浇铸到钢锭模组件中完成直接出钢铸锭。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有,出钢车形状为方形或长方形,出钢车的平台也为圆形或方形,其出钢车的平台大小跟据钢锭模组件大小和出钢位置制作。本技术设有升降机构及旋转机构,出钢车上的平台具有升降及旋转功能,其升降机构可为液压传动或机械传动,升降距离跟据出钢位置及钢锭模组件高度确定,其旋转机构为机械传动。本技术的出钢车放置在轨道上,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具体如下:1.本技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出钢车与感应炉倒炉出钢相互配合,无需出钢包可将钢液通过浇铸漏斗直接浇铸到钢锭模组件中完成直接出钢铸锭,省略出钢包,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2.由于省略出钢包,缩短生产流程,可降低出钢温度,缩短冶炼周期,提高钢水收得率,同时,可避免出钢包内衬耐火材料脱落,影响钢锭质量,钢锭夹杂物较少。3.本技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出钢车与感应炉倒炉出钢相互配合,完成直接出钢铸锭,无需要手动操作,操作人员可在安全距离进行自动控制,可避免钢液喷溅伤人,安全、可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出钢车5、钢锭模组件1、平台2、旋转机构3、轨道4、自动控制系统6、升降机构7,出钢车5上设置平台2,将一组或多组钢锭模组件I布置在出钢车5的平台2上,出钢车5安放在轨道4上,自动控制系统6安放在出钢车5上。出钢车形状为方形或长方形,出钢车5的平台2也为圆形或方形,其平台2大小跟据钢锭模组件I大小和出钢位置制作。本技术设有升降机构7及旋转机构3,出钢车的平台2具有升降及旋转功能,其升降机构可为液压传动或机械传动,升降距离跟据出钢位置及钢锭模组件高度确定,其旋转机构为机械传动。本技术的出钢车放置在轨道上,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出钢车的升降机构及旋转机构,使出钢车5前进、后退,出钢车5的平台2升高、下降及旋转,其移动速度以保证钢锭模组件平稳、不晃动为标准。例如实验室采用500kg中频感应炉进行,钢锭模组件采用4组80kg顶注钢锭模布置在出钢车平台上按圆周均布。该出钢铸锭装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出钢车与感应炉倒炉出钢相互配合,无需出钢包可将钢液通过浇铸漏斗直接浇铸到钢锭模组件中完成直接出钢铸锭,实施效果与对比实施效果(采用常规钢锭浇铸组件)见表1、表I实施方式及实施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感应炉用直接出钢铸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出钢车(5)、平台(2)、钢锭模组件(I)、轨道(4)、自动控制系统(6)组成,在感应炉出钢位置设置与其相对应的出钢车(5)及轨道(4);出钢车(5)安放在轨道(4)上,出钢车(5)上设置平台(2),钢锭模组件(I)布置在出钢车(5)的平台(2)上,自动控制系统(6)安放在出钢车(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炉用直接出钢铸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车(5)形状为方形或长方形,出钢车(5)的平台(2)为圆形或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炉用直接出钢铸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车设有升降机构(7)及旋转机构(3),其升降机构(7)为液压传动或机械传动,旋转机构(3)为机械传动。【文档编号】B22D7/00GK203508954SQ201320549283【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专利技术者】倪翀奕, 曹东, 廖相巍, 万雪峰, 李广帮, 贾吉祥, 李宏杰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炉用直接出钢铸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出钢车(5)、平台(2)、钢锭模组件(1)、轨道(4)、自动控制系统(6)组成,在感应炉出钢位置设置与其相对应的出钢车(5)及轨道(4);出钢车(5)安放在轨道(4)上,出钢车(5)上设置平台(2),钢锭模组件(1)布置在出钢车(5)的平台(2)上,自动控制系统(6)安放在出钢车(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翀奕曹东廖相巍万雪峰李广帮贾吉祥李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