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装置、主轴马达及盘驱动装置。轴承装置包括静止轴、第一环状部件及旋转部件。第一环状部件固定于静止轴的外周面。旋转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静止轴的周围。旋转部件包括与静止轴的外周面对置的第一内周面和与第一环状部件的外周面对置的第二内周面。在静止部件的表面与旋转部件之间的间隙内存在有润滑油。在比润滑油的上液面靠上侧的位置,第一环状部件与旋转部件隔着微小的间隙在径向对置。通过该结构构成迷宫式密封部。静止轴与第一环状部件间的固定范围同迷宫式密封部在径向重叠。(*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装置、主轴马达及盘驱动装置。轴承装置包括静止轴、第一环状部件及旋转部件。第一环状部件固定于静止轴的外周面。旋转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静止轴的周围。旋转部件包括与静止轴的外周面对置的第一内周面和与第一环状部件的外周面对置的第二内周面。在静止部件的表面与旋转部件之间的间隙内存在有润滑油。在比润滑油的上液面靠上侧的位置,第一环状部件与旋转部件隔着微小的间隙在径向对置。通过该结构构成迷宫式密封部。静止轴与第一环状部件间的固定范围同迷宫式密封部在径向重叠。【专利说明】轴承装置、主轴马达及盘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装置、主轴马达及盘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硬盘装置或光盘装置中搭载有用于使盘以其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的主轴马达。主轴马达具有固定于装置的机壳上的静止部和在支承盘的同时进行旋转的旋转部。在主轴马达中,通过在静止部与旋转部之间产生的磁通产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转矩,由此使旋转部相对于静止部旋转。主轴马达的静止部和旋转部通过轴承装置连接。尤其在近几年的主轴马达中使用在静止部与旋转部之间存在有润滑流体的轴承装置。作为具有润滑流体的轴承装置的例子,在日本公开第2002-517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在被支承为相对旋转自如的轴体与套筒体之间填充有润滑流体的轴承装置。并且,日本公开第2009-8200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在内部具有润滑流体的流体轴承装置。在具有润滑流体的轴承装置中,有时在润滑流体的液面与外部空间之间设置极其狭窄的间隙,即迷宫式密封部。若设置迷宫式密封部,则在润滑流体的液面附近与外部空间之间的气体进出就会变少。从而,能够抑制润滑流体蒸发。然而,若由静止部侧的轴和旋转部件构成这种迷宫式密封部,则轴承装置的轴向长度就会变长。并且,在这种结构中,若想在轴向上缩短轴承装置,则不得不在轴向上同时缩短轴与固定在轴上的其他部件间的固定范围以及迷宫式密封部。因此,存在难以提高其他部件相对于轴的固定强度和迷宫式密封部的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一技术包括静止轴、大致圆环状的第一环状部件及旋转部件。静止轴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并构成静止部件。第一环状部件固定于静止轴的外周面并构成静止部件。旋转部件在静止轴的周围被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旋转部件包括第一内周面和第二内周面。第一内周面与静止轴的外周面对置。第二内周面与第一环状部件的外周面对置。在静止部件的表面与旋转部件之间的间隙内存在有润滑油。润滑油的上液面位于旋转部件的第二内周面与第一环状部件之间。在比上液面靠上侧的位置,第一环状部件与旋转部件隔着微小的间隙在径向对置而构成迷宫式密封部。而且,静止轴与第一环状部件间的固定范围同迷宫式密封部在径向重叠。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一技术,静止轴与第一环状部件间的固定范围同迷宫式密封部在径向重叠。因此,能够确保静止轴与第一环状部件间的固定范围的轴向长度以及迷宫式密封部的轴向长度。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二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一技术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包括:从所述静止轴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圆板部;以及从所述圆板部的外缘部的下表面朝下方延伸的圆筒部,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第一内周面的上端部位于比所述圆筒部的下端部靠上侧的位置。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三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二技术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包括环状凸部,所述环状凸部从所述圆板部的外周部向径向外侧突出。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四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技术中的任一项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包括:构成所述迷宫式密封部的第一外周面;以及与所述第二内周面在径向对置的第二外周面,且所述第一环状部件为一体式的部件。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五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技术中的任一项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包括: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的圆筒部;以及从所述圆筒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圆锥部。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六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五技术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包括上环状部件和下环状部件,所述上环状部件包括所述圆筒部以及从所述圆筒部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凸部。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七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技术中的任一项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内周面及所述第二内周面的轮毂;以及固定于所述轮毂且位于所述上液面的上方的环状帽体,所述帽体的内周部和所述第一环状部件构成所述迷宫式密封部。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八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七技术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帽体的内端部向上方或下方呈圆筒状延伸,所述弯曲部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一环状部件构成所述迷宫式密封部。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九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技术中的任一项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密封部位于比所述上液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十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技术中的任一项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密封部位于比所述上液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十一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技术中的任一项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密封部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固定范围的轴向长度相同或大于所述固定范围的轴向长度。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十二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技术中的任一项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范围的轴向长度与所述迷宫式密封部的轴向长度相同或大于所述迷宫式密封部的轴向长度。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十三技术为一种轴承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技术中的任一项的轴承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部件还包括第二环状部件,所述第二环状部件在所述旋转部件的下方从所述静止轴朝径向外侧延伸,所述润滑油的下液面位于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第二环状部件之间,所述静止轴和所述第二环状部件由一体式部件构成。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十四技术为一种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马达包括:静止部,其具有第一技术所述的轴承装置中的所述静止轴及所述第一环状部件;旋转部,其具有支承盘的支承部及所述旋转部件,且通过第一技术所述的轴承装置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能够旋转自如;以及定子和磁铁,所述定子和磁铁在所述静止部与所述旋转部之间产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转矩。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十五技术为一种主轴马达,在第十四技术的主轴马达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具有位于比所述上液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环状上表面,所述环状上表面位于比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上端面靠下侧的位置。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十六技术为一种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驱动装置包括:第十四技术所述的主轴马达;盘,其支承于所述主轴马达的旋转部;夹紧装置,其将所述盘按压于所述主轴马达;存取部,其对所述盘进行信息的读取及写入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机壳,其容纳所述主轴马达及所述存取部。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十七技术为一种盘驱动装置,在第十六技术的盘驱动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范围、所述迷宫式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承装置具备:静止轴,其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并构成静止部件;圆环状的第一环状部件,其固定于所述静止轴的外周面并构成所述静止部件;以及旋转部件,其在所述静止轴的周围被支承为能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旋转部件包括:与所述静止轴的外周面对置的第一内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外周面对置的第二内周面,在所述静止部件的表面与所述旋转部件之间的间隙内存在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的上液面位于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第二内周面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之间,在比所述上液面靠上侧的位置,所述第一环状部件与所述旋转部件隔着微小的间隙在径向对置而构成迷宫式密封部,所述静止轴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间的固定范围同所述迷宫式密封部在径向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冈健人,佐藤和博,关井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