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植株削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8392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23:31
一种大蒜植株削除装置,涉及一种削除装置,在机架(203)的前方固定设置有三脚架支撑(202),在机架(203)的上部设置有悬挂部分(101),悬挂部分的上部与拖拉机的尾部连接,悬挂部分的下部与机架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转向部分(102),在机架的一侧设置有齿轮箱转向部分(105),齿轮箱转向部分与动力转向部分连接,在机架的下部设置有滚筒部分(104),在机架的下部的四角设置有行走部分(103),行走轮(201)分别设置在机架(203)下部的四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械化作业,结构紧凑,实现装置的植株削除角度的调节,避免了单一角度使得植株削除不彻底或者是损坏大蒜的现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大蒜植株削除装置,涉及一种削除装置,在机架(203)的前方固定设置有三脚架支撑(202),在机架(203)的上部设置有悬挂部分(101),悬挂部分的上部与拖拉机的尾部连接,悬挂部分的下部与机架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转向部分(102),在机架的一侧设置有齿轮箱转向部分(105),齿轮箱转向部分与动力转向部分连接,在机架的下部设置有滚筒部分(104),在机架的下部的四角设置有行走部分(103),行走轮(201)分别设置在机架(203)下部的四角;本技术机械化作业,结构紧凑,实现装置的植株削除角度的调节,避免了单一角度使得植株削除不彻底或者是损坏大蒜的现象。【专利说明】一种大蒜植株削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削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蒜植株削除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大蒜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已是我国的主要产区;然而目前,我国大蒜传统的收获方式基本上是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即使用手工刨挖大蒜,然后再集中处理;使用手工收获的方式,具有劳动强度大、收获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占用时间长等一系列的问题;面对手工收获的一系列问题,迫切的需要解决大蒜的收获方式从手工向机械化转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蒜植株削除装置,本技术机械化作业,结构紧凑,避免了人工或者是畜力劳动,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实现装置的植株削除角度的调节,避免了单一角度使得植株削除不彻底或者是损坏大蒜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大蒜植株削除装置,包括机架、悬挂部分、动力转向部分、齿轮箱转向部分滚筒部分和行走部分,在机架的前方固定设置有三脚架支撑,所述三脚架支撑与拖拉机尾部的牵引端联接,在机架的上部设置有悬挂部分,所述悬挂部分的上部与拖拉机的尾部连接,所述悬挂部分的下部与机架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转向部分,在机架的一侧设置有齿轮箱转向部分,所述齿轮箱转向部分与动力转向部分连接,在机架的下部设置有滚筒部分,在机架的下部的四角设置有行走部分,所述行走部分包括四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分别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四角。所述的大蒜植株削除装置,所述悬挂部分包括四个悬挂拉杆,前面的两个悬挂拉杆与拖拉机的尾部相连接,后面的两个悬挂拉杆与机架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大蒜植株削除装置,所述动力转向部分包括锥齿轮A、锥齿轮B、锥齿轮C和锥齿轮D,所述锥齿轮A、锥齿轮B、锥齿轮C和锥齿轮D依次啮合。所述的大蒜植株削除装置,在齿轮箱转向部分的外部设置有转向箱端盖,在转向箱端盖的内部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齿轮A、齿轮B、齿轮C和齿轮D ,所述齿轮A、齿轮B、齿轮C和齿轮D依次啮合,所述齿轮A与动力转向部分连接。所述的大蒜植株削除装置,在齿轮箱转向部分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方向指示。所述的大蒜植株削除装置,所述滚筒部分包括滚筒和滚刀,所述滚筒部分设置有两个滚筒,在竖直方向上靠近前方的滚筒离水平面距离较远,后方的滚筒距离水平面较近,滚筒与齿轮组连接,经过齿轮组的转动带动滚筒旋转,滚筒设置为空心圆柱,滚筒的外圆面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在每个安装槽内安装有滚刀。所述的大蒜植株削除装置,所述安装槽设置为在滚筒上的圆周方向上沿四条螺旋线均部。所述的大蒜植株削除装置,所述滚刀通过铰链与滚筒上的安装槽连接。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采用悬挂部分,实现了利用拖拉机的牵引力带动装置前进,避免了人工或者是畜力劳动,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实现装置的植株削除角度的调节,避免了单一角度使得植株削除不彻底或者是损坏大蒜的现象;二、动力转向部分是将拖拉机尾部输出的动力传递转向,实现了拖拉机尾部的纵向动力转换成横向动力,从而带动滚筒部分旋转;三、米用齿轮箱转向部分是将动力转向部分传输的横向动力再次横向取反,实现滚筒的正反转,齿轮箱采用全密封,避免外部环境影响齿轮的工作寿命,同时减小装置体积,增加装置紧凑性;四、采用滚筒部分是为安装滚刀提供安装点,同时利用滚筒高速旋转的惯性带动滚刀高速旋转,在工作过程中滚筒的高速旋转,产生旋转升力,装置利用旋转升力将大蒜的植株吸入滚筒工作半径,滚筒利用安装在自身的滚刀将大蒜植株切断,实现切除大蒜植株;五、采用行走部分避免了因装置纵向上长度过长,形成悬臂梁对悬挂部分造成损害,另外行走部分实现装置的滚动摩擦,避免了传统装置与地面直接接触依靠滑动摩擦前进的现象。【【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各部分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齿轮转向部分示意图;图4是图3的齿轮分布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滚筒上滚刀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滚刀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动力转向齿轮箱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动力转向锥齿轮分布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两级滚筒工作侧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滚刀安装示意图;在图中:101、悬挂部分;102、动力转向部分;103、行走部分;104、滚筒部分;105、齿轮箱转向部分;201、行走轮;202、三脚架支撑;203、机架;204、齿轮箱;205、悬挂拉杆;206、动力轴支座;207、同轴端盖;208、皮带轮A ;209、方向指示;210、转向箱端盖;211、螺钉;212、滚筒;213、滚刀;301、皮带轮B ;302、轴承端盖A ;303、滚筒轴A ;304、滚筒轴B ;305、齿轮组;305-1 齿轮 A、;305-2、齿轮 B ;305-3、齿轮 C ;305-4、齿轮 D ;401、锥齿轮 A ;402、锥齿轮B ;403、锥齿轮C ;404、锥齿轮D ; 601、植株;701、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f 10所述的大蒜植株削除装置,包括机架203、悬挂部分101、动力转向部分102、齿轮箱转向部分105、滚筒部分104和行走部分103,在机架203的前方固定设置有三脚架支撑202与拖拉机尾部的牵引端联接,在机架203的上部设置有悬挂部分101,所述悬挂部分101的上部与拖拉机的尾部连接,以此实现牵引、升降、角度调整等功能;所述悬挂部分101的下部与机架203固定连接,所述悬挂部分101包括四个悬挂拉杆205,前面的两个悬挂拉杆205与拖拉机的尾部相连接,后面的两个悬挂拉杆205与机架203的尾部固定连接,将力作用于机架203的尾部,避免机架203因纵向上长度过长形成悬臂梁,对装置带来损害;在机架203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转向部分102,动力转向部分102将拖拉机传递的纵向动力转换成横向动力,并将动力继续传递下去;所述动力转向部分102包括锥齿轮A401、锥齿轮B 402、锥齿轮C 403和锥齿轮D 404,所述锥齿轮A 401、锥齿轮B 402、锥齿轮C 403和锥齿轮D 404依次啮合,锥齿轮相互啮合实现动力垂直转向;在动力转向部分102的齿轮箱204 —侧设置有动力轴支座206,所述动力轴支座206与机架203固定连接,动力轴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蒜植株削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203)、悬挂部分(101)、动力转向部分(102)、齿轮箱转向部分(105)、滚筒部分(104)和行走部分(103),在机架(203)的前方固定设置有三脚架支撑(202),所述三脚架支撑(202)与拖拉机尾部的牵引端联接,在机架(203)的上部设置有悬挂部分(101),所述悬挂部分(101)的上部与拖拉机的尾部连接,所述悬挂部分(101)的下部与机架(203)固定连接,在机架(203)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转向部分(102),在机架(203)的一侧设置有齿轮箱转向部分(105),所述齿轮箱转向部分(105)与动力转向部分(102)连接,在机架(203)的下部设置有滚筒部分(104),在机架(203)的下部的四角设置有行走部分(103),所述行走部分(103)包括四个行走轮(201),所述行走轮(201)分别设置在机架(203)下部的四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荣沈俊芳刘兴振关帅国谢科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