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薄膜及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25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层薄膜为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5层薄膜,构成各层的树脂的密度,由外层开始顺次为 第1层:0. 935-0. 950g/cm↑[3] 第2层:0. 920g/cm↑[3]以下 第3层:0. 925-0. 950g/cm↑[3] 第4层:0. 920g/cm↑[3] 第5层:0. 925-0. 940g/cm↑[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容器用上述多层薄膜成型制成,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粘着性,拉伸强度,柔软性,透明性。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层薄膜及容器适于医疗等用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薄膜及使用其而成形的容器。更详细地,涉及在医疗领域,特别是作为贮存药液及血液等的容器。作为历来的医用多层容器,可以举出由以下的聚乙烯类树脂构成的容器。*特开昭62-64363号*由直链低密度聚乙烯构成,内外层的密度为0.920g/cm3以上,中间层的密度不足0.920g/cm3的三层的袋。*特开昭63-248633号*由直链低密度聚乙烯构成的3层容器,内外层的密度为0.910-0.940g/cm3,中间层的密度为0.880-0.905g/cm3,两者的密度差为0.01g/cm3以上。*特开平3-277365号*外层由密度为0.920g/cm3以上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中间层由密度为0.915g/cm3以下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内层由密度为0.918g/cm3以上的支链低密度聚乙烯构成的3层袋。*特开平4-266759号*-->由内外层在密度为0.930g/cm3以下的长链支链低密度聚乙烯中混合5-40%的密度为0.945g/cm3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的树脂,中间层在密度为0.920g/cm3以下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中混合15%以上的上述高密度聚乙烯的树脂构成的三层以上的包。但是,上述物品上有至少一种以下的缺点。*由于内外层是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构成的,所以耐热性不充分,在高压蒸气灭菌及热水灭菌等高温条件下的灭菌过程中,减小了密封强度及降落强度。*在上述高温条件的灭菌后,易于发生粘着。*为了保持薄膜全体的强度,必须增加厚度。*因为拉伸强度不够,不能提高制袋速度。*在加热密封中,因为加热温度不能太高,故而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密封。*在灭菌后等等,透明性及柔软性下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完全克服了上述缺点的适于医用的薄膜及容器。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依指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薄膜的特征是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5层薄膜,构成各层的树脂的密度,由外层开始顺次是:第1层:0.935-0.950g/cm3第2层:0.920g/cm3以下-->第3层:0.925-0.950g/cm3第4层:0.920g/cm3以下第5层:0.925-0.940g/cm3另外,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薄膜中,在第5层树脂中也可混合10%重量以下的密度为0.945g/cm3以上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进一步地,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薄膜中,构成第2层及第4层的树脂最好是(1)由40-60%重量的密度为0.900-0.920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40-60%重量的密度不到0.900g/cm3的乙烯·α-烯烃类弹性体及不到5%重量的密度为0.955g/cm3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构成的混合树脂,(2)由20-60%重量的密度为0.900-0.920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40-60%重量的密度不到0.900g/cm3的乙烯·α-烯烃类弹性体,以及30%重量以下的密度为0.935-0.945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混合树脂,或者,(3)由20-50%重量的密度为0.935-0.945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50-80%重量的密度不足0.900g/cm3的乙烯·α-烯烃类弹性体构成的混合树脂。还有,本专利技术薄膜的各层的厚度,相对于薄膜全体的厚度,最好为第1层5-15%,第2层35-45%,第3层3-10%,第4层-->35-45%,第5层5-15%。构成本专利技术薄膜的树脂为任意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作为α-烯烃可以举出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等碳原子数为3-12的烯烃。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容器,特征在于使用上述多层薄膜而成形的。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薄膜及容器,与原来的相比,耐热性提高,同时,耐粘着性,拉伸强度,柔软性,透明性也更好。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好容器的正面图。接着,对本专利技术薄膜及容器的各层的树脂,和本专利技术薄膜及容器的制法作更详细的说明。*关于第1层因为必须具有机械强度(特别是拉伸强度),耐热性,所以使用密度为0.935-0.950g/cm3范围的树脂,优先0.935-0.945g/cm3,具体地说使用密度在0.940g/cm3左右的树脂。其中,更适宜的为熔流速率(MFR)为1.5-2.5g/10分(190℃),熔点为120-130℃。厚度最好为总厚度的5-15%。*关于第2层为了保持容器的高柔软性,这层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最好密度为0.920g/cm3以下,优选密度为0.890-0.905g/-->cm3。另外,使用直链共聚物在保持透明性方面是好的,也希望MFR为0.5-4.0g/10分(190℃),熔点在105-120℃的范围内。还有,在这一层上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特别适宜的是40-60%重量的密度为0.900-0.920g/cm3的树脂和40-60%重量的密度不到0.900g/cm3的乙烯·α-烯烃类弹性体的混合物。再有,上述混合树脂中,可以混合不足5%重量的密度为0.955g/cm3以上高密度聚乙烯,或者混合30%重量以下,优选20%重量以下的,密度为0.935-0.945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由此可以在不降低柔软性的情况下提高耐热性。该高密度聚乙烯可以为α-烯烃共聚物或均聚物。作为该层使用的其它的树脂混合物,可以举出由20-50%重量的密度为0.935-0.945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50-80%重量的密度不足0.900g/cm3的乙烯·α-烯烃类弹性体。另外,在使用混合树脂时,树脂全体的密度设定在上述的范围内。该层的厚度最好为总厚度为35-45%。*关于第3层为了保证薄膜全体的强度(硬挺度),在这正中的层中使用密度在0.925-0.950g/cm3范围内的树脂,优选在0.925-0.940g/cm3的范围内。树脂不论直链状或支链状均好,但为了与其它层的亲和性好,并且为了保持透明性,最好使用直链状的聚合物。另外,最好其MFR为1.5-2.5g/分(190℃),熔点在120-130℃的范围。-->另外,本层使用的树脂,也可以使用2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混合树脂,这时,至少使用40-60%重量的密度为0.935-0.945g/cm3的树脂,进一步地,选择适当的其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使混合后的密度在上述范围内。厚度大约为总厚度的3-10%。*关于第4层配制与上述第2层所用的相同的树脂,以保证容器的柔软性。该层的厚度等也从上述第2层的范围内选择。*关于第5层配制耐粘着性、耐热性树脂,使其在高温灭菌中不发生粘着,且能够容易地热熔敷。具体地说是使用密度为0.925-0.940g/cm3的树脂。该树脂可采用与上述第3层采用的同样的树脂,但为了增加耐热性,也可以混合最多10%重量的密度为0.945g/cm3以上的树脂。这时,树脂全体的密度也设定在上述的范围内。厚度可为总厚度的5-15%。作为本专利技术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举出水冷式或定冷式共同挤压充气法,共同挤压T塑模法,干式层叠法,挤压层叠法等。从性能,特别是透明性,经济性及卫生性的角度出发,最好是水冷共同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5层薄膜,构成各层的树脂的密度,由外层开始顺次为 第1层:0. 935-0. 950g/cm↑[3] 第2层:0. 920g/cm↑[3]以下 第3层:0. 925-0. 950g/cm↑[3] 第4层:0. 920g/cm↑[3]以下 第5层:0. 925-0. 940g/cm↑[3]。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3-7-26 184221/93;JP 1992-12-4 325832/19921、一种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5层薄膜,构成各层的树脂的密度,由外层开始顺次为第1层:0.935-0.950g/cm3第2层:0.920g/cm3以下第3层:0.925-0.950g/cm3第4层:0.920g/cm3以下第5层:0.925-0.940g/cm3。2、权利要求1记载的多层薄膜,其中在上述权利要求1的第5层所示的内层的树脂中,混合10%重量以下的密度为0.945g/cm3以上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3、权利要求1记载的多层薄膜,其中第2层及第4层所用的树脂为由40-60%重量的密度为0.900-0.920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40-60%重量的密度不足0.900g/cm3的乙烯·α-烯烃类弹性体及不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克司冈本英志谷口裕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塚制药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