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安瓿以及着色塑料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525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8:11
一种塑料安瓿以及着色塑料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塑料安瓿,它能够抑制药液的挥发或散失、并能抑制塑料配合剂溶出到药液中,并且还能够抑制在将塑料安瓿开封时产生须子、以及开口部发生变形或损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塑料安瓿10具备:用于收纳药液的药液收纳部11、与药液收纳部11连通、并向一侧延伸的药液排出筒部12、以及用于将药液排出筒部12的一侧端部封闭的顶部13;药液排出筒部12具备沿着圆周方向形成薄壁的脆弱部14。上述药液收纳部11、药液排出筒部12和顶部13由多层塑料形成,该多层塑料包括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80℃的环烯烃系(共)聚合物的中间层、在中间层的内侧层合的内层、在中间层的外侧层合的外层、分别配置在中间层与内层之间以及在外层与中间层之间的粘接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安瓿以及着色塑料容器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8/054768、国际申请日为2008年3月14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塑料安瓿以及着色塑料容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安瓿、以及由具有热塑性的多层塑料制成的着色塑料容器,详细地说,涉及用于以密封状态收纳药液的塑料安瓿、以及用于收纳易被紫外线分解、劣化的药剂的着色塑料容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用于以密封状态收纳药液的安瓿,从冲击强度、操作容易性、安全性的观点考虑,注意力正在从玻璃制安瓿向塑料制安瓿转移。塑料安瓿通常的构成如下,它具有用于收纳药液的药液收纳部、与该药液收纳部连通、并向一侧延伸的药液排出筒部、以及将该药液排出筒部的一侧端部封闭的顶部;在上述药液排出筒部上形成的脆弱部(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的薄壁部),通过使上述药液排出筒部的脆弱部开裂(例如,拧断、或者掰断),从而形成用于将药液排出的排出口。另外,塑料安瓿以往是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的药学上允许的聚烯烃来形成,但近年来,从抑制塑料安瓿中收纳的药液的挥发或散失(特别是一旦作为药液的溶剂的水分发生挥发·散失,则随之而来的是药液的浓缩)、或是抑制塑料中所含的配合剂溶出到药液中的观点考虑,人们也在研究使用环烯烃系(共)聚合物。具体地,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由以环烯烃系化合物作为聚合物成分的树脂材料制成的塑料安瓿;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最内层由含有聚环烯烃的树脂形成的塑料安瓿。另外,作为塑料安瓿的制造方法,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已知有连续实行采用吹塑成型的安瓿成型工序、向安瓿内灌装药液的灌装工序、安瓿的密封工序的、所谓吹塑(blow) ·灌装·密封(BFS)法,采用该BFS法,可以将塑料安瓿一体形成,而且可以将药液无菌地收纳到塑料安瓿内,并进行密封。另外,关于这种塑料制容器,人们正在研究为了收纳易被紫外线分解、劣化的药剂而向形成容器的塑料材料赋予遮光性,例如,有人提出向塑料材料中配合颜料、或是配合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案。专利文献3记载了输液袋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通过向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中配合O. 02 3. O重量份C. I. (Colour Index)颜料黄95和/或C. I.颜料黄147而成。另外,专利文献4中提出,为了防止油性食品用容器受光线照射而发生粘接劣化或为了提高内容物的保存性,使用一种由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作为以聚烯烃为主体的内外层以及借助粘接剂树脂层作为中间层层合而成的层合体来形成容器的方案。<专利文献1>特开平5-293159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02004/093775号小册子<专利文献3>特开平8-193149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平9-865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当采用BFS法形成塑料安瓿时,关于环烯烃系(共)聚合物层,从安瓿的密闭性和防止成型性降低的观点考虑,优选将其作为安瓿的最内层以外的层使用,另外,从防止颜料或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溶出到药液中的观点考虑,优选将其作为处于配合有这些添加剂的层内侧的层使用。因此,环烯烃系(共)聚合物层自然而然地只能用作塑料安瓿的中间层。 但是,由中间层为环烯烃系(共)聚合物层而构成的塑料安瓿具有这样一些缺点,例如,在将安瓿开封时,在发生拧断或掰断的开口部,一般残留有被称为“须子(t ^)”的细小树脂片;开口部发生变形或受到损坏,由此,药液难以从塑料安瓿中排出。另外,在形成容器的塑料材料中配合颜料的情况下,为了充分遮蔽紫外区域的波长,必须配合大量的颜料,因此,可见光区域的波长也被遮蔽,导致装在塑料容器中的内容物难以看清。另外,在向塑料材料中配合紫外线吸收剂以便充分遮蔽紫外区域的波长的情况下,由于大量配合紫外线吸收剂,容易导致成本上升的问题变得显著,而且,往往产生紫外线吸收剂在塑料材料中的分散性降低、以及紫外线吸收剂从塑料材料中渗出(渗料(寸'J 一卜''))等缺点。作为提高塑料容器的遮光性的其他方法,可以考虑增加塑料的厚度,该情况下,容器全体的厚度增大,有可能在塑料容器的操作性等方面带来障碍。特别地,在塑料容器为安瓿等较小型容器的情况下,伴随厚度的增加,容易显著出现弊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塑料安瓿中收纳的药液的挥发和散失、并能抑制塑料的配合剂溶出到药液中,并且还能够抑制在将塑料安瓿开封时产生须子、以及开口部发生变形或损坏的塑料安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收纳易被紫外线分解、劣化的药齐U,而且容易看清容器内部的着色塑料容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反复进行了精心的研究,结果发现,对于由多层塑料制成的安瓿,通过将用于上述多层塑料的中间层的环烯烃(共)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定在规定范围内,就能解决上述课题,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至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安瓿的特征在于,该塑料安瓿具备用于收纳药液的药液收纳部、与上述药液收纳部连通、并向一侧延伸的药液排出筒部、以及将上述药液排出筒部的一侧端部封闭的顶部;上述药液排出筒部具备沿着圆周方向形成薄壁的脆弱部;上述药液收纳部、上述药液排出筒部和上述顶部,由多层塑料构成,该多层塑料包括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 80°C的环烯烃系(共)聚合物的中间层、在上述中间层的内侧层合的内层、以及在上述中间层的外侧层合的外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安瓿,由于形成药液收纳部、药液排出筒部和顶部的多层塑料中间层含有环烯烃系(共)聚合物,因此,可以抑制塑料安瓿中收纳的药液的挥发和散失并能抑制塑料的配合剂溶出到药液中。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安瓿,将上述药液排出筒部的脆弱部开裂时的作业性良好,可以抑制塑料安瓿开封时产生须子以及开口部发生变形或损坏。在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安瓿中,上述多层塑料,在上述中间层与上述内层之间、以及、上述中间层与上述外层之间,优选分别具备粘接层。在该情况下,可以提高上述中间层与上述内层的粘接性、以及上述中间层与上述外层的粘接性。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安瓿还优选具备从上述药液排出筒部的上述脆弱部开始从上述顶部侧的外周面连续、并突出到上述药液排出筒部的外侧的把手片(摘々片),或者、从上述顶部的外表面连续、并突出到上述顶部的外侧的把手片。 在该情况下,通过把持上述把手片进行拧或者掰(折>9曲(f 3),可以在其脆弱部将药液排出筒部拧断或者掰断,因此使塑料安瓿的开封操作变得容易。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安瓿优选还具备从上述药液排出筒部的上述脆弱部开始各自从上述药液收纳部侧的外周面和上述药液收纳部的外表面连续、并突出到上述药液排出筒部和上述药液收纳部的外侧而且相互连结的补强片。在该情况下,上述补强片提高了药液收纳部与药液排出筒部之间的刚性,因此,当拧或者掰把手片时,可以抑制药液收纳部和药液排出筒部的变形,而且,可以容易且确实地将药液排出筒部的脆弱部断开。因此,显著地提高了将塑料安瓿开封的作业性。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安瓿,为了使上述脆弱部开裂所需要的力,相对于上述药液排出筒部处的上述多层塑料的厚度,优选为O. 65N · m/mm以下。通过将用于使上述药液排出筒部的脆弱部开裂所需要的力设定在上述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着色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由热塑性多层塑料形成,该热塑性多层塑料具备含有颜料和紫外线吸收剂的着色层以及直接地或者以夹持中间层的方式层合在上述着色层的一侧表面上的内层,上述着色层的厚度T为50~1000μm,颜料在上述着色层中的含有比例P(重量%)与上述着色层的厚度T(μm)的乘积PT满足下述式(1),紫外线吸收剂在上述着色层中的含有比例U(重量%)与上述着色层的厚度T(μm)的乘积UT,当上述乘积PT超过20时,满足下述式(2),且当上述乘积PT为20以下时,满足下述式(3):1≤PT≤150…(1)5≤UT≤160…(2)20<UT≤160…(3)。

【技术特征摘要】
1.着色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由热塑性多层塑料形成,该热塑性多层塑料具备含有颜料和紫外线吸收剂的着色层以及直接地或者以夹持中间层的方式层合在上述着色层的一侧表面上的内层, 上述着色层的厚度T为50 1000 μ m, 颜料在上述着色层中的含有比例P (重量%)与上述着色层的厚度T (ym)的乘积PT满足下述式(I ), 紫外线吸收剂在上述着色层中的含有比例U (重量%)与上述着色层的厚度T (μπι)的乘积UT,当上述乘积PT超过20时,满足下述式(2),且当上述乘积PT为20以下时,满足下述式(3)1 ≤ PT ≤ 150... (I)5 ≤ UT ≤ 160... (2)20 ≤ UT ≤ 160··· (3)。2.权利要求I所述的着色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着色层的另一侧表面为上述热塑性多层塑料的外侧表面。3.权利要求2所述的着色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着色层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有比例U(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锅裕希井上忠昭冈本英志河上启一武田光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塚制药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