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及液压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7246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及液压支架系统。其中,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包括壳体,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第一阀芯组件和第二阀芯组件;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包括第一左阀套、第一右阀套、第一活塞、第一阀柱、第一阀座衬套、第一阀座、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一阀芯;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包括第二左阀套、第二右阀套、第二阀芯、第二阀座衬套、第二阀座和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左阀套、第一活塞和第一阀柱构成有第一液控腔,所述第二左阀套和第二阀芯构成有第二液控腔;所述第一液控腔于第一阀柱的作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液控腔于第二阀芯的作用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个单向阀的阀芯能全部打开,可减小立柱千斤顶下腔的泄流压力损失,提高千斤顶立柱的降柱速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及液压支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及包括该液控单向阀的液压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对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煤矿使用液压支架作为支护装备。采煤工作面中,液压支架不断地降柱、升柱和推溜、拉架来实现支架与采煤机的移动,其升降动作是通过乳化液推动活塞在立柱千斤顶内上下活动而实现。立柱千斤顶的下腔容积截面为上腔容积截面的4-7倍,降柱时下腔外排流量不够成为影响立柱千斤顶降柱速度的主要因素。液压支架锁闭支撑是否可靠,升降柱是否迅速,都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这对立柱千斤顶液控单向阀提出了高要求。液控单向阀安装在液压支架立柱工作腔下端,对乳化液的流动进行控制,使立柱千斤顶根据需要,有序的实现升柱、锁闭和降柱动作。立柱液控单向阀的可靠工作,对整个煤矿的正常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现有的立柱液控单向阀普遍采用单进单回油路,升柱时液体依次高压通过进液管路、换向阀、立柱液控单向阀流向立柱千斤顶下腔,抬升起立柱;降柱时,沿原油路流经立柱液控单向阀、换向阀,排向低压回液管路,因立柱千斤顶上下截面积相差很大,大量乳化液囤积于立柱千斤顶下腔无法排出,导致降柱相对缓慢,导致液压支架上方空顶时间延长,影响工作面顶板的稳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而且现在普遍采用的普通橡胶密封阀口、普通塑料密封阀口、钢对钢密封阀口等密封型式,普遍存在抗高压效果差、容易泄漏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降柱速度的液控单向阀,及包括该液控单向阀的液压支架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包括壳体,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第一阀芯组件和第二阀芯组件;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左阀套和第一右阀套,所述第一左阀套和第一右阀套的组合腔体内依次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一阀柱、第一阀座衬套、第一阀座、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一阀芯;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左阀套和第二右阀套,所述第二左阀套和第二右阀套的组合腔体内依次安装有第二阀芯、第二阀座衬套、第二阀座和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一阀芯组件的第一左阀套、第一活塞和第一阀柱构成有第一液控腔,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第二左阀套和第二阀芯构成有第二液控腔;所述第一液控腔于第一阀柱的作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液控腔于第二阀芯的作用面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控腔与第二液控腔有流道相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为聚醚醚酮阀座。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开有两个分别安装第一阀芯组件与第二阀芯组件的插装孔,两个所述插装孔尺寸一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了前述双阀芯液控单向阀的液压支架系统,其还包括立柱千斤顶、储存液体的液源及提供动力的输液泵;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多路换向阀连接液源和输液泵,另一端连接立柱千斤顶下腔;所述第一阀芯组件的一端连接液源,另一端连接立柱千斤顶下腔;所述立柱千斤顶上腔通过第二多路换向阀连接液源和输液泵;所述立柱千斤顶上腔还同时连接双阀芯液控单向阀的第一液控腔和第二液控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芯组件与第二阀芯组件连接立柱千斤顶下腔的管路上连接有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芯组件与第二阀芯组件连接立柱千斤顶下腔的管路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液源的液体为乳化液。本技术的第一液控腔于第一阀柱的作用面积大于第二液控腔于第二阀芯的作用面积,液压力率先推动第一阀心组件打开阀口,乳化液不经过换向阀,直接经低压回液管路流向液源。此时,第二阀芯组件受到的液压力骤减,第二液控腔中高压液体第二阀芯开启阀口,两个单向阀的阀芯全部打开,减小了立柱千斤顶下腔的泄流压力损失,提高了液压支架的降柱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阀芯液控单向阀整体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双阀芯液控单向阀的第一阀芯组件剖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双阀芯液控单向阀的第二阀芯组件剖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液压支架系统连接原理示意图。图中:1、第一阀芯组件;11、第一左阀套;12、第一活塞;13、第一阀柱;14、第一阀座衬套;15、第一阀座;16、第一回位弹簧;17、第一阀芯;18、第一右阀套;2,第二阀芯组件;21、第二左阀套;22、第二阀芯;23、第二阀座衬套;24、第二阀座;25、第二回位弹簧;26、第二右阀套;3、壳体;4、立柱千斤顶;51、第一多路换向阀;52、第二多路换向阀;6、液源;7、压力表;K1、第一液控腔;Κ2、第二液控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包括壳体3,还包括安装于壳体3内部的第一阀芯组件I和第二阀芯组件2 ;第一阀芯组件I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左阀套11和第一右阀套18,第一左阀套11和第一右阀套18的组合腔体内依次安装有第一活塞12、第一阀柱13、第一阀座衬套14、第一阀座15、第一回位弹簧16和和第一阀芯17 ;第二阀芯组件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左阀套21和第二右阀套26,第二左阀套21和第二右阀套26的组合腔体内依次安装有第二阀芯22、第二阀座衬套23、第二阀座24和第二回位弹簧25 ;第一阀芯组件I的第一左阀套11、第一活塞12和第一阀柱13构成有第一液控腔Κ1,第二阀芯组件2的第二左阀套21和第二阀芯22构成有第二液控腔K2 ;第一液控腔Kl于第一阀柱13的作用面积大于第二液控腔K2于第二阀芯22的作用面积。两个液控腔的作用面积不同,使得两个阀芯组件差时打开,使得降柱更可控,更好的满足生产需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液控腔Kl与第二液控腔K2有流道相通。流道可于阀体外部设置,但毫无疑问地,在壳体3内部开设流道,能使得本技术具备更高的使用价值。更优的实施方式中,壳体3内部可开设有并行流道,以直接提升产品流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对本技术的双阀芯液控单向阀作更进一步地改进:其一、第一阀座15与第二阀座24为聚醚醚酮阀座;阀座采用高分子材料聚醚醚酮,机械性能好,耐压强度高,抗交变疲劳,耐水解,尺寸稳定性好。用聚醚醚酮制作阀座,结合了普通塑料和金属的优点,既有很好的密封性能,又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其二、壳体3开有两个分别安装第一阀芯组件I与第二阀芯组件2的插装孔,两个插装孔尺寸一致。整体插装式阀芯设计,便于生产组织和井下维护产品。阀芯的插装孔尺寸一致,易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对本技术作其它改进,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液压支架系统的连接及原理示意图,该液压支架系统除本技术的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外,其它元器件均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理详述,仅就系统本身作具体的实施阐述。如图4所示,除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外,本技术的液压支架系统还包括立柱千斤顶4、储存液体的液源6及提供动力的输液泵;第二阀芯组件2的一端通过第一多路换向阀51连接液源6和输液泵,另一端连接立柱千斤顶4下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第一阀芯组件和第二阀芯组件;?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左阀套和第一右阀套,所述第一左阀套和第一右阀套的组合腔体内依次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一阀柱、第一阀座衬套、第一阀座、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一阀芯;?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左阀套和第二右阀套,所述第二左阀套和第二右阀套的组合腔体内依次安装有第二阀芯、第二阀座衬套、第二阀座和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一阀芯组件的第一左阀套、第一活塞和第一阀柱构成有第一液控腔,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第二左阀套和第二阀芯构成有第二液控腔;所述第一液控腔于第一阀柱的作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液控腔于第二阀芯的作用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第一阀芯组件和第二阀芯组件; 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左阀套和第一右阀套,所述第一左阀套和第一右阀套的组合腔体内依次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一阀柱、第一阀座衬套、第一阀座、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一阀芯; 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左阀套和第二右阀套,所述第二左阀套和第二右阀套的组合腔体内依次安装有第二阀芯、第二阀座衬套、第二阀座和第二回位弹簧; 所述第一阀芯组件的第一左阀套、第一活塞和第一阀柱构成有第一液控腔,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第二左阀套和第二阀芯构成有第二液控腔;所述第一液控腔于第一阀柱的作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液控腔于第二阀芯的作用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控腔与第二液控腔有流道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为聚醚醚酮阀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芯液控单向阀,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游廖雪松刘双伟叶茂
申请(专利权)人:华煤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