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6723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3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包括闸极(1)、源极(2)和泄极(3),其特征在于:部分源极(2)和部分泄极(3)位于闸极(1)上且位于闸极(1)上的源极(2)和位于闸极(1)上的泄极(3)相互对应,源极(2)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源极(2)位于闸极(1)外,泄极(3)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泄极(3)位于闸极(1)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源极和泄极分别与讯号线相连的部分设置在闸极外,使得便于修补;另在成对的闸极上设置多个相互错开的源极、泄极,解决了修补导致的驱动能力下降和泄极分别与奇偶讯号线相连造成不良现象的问题,具有构思精巧、制造方便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包括闸极(1)、源极(2)和泄极(3),其特征在于:部分源极(2)和部分泄极(3)位于闸极(1)上且位于闸极(1)上的源极(2)和位于闸极(1)上的泄极(3)相互对应,源极(2)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源极(2)位于闸极(1)外,泄极(3)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泄极(3)位于闸极(1)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源极和泄极分别与讯号线相连的部分设置在闸极外,使得便于修补;另在成对的闸极上设置多个相互错开的源极、泄极,解决了修补导致的驱动能力下降和泄极分别与奇偶讯号线相连造成不良现象的问题,具有构思精巧、制造方便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专利说明】—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电晶体
,具体地说上一种降低不良率并能够防止修补后驱动能力下降的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中,切换薄膜电晶体(Switch TFT)通常作为面板驱动时的开关元件,具有切换薄膜电晶体(Switch TFT)的面板可省下端子切或光切(laser cut)等烦复制造的步骤。目前常用的切换薄膜电晶体(Switch TFT)如图1所示,源极2和泄极3皆位于闸极I上,源极2的一端插入泄极3的开口端内,源极2的另一端则与讯号线相连,泄极3的闭合端则亦与讯号线相连;为增大切换薄膜电晶体的驱动能力,通常将扩大闸极I的面积,将源极2和泄极3设计为长条形的扁平状,该切换薄膜电晶体(Switch TFT)因为面积较大,致使其性能不良的产生概率较高,例如源极2和泄极3发生短路即造成假亮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不良率并能够防止修补后驱动能力下降的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包括闸极、源极和泄极,其特征在于:部分源极和部分泄极位于闸极上且位于闸极上的源极和位于闸极上的泄极相互对应,源极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源极位于闸极外,泄极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泄极位于闸极外。位于闸极外的源极和位于闸极外的泄极相互对应。所述的闸极成对并列设置。两个闸极上的源极相互错开设置。两个闸极上的泄极相互错开设置。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源极和泄极分别与讯号线相连的部分设置在闸极外,使得一旦发生源极与泄极、源极或泄极与闸极短路时,将发生短路处做光切即可恢复薄膜电晶体的切换功能。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成对的闸极上设置多个相互错开的源极与多个相互错开的泄极,解决了因修补所造成的驱动能力下降的问题,并可以避免泄极分别与奇偶讯号线相连所造成的不良现象,具有构思精巧、制造方便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切换薄膜电晶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切换薄膜电晶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其中:1一闸极;2—源极;3—泄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3所示: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包括闸极1、源极2和泄极3,部分源极2和部分泄极3位于闸极I上且位于闸极I上的源极2和位于闸极I上的泄极3相互对应,源极2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源极2位于闸极I外,泄极3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泄极3位于闸极I外;且位于闸极I外的源极2和位于闸极I外的泄极3相互对应。该结构通过将源极2和泄极3分别与讯号线相连的部分设置在闸极I外,使得一旦发生源极2与泄极3、源极2或泄极3与闸极I短路时,将发生短路处做光切即可恢复薄膜电晶体的切换功能,修补方式简单且方便。如图4所示:在如图3所示结构的基础上,可将闸极I成对并列设置,并在闸极I上设置多个源极2和多个泄极3,两个闸极I上的源极2相互错开设置且两个闸极I上的泄极3相互错开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解决了因修补所造成的驱动能力下降的问题,并可以避免泄极3分别与奇偶讯号线相连所造成的不良现象。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述两种结构具有构思精巧、制造方便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包括闸极(I)、源极(2)和泄极(3),其特征在于:部分源极(2 )和部分泄极(3 )位于闸极(I)上且位于闸极(I)上的源极(2 )和位于闸极(I)上的泄极(3)相互对应,源极(2)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源极(2)位于闸极(I)夕卜,泄极(3)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泄极(3)位于闸极(I)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其特征在于:位于闸极(I)外的源极(2 )和位于闸极(I)外的泄极(3 )相互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极(I)成对并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其特征在于:两个闸极(I)上的源极(2)相互错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其特征在于:两个闸极(I)上的泄极(3)相互错开设置。【文档编号】H01L29/786GK103681875SQ201310730468【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专利技术者】刘文雄 申请人: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切换薄膜电晶体,包括闸极(1)、源极(2)和泄极(3),其特征在于:部分源极(2)和部分泄极(3)位于闸极(1)上且位于闸极(1)上的源极(2)和位于闸极(1)上的泄极(3)相互对应,源极(2)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源极(2)位于闸极(1)外,泄极(3)的一端与讯号线相连且该部分泄极(3)位于闸极(1)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