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咽口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6325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咽口胶剂及其制备方法,配方按重量份包括:甘草提取物5-10份、金银花提取物5-10份、丁香油1-5份、胶基20-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口胶剂是在口香糖的制备工艺中加入适量的中药提取物,通过大量动物实验证明具有清咽的药效作用,同时通过供人们放入口中咀嚼的给药形式,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以在咀嚼过程中缓缓释放,从而达到清洁口腔和清咽的双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清咽作用的口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认为,咽喉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许多疾病都与咽喉有密切关系。咽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发作时患者常常自觉咽喉疼痛,伴有梗然欠利,咽部不爽,发音欠扬,咽干思饮以言多为甚,或有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属中医“喉痹”范畴。咽喉炎致病病因复杂,主要可归究于生活习惯方面、饮食习惯方面、环境因素等。对于慢性咽喉炎患者来讲,如果不能及时注意和纠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细节将使病情不断加重并严重地影响治疗效果。而对于急性咽炎,还可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差,大便干、口干渴等全身中毒反应。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若感染向上蔓延,波及耳、鼻,可导致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向下发展,可侵犯喉、气管等下呼吸道,引起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若致病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则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如急性肾炎、脓毒血症、风湿病等,对身体危害极大。咽喉炎的发病率在我国一直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在城市,咽炎的发病率占所有咽部疾病的10%_20%,农村较低,占5.5%左右。多发于成年人。在每天就诊的病人中,咽喉炎占了很大的比例。口胶剂是在香口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剂型。香口胶又称口香糖,是以天然树胶或甘油树脂为胶体的基础,加入糖浆、薄荷、甜味剂等调和压制而成的一种供人们放入口中咀嚼的给药形式,其基质黏性很强。能除去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咀嚼运动,机械刺激又能增加唾液的分泌,冲洗口腔表面,有 一定的清洁口腔的作用,咀嚼口香糖,促进了面部血液循环与肌肉的锻炼,对牙齿颌面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咀嚼口香糖时,唾液分泌增多,可促进消化。中医药治疗咽喉炎可以有效地调整患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状态,达到阴平阳秘,向自我康复的方向转化。这一特点是西医目前难以达到的。这种标本同治的特色,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慢性咽炎的局部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咽口胶剂,其在咀嚼中可充分与口腔黏膜接触,药物的有效成分缓缓释放,作用于口腔黏粘膜及咽喉部,以达到既清洁口腔,又有清咽作用的双重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清咽口胶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清咽口胶剂,配方按重量份包括:甘草提取物5-10份、金银花提取物5-10份、丁香油1-5份、胶基20-30份。配方还包括羟丙基β -环糊精30-80份、β -环糊精6-40份、甜味剂60_70份、甘油5-7份、香精1-2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甘草提取物是从甘草中提取的总黄酮含量超过50%的有效部位。所述的金银花提取物是从金银花中提取的绿原酸含量超过30%的有效部位。所述的丁香油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提取所得的挥发油。上述清咽口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按重量份取甘草提取物5-10份、金银花提取物5-10份、丁香油1_5份、胶基20-30 份;(2)将甘草提取物用羟丙基环糊精包合,丁香油用环糊精包合;(3)取甘草提取物-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丁香油环糊精包合物、金银花提取物研细混匀得到主药混合物A ;(4)将胶基加热软化,待冷却后加入主药混合物Α,充分混匀,按常规方法捏制、挤压成型,即得。所述步骤(2)中甘草提取物用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的工艺为:按重量份取甘草提取物1份,羟丙基β -环糊精6-8份及纯化水20-30份,将羟丙基β -环糊精和纯化水搅拌均匀后,将甘草提取物加入搅拌研磨4-8h,出料,静置,过滤,60-80°C干燥,粉碎即得。`所述步骤(2)中丁香油用环糊精包合的工艺为:按重量份取丁香油1份,β -环糊精6-8份及纯化水20-30份,搅拌研磨4-8h,出料,静置,过滤,60-80°C干燥,粉碎即得。所述的步骤(4)中将胶基放入烘箱中50_70°C软化,待冷却至40 士 5°C时加入主药混合物A。所述的步骤(4)中,加入主药混合物A时同时加入甜味剂60-70份、甘油5_7份,充分搅拌,最后加入香精1-2份。本专利技术的口胶剂是在口香糖的制备工艺中加入适量的中药提取物,通过大量动物实验证明具有清咽的药效作用,同时通过供人们放入口中咀嚼的给药形式,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以在咀嚼过程中缓缓释放,从而达到清洁口腔和清咽的双重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清咽口胶剂,配方按重量份包括:甘草提取物5-10份、金银花提取物5-10份、丁香油1-5份、胶基20-30份。本专利技术的甘草提取物是从甘草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甘草是指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黄酮是指以各种方法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含量超过50%的有效部位。以甘草黄酮为主要成分的甘草提取物具有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本专利技术的金银花提取物是从金银花中提取的有效部位。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 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 Lonicera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提取物是指以各种方法提取的,绿原酸含量超过30%的有效部位。以绿原酸为主要成分的金银花提取物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亦有效,还有抗炎和解热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丁香油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各种方法提取所得的挥发油。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SyzygiumaromaticumMerr.Perry (EugeiacaryophllatahTumb.)的花蕾。丁香油具有抑菌、解热等多种药理活性,是在1:8000~1:16000浓度时,对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在1:2000~1:8000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痢疾(志贺低)、大肠、变形、结核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胶基是制造口香糖、泡泡糖的基质原料,具有很强的弹性和粘附能力。其作为载体,功能是将有效成分充填于胶姆糖网络结构中,在咀嚼过程中药物可缓慢释放,分布于口腔,在咀嚼运动中机械磨擦、粘附、持久发挥功效。优选的,配方还包括羟丙基β -环糊精30-80份、β -环糊精6-40份。另外,还可以添加口胶产品的常规成分,例如甜味剂60-70份、甘油5-7份、香精1-2份。甜味剂可以是木糖醇、山梨糖醇、异麦牙糖醇、麦芽糖醇、D-甘露糖醇等的一种或数种的组合物。香精是可用于普通口香糖制备的薄荷香精、草莓香精、咖啡香精等一种或数种的组合物。上述清咽口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按重量份取甘 草提取物5-10份、金银花提取物5-10份、丁香油1_5份、胶基20-30份。还可根据需要取甜味剂60-70份、甘油5-7份、香精1_2份;(2)将甘草提取物用羟丙基环糊精包合,丁香油用环糊精包合。甘草提取物用羟丙基β -环糊精包合的工艺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咽口胶剂,配方按重量份包括:甘草提取物5‑10份、金银花提取物5‑10份、丁香油1‑5份、胶基2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咽口胶剂,配方按重量份包括:甘草提取物5-10份、金银花提取物5-10份、丁香油1-5份、胶基20-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咽口胶剂,其特征在于:配方还包括羟丙基环糊精30-80份、β -环糊精6-40份、甜味剂60-70份、甘油5_7份、香精1_2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咽口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草提取物是从甘草中提取的总黄酮含量超过50%的有效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咽口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银花提取物是从金银花中提取的绿原酸含量超过30%的有效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咽口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香油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提取所得的挥发油。6.一种清咽口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取甘草提取物5-10份、金银花提取物5-10份、丁香油1-5份、胶基20-30份; (2)将甘草提取物用羟丙基环糊精包合,丁香油用环糊精包合; (3)取甘草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丁香油环糊精包合物、金银花提取物研细混匀得到主药混合 物A ; (4)将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霞刘莉刘强魏鉴宜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