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脱盐系统的膜-电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4557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脱盐系统的膜-电吸附装置,属于水处理除盐技术领域。本装置的核心部件为膜-电吸附单元,膜-电吸附单元中作为负极的中孔炭电极表面覆盖阳离子交换膜,正极的中孔炭电极表面覆盖阴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之间设置一层框形绝缘隔离网,每个膜-电吸附组合单元两侧设置有导水板,靠近进水端的前导水板下部开有导水孔,靠近出水端的后导水板上部开有导水孔,中导水板在上下各有导水孔,待处理的盐水由进水口进入,经过下部导水孔均匀分布至各个膜-电吸附单元,水流在各个膜-电吸附单元中平行向上,由上部导水孔及出水口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装配简单,除盐效率高,水力阻力小、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脱盐系统的膜-电吸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脱盐系统的膜-电吸附装置,属于水处理除盐

技术介绍
电吸附技术是利用带电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实现离子富集和盐分脱除的新兴技术。近年来成为除盐领域的研究热点。电吸附脱盐装置的核心单元是电吸附模块。传统的电吸附模块工作原理如下:当给一对电极加上直流电压后,阴、阳离子分别被模块的正极和负极吸附,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即饱和,此时停止通电,通过电极短接和再生,离子从电极内部的孔道中扩散到电极之间的流道中,通以原水,使含盐浓水排出、电极重复利用。然而,传统电吸附模块普遍存在电流效率低的问题。传统的电吸附模块采用频繁倒极的工作方式,每一片电极的极性在每一个工作周期后改变一次,也即从负极变为正极或从正极变为负极。频繁倒极的运行方式,使得每一片电极内部积存的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在这种运行方式下,当一片电极在某一周期作为正极时,电极通电后,积存在电极内部的部分阳离子被排斥出来,并被对面的负极吸附。这部分阳离子从正极移动到负极,消耗一定的功,然而这部分阳离子并不是从原水中去除的,所以吸附这部分阳离子消耗的能量是无用功。正因为这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脱盐系统的膜‑电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膜‑电吸附装置包括前密封端板、一个或多个膜‑电吸附单元、一个前导水板、一个后导水板、多个中导水板和后密封端板,所述的前密封端板、前导水板、膜‑电吸附单元、中导水板、膜‑电吸附单元、后导水板和后密封端板依次从左至右叠压后通过压紧螺杆和压紧螺母固定,所述的前密封端板的下部设有进水口,前导水板的下部设有下导水孔,中导水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导水孔和下导水孔,后导水板的上部设有上导水孔,后密封端板的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膜‑电吸附单元由第一中孔炭电极、第二中孔炭电极、阳离子交换膜、绝缘隔网和阴离子交换膜组成,所述的第一中孔炭电极、阳离子交换膜、绝缘隔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脱盐系统的膜-电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膜-电吸附装置包括前密封端板、一个或多个膜-电吸附单兀、一个前导水板、一个后导水板、多个中导水板和后密封端板,所述的前密封端板、前导水板、膜-电吸附单元、中导水板、膜-电吸附单元、后导水板和后密封端板依次从左至右叠压后通过压紧螺杆和压紧螺母固定,所述的前密封端板的下部设有进水口,前导水板的下部设有下导水孔,中导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涛陈兆林吴春旭潘正道王玉双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